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七十载 | 以一流设计守护城市文脉,以范式创新为世界建筑类教育探新路
同舟共济,追求卓越。这是一个与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同呼吸的学院,系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学科“起源”之一,创下了中国现代建筑规划教育史上的诸多第一。
自1952年成立以来,一代代中国建筑师、规划师和工程师承前启后,“同济学派”大师荟萃、群星璀璨;扎根上海这片热土,与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水乳交融,这里始终倡导缜思唯实的理性学风,畅想进取的创新传统,博采众长的全球视野,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经过70年发展,如今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简称“CAUP学院”)已跻身世界知名建筑类院校的行列,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建筑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样本。
70年筚路蓝缕,CAUP学院在学科发展上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同济模式”成为美谈。学院的三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均入选国家“双一流”计划一流学科;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城乡规划学(含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为上海市I类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三个学科均为A档,城乡规划学为A+。在2022QS排名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科位列世界第13名。目前,学院拥有教学科研平台20个,其中国际平台3个,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平台14个;学院发行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期刊9本。在编教师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位。
王牌学科历久弥新,新的强势学科也在此冉冉升起。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遗产保护、数字设计……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学科交叉平台,更多新的优势学科群正在CAUP学院生根、成长。
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CAUP学院大力推进建筑类工程人才培养全新范式,成效初现。截至目前,学院230位授课教师中,有24位老师担任社区规划师,5位老师担任乡村规划师、15位老师担任乡村建筑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改革开放早期的为石油工人建设的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到2010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设计、“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再到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上海五个新城的规划建设……这里处处体现了同济规划建筑学人对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的深度介入和积极贡献。
新起点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迎来建院70周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CAUP学院必将继续勇毅前行,用一流的设计守护城市文脉、优化空间格局,用更优质的规划设计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部分教师合影
走进建筑系
在百家争鸣中形成“同济学派”“同济风格”
建筑学是同济的王牌学科,在同济建筑系70年的办学史上,师资结构的多元包容、学术视野的国际化,始终为学界所称道。紧紧把握国际建筑思想思潮,秉持开放创新,保持与国际建筑界同步发展,这种精气神传承于建筑系几代学人之中,融入学院文化基因。
时光回拨十年。2012年9月,27位同济建筑师及其设计团队的作品以“同济建筑学派”的旗帜集体亮相主题为“从研究到设计”的米兰三年展(Milano Triennale),展出建成作品50件,一经亮相,便在建筑学界引起轰动效应。
这,仅仅是同济建筑学在众多聚光灯下的经典案例之一。历年来,同济建筑学屡屡惊艳学界、业界,无不凸显着其非凡的学科实力。
2022年12月15日,在第二届全球院长论坛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全球顶尖学院院长纷纷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迎来建院70周年表示祝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感触良多。“多年来,我和我的同行们一起努力,通过建构当代中国建筑的核心价值评价体系,发掘中国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当代语言,努力为中国建筑找到一条未来之路。”这位活跃在建筑理论批评和策展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在众多国际顶级机构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纽约MoMA、哈佛大学、巴西库里提巴双年展、釜山建筑文化节担任策展人,同时,他也是深圳双年展、西岸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总策展人。在同济建筑系,像李翔宁这般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学者不在少数。回眸过往的70年,在中国现当代建筑史上,同济大学建筑系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记忆弥足珍贵。
1952年,由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等多方整合,吸纳了复旦大学土木系、交通大学土木系、国立杭州艺专等学校教师,成立了同济大学建筑系。1956年建筑系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建立博士点、198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首批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2003创建首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创建首个城市设计专业……同济建筑系的每一步,都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
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
每年吸引超30所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和高中生参赛
如今,这里已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秉持“当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培养未来建筑师为主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在学界,素来有学者称之为建筑史上的“同济学派”和“同济风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同济大学建筑系荟萃了众多建筑大师,他们的建筑思想、学识背景、教育理念和创作风格组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多元化学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学派”是众多大师汇成的“群峰耸立”的高原,而不是“由个别权威位于金字塔尖的一峰独秀”,在历史发展中囊括了第一代至第五代的众多建筑师,群星璀璨。
