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时最繁华的地方是咱们沈阳回回营

2016-10-24 张锦桥 多斯达尼

沈阳有句老话:出大西门——找死,出小西门——找乐。大西门之所以被说得这么恐怖,是因为出门不远即是刑场(从清朝到民国,那里不知斩杀了多少人,据说,每年砍下的人头比沈阳城里卖的西瓜都多)。相比之下,小西门就温存多了。因为出小西门右转,有一个叫“兴游园”的地方(很类似上海的城隍庙、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那时候的人们茶余饭后,朋友相约,总是会说,去兴游园消遣消遣?

  

可见,兴游园是个好玩的地方,“兴游”二字已经概括出它的含义,客人到园中一游,乘兴而来,乘兴而返。至于为什么称作“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这里原是一个菜园子,归一个叫马如麟的回族人所有;一种是,园就是人们消遣的地方,像京城有颐和园、圆明园(皇帝玩的地方),苏州有留园、随园(有钱人玩的地方)。兴游园呢,则是老百姓玩的地方。

  

第一笑星赵本发红眼厚唇“人人乐”

  

兴游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娱乐场。所谓场其实就是围个圈子,没有舞台,也没有大幕。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就在这里撂地摊出演。

  

今天回想起那段岁月,兴游园里的首席红星,应该属于当时的超级笑星——赵本发(看到这个名字,相信读者和笔者一样都会被吓一跳,并且开始胡思乱想)。

  

赵本发是说评书的,他的评书有自己的特点,以搞笑为主,很像今天的单口相声和二人转的说口。这个赵本发来自农村(出身都差不多,不知道是不是也来自开原),长髯飘于胸前(这点不像),一口乡音俚调,凭借一部《薛礼东征》起家。人们传说,赵本发讲的评书都是仿效鼓书名家张小轩的。他每天晚上,听留声机跟张小轩学,学好后第二天自己再照着说,所以人们按他名字的谐音,称之为“照本发”。其实,这么说,真是冤枉了赵本发。赵本发的书词来自张小轩,但他可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表演时,赵本发经常即兴发挥,随时铺陈,妙语连珠,让一个老的评书段子生色不少。比如他讲薛仁贵大破摩天岭 43 35330 43 15262 0 0 3440 0 0:00:10 0:00:04 0:00:06 3439说薛仁贵令旗一摆,手下士兵吹洋号,敲洋鼓,模仿吹号声:哒哒……(唐朝时哪来的洋号洋鼓)又说,大炮打得“卡拉卡拉的”(这“卡拉卡拉的”与今天小沈阳的“piapia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模仿张作霖的东北军士兵,正步走,逗得人们大笑不止。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兴游园里有个能把人逗得直不起腰的赵本发(愈发像了)。采访中,很多老人都知道这个赵本发,说他当年在兴游园撑起了半边天。(看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个赵本发,跟我们今天的欢乐偶像毫不相干,但是他们给不同时代留下的欢乐却是相同的。)

兴游园里还有一个笑星,叫朱凤山(赵本发与朱凤山的名字合起来倒真成赵本山了)。朱凤山外号“人人乐”,是东北相声的创始人。朱凤山到兴游园时已经是耳顺之年。他这个人长相怪异,不修边幅。一件青衫总是敞着穿(有扣也不系,说是费事),脸也很少洗(说这样才能脸皮厚)。一双小眼睛红红的(跟兔子有一比),下嘴唇往外翻(像一块大肉片子)。朱凤山上台说相声,一口纯东北的乡音土调(这也挺像赵本山),逗得观众嘎嘎乐,他的场子天天人满为患。老一辈人说,朱凤山青年时代在中街内金生鞋店,学过制鞋手艺,闲暇时喜欢看书。后遇上名师,遂弃了本行,当了江湖艺人。朱凤山的相声取材,多来自《聊斋志异》、《太平广记》、《今古奇观》、《镜花缘》等书,装神像神,扮鬼像鬼,每次演出无不有声有色,听众捧腹。

  

亦爱亦恨米秃子半真半假石阎王

  

