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士讲坛回顾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7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院士讲坛


2022年12月17日下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70周年院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于文远楼三楼,刘加平院士高峰 PI 聘任仪式、《世界建筑》常青院士专刊发布暨座谈会正在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校友、几代师生共聚一堂,探讨学科问题。在这场高质量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同济开放民主、多元包容的学术氛围。




刘加平院士高峰 PI 聘任仪式


活动的上半场为上海市高峰学科PI聘任仪式,由我院院长李翔宁教授主持。首先发表致辞的是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教授,他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各方朋友以及线上线下来到庆典的所有嘉宾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并隆重介绍了刘加平院士,热烈欢迎他的到来。

刘加平院士


童校长认为,在当今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态与低碳节能技术成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的关键战略性技术,我国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领域著名科学家刘加平院士的加入,将带领科技团队在这一重点建设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际民生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在学院70周年之际,随着刘院士的到来,继续开启学院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的新征程。

童小华副校长


接着,我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院士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刘加平院士对同济大学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帮助,认为刘院士的到来将会大大促进高峰学科建设和建筑教育的发展。

吴志强院士


吴志强院士讲话完毕后,由童小华副校长为刘加平院士颁发聘书、佩戴校徽,并授予工作室钥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颂教授为刘加平院士奉上鲜花,并合影留念。

童小华副校长为刘加平院士颁发聘书和佩戴校徽

刘颂书记为刘加平院士送花


授予仪式过后,刘加平院士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学术报告。学术演讲的主题是《建筑学的演进与面临的挑战》,刘院士以建筑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和行业瓶颈为引,指出了目前建筑学“学科”与“专业”的认识混淆,结合对建筑学学科范畴和内涵的解析,提出了建筑学演进的动因与面临的挑战;而后,结合实际现象进一步指出部分专业教学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理论上的单薄,以及建筑教育培养方案的问题,提出适应新时代的建筑学人才培养结构框架,引发了大家有关建筑学制设置的思考。

刘加平院士讲座


李翔宁院长和常青院士对刘加平院士的学术报告分享了感悟。在提问环节,刘加平院士也回应了石邢副院长关于当前青年教师做科研研究选题的困境,他认为建筑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的集合体,建筑师不仅要看空间和形态,还要考虑性能和功能,因为建筑是一个整体。在做研究时,建筑学者也需要对这些问题保有深刻且清醒的认识。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世界建筑》常青院士专刊发布暨座谈会


活动的下半场是《世界建筑》常青院士专刊发布暨座谈会,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振宇教授主持。活动开始,李振宇教授宣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院士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70 周年院庆、《世界建筑》常青院士专刊发布暨座谈会的贺信。张锦秋院士高度肯定了常院士的工作贡献,信中提到“常青要求自己的建筑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他所主张的历史环境的再生是以服务于人的需求为前提的人本观;他提出的城镇化中留住城乡根基的运作,是我国“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环境观的体现”,可谓“世界潮流、中国特色”。

李振宇教授主持活动


随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世界建筑》主编张利教授发言致辞。他谈道,当前的建筑学科正处于一个对理性追问倦怠、对感官猎奇放纵的大环境中。但无论中外,都依旧有一些建筑师拥有强大的定力。常青院士正是这样一位基于深厚学养和对建筑学深邃认知,始终不渝地维护着建筑学知识尊严的学者型建筑师。

张利教授发言致辞


随后进入到下半场的重点——常青院士作品座谈会。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大潮面前,厘清传统与创造的关系,绕不开历史环境再生的理念与途径。常院士报告将历史环境话语概括为五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在现代被不断演绎和创造的转化“传统”,与往昔代际延承的固化“传统”完全不同,就此而言,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可理解为移风易俗与守风随俗的相反相成,由此可产生文明进化的触媒和驱动力。因而传统与创造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第二个是传统载体被赋值并获得法定身份的“遗产”,其中饱含着真实性诉求和虚构性想象的复杂与矛盾,并在互动中持续扩张,被泛化甚至滥用。而遗产之于传统的真正挑战,是究竟如何看待和处理传统转化创新与遗产本体保护的关系。第三个是比“传统”更精确,又比“遗产”更真实的大词——“历史”,其修辞的对象可分为特指的“历史标志性”(historic),和泛指的“历史过往性”(historical)两大类,在当下城市更新的语境中应给予更清晰的认知与区分。第四个是修旧利废与活化复兴的“再生”(regeneration),与“更新”(renewal)不同,再生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因此,更新之于历史环境,应作为再生来理解和践行,这应是传统载体延续及创造的主要途径。第五个是体现多元共生思维的“拼贴”(collage,bricolage),在当代对建筑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中,拼贴思维及其空间意匠独树一帜,将历史空间结构在价值取向与工具手法上的一致性和多样性作对比,明确区分了单一秩序与多元共生。从历史环境新旧关系的角度看,拼贴思维与唐朝司空图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异曲同工。


常青院士进行学术讲座


讲座的第二部分,常院士结合汨罗屈原博物馆、黟县关麓书院等典型历史环境再生工程进展的演示,将保护看作前提而非目的,践行了批判的积极保护观和操作策略。其中的关键是新旧关系处理,如屈原博物馆一期屈子书院是以“湖湘古风”创意设计,二期楚辞文化交流中心则以“古韵新风”转化策略,分别对附近的国保单位屈子祠做出和而不同的场所回应。而黟县关麓书院则以原简陋的村落小学、茶厂废址及大场院投影范围,翻建出徽韵十足的现代新徽学书院,既实现了与关麓村历史环境的和谐共生,也表现了新书院和古村落之间的时空递变。两个设计均运用了类型学范式的原型和类比概念。


汨罗屈原博物馆二期-楚辞文化交流中心

右后侧为一期屈子书院

关麓书院的新徽风及场所感


讨论环节分为四组,第一组有刘加平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何依、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林和上海奉贤南桥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乐;第二组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汤溯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力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群、学院党委书记刘颂和学院院长李翔宁;第三组是建筑系系主任胡如珊和几位青年建筑师水雁飞、刘可南、范蓓蕾等;最后一组即在座的院系老师。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吴志强院士等回应了常青院士的讲座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大家热烈地发言与讨论之中,在场师生深刻地体会到建筑学科的学术魅力,感受到同济建筑学人的风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会合影




院士论坛活动现场








文稿 | 黄蓉俏

编辑 | 陈秋杏

审校 | 邵钰涵 张鹏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