“同济学派”比一般建筑风格学派具有更丰富的学派特征。以同济大学建筑系为核心的学科,囊括了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批评、设计理论、建筑设计、建筑声学、建筑环境等与建筑相关的诸多方向,还包含了城市规划相关的规划理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和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经济等。此外,也建立了工业设计等相关学科,成为集学科大成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后又衍生出设计创意学院。
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常青教授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学院创立。常青主持承担了一系列复杂的保护工程,保存并维护了重要的历史古迹。行走于建筑跨文化交流的国际语境中的他,近年来多以“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取替“建筑遗产”一词,以此表达对遗产保护领域中各学科融合发展的期望,开辟了传统建筑研究的新领域。
在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形成的其他兄弟院校的建筑系相比,同济建筑系奠定基石的第一代教师和建筑师,其教育背景和学源结构多元多样,加之身处现代文化中心——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因此“同济学派”的基因具有先锋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融汇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立足中国社会的独特机制和现实需求,探索现代建成环境具有普遍意义又符合中国特色的理性思想和方法,运用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实践,既是“同济学派”现代性的宗旨,也是其表征。2014年,同济建筑系在教师和杰出校友中严格评审、遴选出“建筑八骏”,标志着学院“中生代”的形成。
目前,上海正在抓紧建设品牌之都、设计之都、时尚之都。为服务城市建设和国家战略,2018年5月,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建筑系教授伍江领衔同济大学成立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研究院聚焦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治理前沿问题,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贡献同济智慧,并于2019年获得“上海高校智库”称号。同时,为引导充满创意和激情的青年一代早早加入到对“未来之城”的创意设计中,学院实体搭建一年一度的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每年超过30所国内外高校和高中参赛。
袁烽教授设计的“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
(图片来源:是然建筑摄影)
同时,学院教师积极带领学生激活城市的公共空间。从位于市中心的豫园、张园,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系列社区花园的营造,再到正在快速推进建设中的“五个新城”,处处可见同济师生的作品。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多少受到一些影响。今年,两个国际大奖双双花落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袁烽。11月14日,2022年度Dezeen Awards设计大奖揭晓,由袁烽主持设计的学校特色扶贫项目——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荣获城镇建筑奖,这是本届建筑类别中唯一获奖的中国项目。而在今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国际设计奖颁奖典礼上,本年度评出的两项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际设计建筑荣誉奖中,其中一项颁给了袁烽设计的“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
“通过建筑艺术引发对生活、对空间、对城市的思考,为日常生活增添能量,为人民城市增添温度,这就是同济师生留下的‘社会论文’。”同济大学建筑系常务副系主任王一说。
走进城市规划系
紧贴时代步伐,争做全球规划院校领跑者
放眼全球,城乡规划可谓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同济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创办城市规划专业的高校,其城市规划教育发展至今已走过一个世纪。在不少学界人士看来,同济百年规划教育的探索是中国规划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史的生动缩影。
同济规划教育最初的萌芽可以追溯至1914年设立土木科,在建筑学、铁道、测量、道路、市政等课程中杂糅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和理念,由相关专业的教授讲授其专业中涉及的城市规划相关问题。1922年开设独立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城市工程学”(Städtebau)作为工科土木科的必修课,也标志着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开端。几乎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规划院校同步,同济大学大量发掘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规划教育核心内容,课程设置直接引自最早成立独立专业的德国城市规划学科,且由德籍教师直接教授,奠定了坚实的教学基础。
同济规划学科的百年探索,走过“外部灌溉、西学东践、教学相长、文化蛰伏、同频共振、国际引领”六大发展阶段,结出累累硕果。
坚持理论与规划实践相结合,同济规划学科服务众多国家重大项目。
2004年,集全学院之力攻关2010上海世博会,郑时龄、吴志强、唐子来三位学院教授分别担任世博会总顾问、园区总规划师、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等职,完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和规划设计项目;
2008年汶川地震后,吴志强、周俭等几十名教师先后奔赴灾区,不畏艰险,不计名利,完成了都江堰等地抗震救灾设计和灾后重建规划设计;
其后又参加了雅安地震、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十多项;
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一批和国家安全相关的重要设施建设方面,吴志强、彭震伟等多名教授也做了大量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同济规划的力量,也贡献于北京通州总体城市设计和雄安新区的诸多规划项目之中。