兴游园里还有个很有观众缘的艺人,叫米精一,人送外号“米秃子”。米精一闯过平津,见过世面,嗓音清亮,擅演口技,《百鸟朝凤》是其代表段子。演出时,他躲在屏风后边,一张嘴,就把人们带到了奇妙的禽鸟世界,鸟的欢叫声、求偶声、悲伤声,无不学得惟妙惟肖(那时候没有录音机,没有麦克风,不像现在可以假唱)。米秃子为了提高演技,经常去鸟市,上公园,学鸟音,诱鸟唱歌。那些提着画眉笼子的老人最害怕米秃子,一看见他如同见了瘟神,见他来了把笼子罩上就走。因为米秃子擅长学大嘴老鸹,拟音极肖,画眉听见叫声之后,开哨就变得沙哑,一味的“啊、呀”,也就没了听头。所以玩鸟人没有人敢得罪米秃子,时不时地得请他吃顿饭。否则一个不留神,心爱的鸟就会被这个米秃子给带坏。


兴游园里也有不少翻跟头练把式的,这些人大都有些来路,据说少林派武当派的都有(不知是真是假)。他们卖艺是假,卖药是真。跟头把式,刀来剑往,赢得一阵掌声后,便开始推销自己的药丸。说自己的药丸是哪个老和尚或是哪个老道传下来的,自己武艺如此高强,就是因为吃了这“大力丸”才练成的(挺像现在那些卖假药的)。先卖艺后卖药的艺人当中,最出名的要数外号“石头阎王”的朱少荣。此人中等身材,背宽肩阔,有些近视,平时会戴一副眼镜(看似教书先生或算命先生)。可一下场,眼镜一摘,立时变了一个人,运掌如风,噼噼啪啪地把大小鹅卵石击得狼藉满地。全场齐声喝彩,啧啧称赞,朱少荣抱拳施礼,趁机推销大力丸。知情人说,“石头阎王”的功夫真假参半:力是练出来的,打法来自经验,石头是陈醋泡过的(估计是山西老陈醋),打击时也全靠了石头下的铁锤,其实并不是大力丸的作用(尽管如此,估计现代武打片里的明星也未必能完成)。

  

电影院“大变活人”小舞台“人身幻灭”

  

兴游园里有一个影院,叫做“明星电影院”,是回族人杨晋之所创办的,相比当时沈阳较大的影院“会仙茶楼”和“云阁影院”虽然有一定差距,不过上映的影片还是很受欢迎的。影院从上海电影片公司租来故事片分期上映,如:《火烧红莲寺》、《大战九曲楼》、《济公活佛》、《小侠女》等。尽管当时是无声黑白影片,却绝对是当时的流行大片,场场爆满,反复刷新了票房纪录。那个时候搞对象,小伙子要是能弄来兴游园的电影票,矜持的姑娘扭捏一阵,只敢说一句“不去”(若说第二句,实心眼的小伙子把票拿给别人咋办)。

  

今天若是说皮影戏(驴皮的),年轻人恐怕不会有什么兴趣。可在当年的兴游园,这皮影戏可是一大看点。人们不明白那小小的驴皮影儿是怎么动起来的,而且还能打得那么花哨,唱得那么动听。据说皮影戏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乐亭的皮影戏最受欢迎。兴游园的皮影戏班子,正是来自河北乐亭的。皮影戏场位于兴游园的东北部,大致在今天的格林豪森所在的位置。门前的招牌上写着“真正乐亭皮影戏”(讲究个正宗),同时还张贴海报,写出戏名、演员名、时间、票价等(那时候也挺注重广告宣传)。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孙悟空三盗芭蕉扇》以及《杨家将》等连续影戏(相当于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尤其是戏中使用河北方言,妙趣横生,很平常的一句话,用河北话一说,就有了笑料(赵丽蓉演小品就得益于此),因此皮影戏场也是场场爆满。

  

兴游园南面有个小舞台,这个舞台相比于撂地摊的明显是上了档次。能上这个舞台的都是正宗的戏班子,有唱京剧的,有唱评戏的,也有唱二人转的。演员多是些年约十二三岁的姑娘,剧目多是《花为媒》、《井台会》、《蓝桥约》、《许仙游湖》等戏,一天两场戏,白天一场、晚上一场。也有男生反串女生表演的(有点像小沈阳),大受欢迎。

在这个小舞台最火的,是一个民间的魔术团。主演姓杜,观众不知其名,又见他把魔术玩得如神如鬼,便称其为“杜半仙”。杜半仙在当时的沈阳名气很大,张作霖五十寿辰时,曾把他请到帅府演出。杜半仙在兴游园的小舞台上主要表演“空中飞人”、“大变活人”、“钓鲤鱼”和“砸手表”。他最拿手的表演要算“人身幻灭”:舞台上先出现两个男童,杜半仙在音乐和灯火变幻中,使两个孩子身上出现了恐怖的变化:一个孩子头没了,身体却活动自如,能跳舞(应该不是现在的街舞);另一个孩子身体没了,却五官俱全,而且能说话、能唱歌(吓人不)。杜半仙在兴游园的火劲不亚于今天的刘谦。

  

精美名小吃古朴一条街

  

看完上边的介绍,如果你以为兴游园只是个演出的地方,那你可大错了(错误的性质相当于把厕所看成是洗手的地方)。其实,兴游园是个超级大卖场,店铺鳞次栉比,商品分布有序,吃的、穿的、用的,都有。房屋都是瓦垄铁皮的屋顶,各店间隔以砖壁,门上各设栅板,营业执照上写着铺号,不外乎张老明、李老亭、赵家床、刘家铺,再不就是兴、广、发、盛、源等吉祥字。各家店铺一律写着:童叟无欺,言不二价,到处听得见伙计在蹦着高大喊:“添钱吧,添点就卖,回头不卖! ”

  

兴游园自开业伊始,最负盛名的就是饮食业,各种食品的制作,均出自回族师傅之手。因为他们有自家传统的操作方法,世世相传,以致精益求精,从未衰退。兴游园中,各类饭馆不下几十家(小吃一条街?),基本都是做低档菜肴的(就是些快餐小吃类),字号不外是于家馆、张家馆、杨烧饼铺、张大饼铺、王饺子馆、林包子铺等(林包子铺现在还在营业)。满街筒子油香菜香,刀勺叮当,店小二挎条洁白的手巾,脆声喊道:“屋坐尝尝——”尝字拉出很长的尾音。

  

于家馆在兴游园中店面最大,有七八个雅间。于家的馅饼也最负盛名,当时人们专为于家馅饼总结了一套话,说,摇缸晃面,皮薄馅大,肉要精选,调料独到,两面刷香油,不沤不泡,油光光,黄央央,火候合适,现吃现烙,吃一口外焦里嫩,八十老翁咬得动,五岁孩童嚼得香。于家的经营手段也很灵活,客人来了,不笑不说话;不吃饭,也要把你客客气气地送出门;只吃几张馅饼,也要“搭”上一碗肥汤。遇上两客争着付账,小二笑呵呵地打圆场,高唱:“两便,两便,下回再见。 ”于大掌柜常说,死店活人开,一个去百人来,买卖挣的是熟人钱,煞狠是坑害自己(今天有些人真该好好品品于掌柜的话)。

  

抻面,应该也就是从那时候走进沈阳的。很多老年人说,他们第一次吃抻面,就是在兴游园里。兴游园里抻面技术最好的是白国珍和王玉凯。他们一次能抻三斤面,面团在手,翻来倒去恰如白蟒翻身,表演的是技术,看的是身手。抻起来三折五摔,如绳拧股,霜华抖擞,流苏颤颤。抻好后,三斤面总数一百二十根,不多不少,且无一中断。