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主持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师资。目前,同济的规划教师队伍呈现出强大的“群落代际”现象,不仅有宏观布局的学科带头人,更有多元汇聚的学术团队系统。一个由五六十名教师、多本核心期刊、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强大创新群落,形成在世界范围都有一定影响力的“环同济”知识圈现象。规划系教师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密切合作,完成了众多规划设计项目,获奖数以百计。教师和学生在科研和设计实践中拓展了学科内涵,尤其在新型城镇化、城乡历史风貌保护、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及智慧城市等领域取得了新的成绩。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认为,城乡规划学科内容一直随着建设内容主题的不同而持续演进。城市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工作对象,自主性不断增强。未来,城镇化率将达到80%左右,城市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成为决定地球命运的人造智能体。“在新形势和新技术面前,全球规划院校又站在了共同的起跑线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开始走向世界的前沿,在智能化数字化的规划领域领跑世界,进一步反哺西方的教育体系。随着数字世界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数字智能知识介入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7月获批成立的“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前沿和国家数字化转型背景,全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运用。以建设“赋能国土空间永续发展的智能规划科技创新中心”和“面向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智能规划知识服务中心”为总体定位,以智能规划科技攻关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的全生命周期,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形成全链条创新和全方位服务的能力。
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卓健教授表示,具备学术创新精神的同济规划在大数据应用、问题诊断、方案推演、智能规划等领域已经走在了国际前沿,逐渐要从跟跑者赶超成为引领者。
走进景观学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冯纪忠先生的晚年杰作方塔园、陈从周先生主持建造的上海豫园东部,张振山先生设计的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在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历史上,一批批大家、名师留下了诸多佳作。
如今,越来越多景观学系教师继承学院传统,主动“走出去”——投身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建设、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等重要工程之中。
同济大学是中国建筑规划类院校最早创办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作为一门以研究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为核心的学科,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始终围绕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与美丽乡村规划、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设计的国家需求,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从无到有、发展繁荣、现代学科体系发展做出了公认的开拓性贡献。
在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专家冯纪忠教授、陈从周教授等学者的倡导下,同济风景园林学科始建于1952年,率先在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中开设了园林绿化本科专门化(1960年),1979年创办中国第一个风景园林本科专业;1981年、1986年分别开始招收风景园林硕士生、博士生;1988年成立跨学科“风景旅游发展研究中心”;1991年成立“风景科学研究所”;1992年成立风景科学与旅游系(2006年更名为“景观学系”);2005年获得独立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中,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获评A-。
师资方面,在中国传统园林价值传承的基础上,于2021年底完成学科团队全方位架构,从原有4个学科组发展壮大成为6个学科组,覆盖 “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景观与园林设计”、“数字景观与工程技术”、“植物与应用”、“国家公园与健康景观”。
从园林走向风景园林,从传统的感性走向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从风景园林学走向产学研结合的景观学,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走向多学科跨界融通——值得一提的是,伴随70年发展而逐渐明晰的一条主线,是风景园林学科体系化的现代性转变与创新。
2019年底,在被誉为建筑界“奥斯卡”的世界建筑节上,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摘得唯一的“年度景观大奖”。在项目主持者、同济大学章明教授团队的改造下,昔日“临江不见江”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改变,真正实现了“还江于民”。漫步于这条“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上,市民可以在秦皇岛码头感受百年前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初心启航、踏访真理之路的豪迈与激情;也可以行走在水厂栈桥,体会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深情与厚望;还可以漫步于雨水花园,感受生态湿地的温度与呼吸,遗忘都市的喧嚣与疲倦。
章明教授团队改造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摘得2019年世界建筑节唯一“年度景观大奖”
在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内,风景园林学科提出,要积极面向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服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的策略实施,建立友好和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围绕智慧景观与生态绿色发展这一学科核心,推进1+3+X学科生态系统建设的思想,以风景园林学为引领,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开展学科群建设,分别在生态规划与城乡生态修复、风景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景观更新与智慧治理、景观感应与健康促进四个主攻方向,协同交叉、守正创新,挖掘学科包容性与整合力,外延突破、主动出击,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逐步建设成为融通型一流学科。
近年来,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同济学人也给出了亮眼成绩单。其中,“乡村振兴研习社”已在全国16个省份建立了56个校地合作实践基地,团队被评为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国家级优秀团队。再如,在浙江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杭州“西湖西进”可行性研究、甘肃省漳县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项目中均可看到同济学人的身影。
向下扎根历史,向上稳步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同济风景园林人将为新一轮的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 | 吴金娇
责任编辑 | 樊丽萍
图片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来源 | 文汇独家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