兴游园里的糕点也很有特色,最多见的是切糕、五花糕,最少见的是雪糕。兴游园里,切糕做得最好的是白茶楼西侧的“刘切糕”,五花糕则属王饺子馆西头的冯家五花糕。有人考证马可波罗朝觐忽必烈时的中国就有了雪糕,叫做“冰酪”,但其实那种冰酪不是雪糕。兴游园的“冰糕李”才应该是沈阳卖雪糕的第一代。最初的雪糕筒还是用绳反复拉拽,逐步改进后,以手摇齿轮制导旋转,使筒内开水冷却、凝冻(史料上就是这样记载的,不过很难从中学会这种雪糕的制作,大家可以试试,用绳子拽,怎么能拽出雪糕)。

  

整顿整出兴游园大火烧光一商场

  

兴游园在今天沈阳的什么地方已没有人能讲得十分清楚,据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丁力讲,大致应该在原亚洲电影院对过到格林豪森那一带。

  

兴游园的出现与当时的一次市容整顿有关。当时的沈阳市政府可能看着一些小商小贩和那些说书卖唱、医卜算卦的随地摆摊闹心,于是,担负了在今天本该由城管人员担负的工作,据说到了1915年的时候,沈阳城已经看不到随地乱摆摊的。

  

城市整顿另一个明显的效果是,大批的手艺人失业、下岗。这个时候,前文提到的马如麟挺身而出。他看到不少回族同胞失业,据说心里非常难过。正巧他有祖遗菜园一处,在北清真寺的东侧,道南便是人口稠密的回族生活区。经过几番商讨,马如麟决定将菜园开辟为商场。于是各商贩出工平地,开拓了一个平坦的广场(那个时候地多,搞商业地产非常方便),由于商场提出“聚户营业,不违政令”(在工商局登记),当局遂批开业,这便有了兴游园。

  

兴游园开办之后,商贩以及江湖艺人便都有了立足之处,其他地方的商贩也纷纷慕名而来。不久,兴游园就人满为患了,商贩和顾客都觉得场地有些拥挤。于是,马如麟只得扩大园区,拿下了北清真寺东侧的一块富裕地块,小兴游园就变成了大兴游园。

  

至此,兴游园已经成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商场,再叫“园”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应该换一个更能体现商业特色的名称(终于要告别菜园子了)。于是,几经讨论,“奉天第一商场”问世,史料记载,第一商场的设计者叫张志田,是省长王永江的私塾弟子。

  

1915年中秋佳节,奉天第一商场正式开业(老顾客还是叫兴游园),商场正门高悬“奉天第一商场”大型牌匾,蓝地金字,闪耀夺目。在开业之时,组织者特别印制了一些招待券(就是现在的优惠打折券)。凭借这些招待券,顾客们可以在奉天第一商场里看电影、皮影戏、曲艺表演等(设立最低消费)。此方法不仅可以烘托出了开业的隆重,又对第一商场进行了广告宣传(和我们现在想的差不多)。


由于经营方式得当,第一商场每天都有很多顾客接踵而至。第一商场创办伊始,场内除了电影院、皮影、茶馆、舞台之外,都是露天营业。不过商贩各自架设的棚盖也非常整齐,而且商贩十分注意公共卫生,第一商场迅速走向了它的繁荣,当时就有“北平有天桥,奉天有一商”之说。“九一八”后,东北地区道路梗塞,接着华东事变、华北事变,烽烟四起,货源不能保证充沛,加之日军大量收刮、敲骨吸髓,第一商场很快就衰落下去,风光不再。直到1945年8月15日,喜讯传来,抗战胜利。此时的奉天第一商场正待重新崛起,可恰恰就在“八一五”子夜,商场失火(估计是当晚的欢庆烟花所致,有点像央视新楼大火)。因风势过猛救火无效,第一商场转眼便化为灰烬(可见,消防工作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据说,今天一些年轻的商家准备在沈阳开铺立市之前,还常常跑到原兴游园的所在,点燃一炷香,磕下去几个头,大概也是想借些地气吧……




文章作者张锦桥,由多斯达尼整理和发布


推荐阅读文章

旧貌换新颜,沈阳西关美食街盼你来吃清真大餐

多斯达尼,你们知道怯里马赤吗?





扫描二维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多斯达尼】


天下回回是一家

文章投稿·支持推荐·商务合作·

请发至邮箱:4665650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