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P专访 | 独家对话建筑系系主任胡如珊:做任何事都要忠于自我
Stay true to yourself in everything you do.
胡如珊
Rossana Hu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设计共和创始合伙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系主任
胡如珊老师接受采访照 ©杨菡
谈经历
Q1:注意到胡老师在大学学习建筑的期间还辅修了音乐,想知道胡老师是如何理解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的,以及是否有在实践中通过音乐帮助思考设计的具体案例?
胡:音乐让我想通很多东西,尤其是形式上的抽象化问题。我觉得建筑和设计最终是通过物质材料、意义使我们的表达形式化,我们如何去创造形态去阐述我们想要诉说的事物?通过其他艺术途径:视觉艺术、音乐、文学,我找到了一种适合我的抽象感,当然它还在等待被理解的阶段。这当中有一种自由感,让我汲取灵感,而不是通过参考其他建筑项目来帮助自己为所做的设计项目找灵感。
Q2:无论是在专业领域(如普利兹克奖类的专业大奖)还是大众领域(社交媒体方面),女性建筑师的身影都非常少见。作为一名成功的女性建筑师,您在职场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您又是如何应对的?对现在的女同学们您有什么建议?
胡:我不喜欢过分强调女性视角,也不会想太多两性之间的边界。我更多会关注如何深入每个问题与议题,在各种条件下研究它们的独特性。但打破默守陈规总是很难,这对谁来说都一样。因此要把重点放在工作上,不要听太多与工作无关的谣传或议论。大多数人会通过封面来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也许很多人尤其是在项目会议上第一次见到我的业主和顾问,他们一开始不会像对待同年龄、同经验的男性建筑师一样尊重我。因此我需要更努力,更好地工作,让我的作品,而不是我的性别、肤色或面孔来说话。
Q3:作为一位建筑师,您在西方接受的建筑教育,在国内展开主要的建筑实践,又在同济担任建筑系主任,想问下胡老师如何看待建筑学教育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想请您谈谈关于中西方建筑学教育的异同处以及看法。
胡:我想在对其他问题的答复中有涉及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于中西方建筑教育的差异,我觉得两者的前提和基础其实很相似。它们都建立在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学科创立基础之上,从本质上讲都是属于西方的。我体验到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一些学校更注重 "概念",设计课程作为项目的重点,以培养学生构想原创概念,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对技术(实践)领域的训练就没那么受重视。在中国,工程技术方面的培训,比如制图标准、结构、机械、功能布局等等仍然是关注的重点。中国的一些学校还引入了更多样化的课程,包括中国建筑史和景观史,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
谈实践
Q1:想知道您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还会有困惑的时刻吗,遇到困惑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寻求解答呢?
胡:设计师、建筑师时常会被设计搞到焦头烂额,因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直观地完成设计。以至于设计师没有充分、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设计背后的东西。但我们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设计。因为擅长,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画出设计图纸,它可以相当漂亮,极具诱惑力和说服力,但这就足够了吗?我们对我们设计的一切事物都有责任。我们必须思考所做的事情的背后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变得非常重要,研究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整个设计过程。跨学科研究是我们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在每个项目的最开始,跨学科研究就与项目穿插互融。建筑仍然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它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概念受到启发,我们把设计视为一门整体的学科,把设计看作一种多学科的方法。
如恩个展「反思型怀旧」于德国柏林展出
Q2:作为一个拥有着全球视野、多元文化背景的建筑师,你如何理解“在地性”,在您的设计中会把“在地性”最为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吗?
胡:“在地性”研究是一种设计方法,因为每个项目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背景。对于项目,地点,功能以及历史的关键探究是创造出精良建筑所必需的。以研究为基础,希望将建筑定位在与经验、细节、材料、形式以及灯饰充满活力的相互关系上,而非遵守俗套的风格。最终每个项目的重要性都来自于已造的形式如何通过它们外在的表现创造意义。
曲江艺术博物馆扩建 ©朱润资
Q3:您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拥有怎样的特质?您有哪些非常喜欢的建筑师并且深受他们的影响吗?
胡: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儿陈词滥调,不过毫无疑问,勒•柯布西耶对于我的设计有着非常大影响。我非常喜爱阿道夫•路斯的设计,同时也非常欣赏卡洛•斯卡帕以及他对于细节方面的注意。而在较新的建筑大师中,彼得•卒姆托在物质与比例上的精益求精让我感到非常惊艳。还有大卫•奇普菲尔德。
Q4:你认为现当代中国的建筑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了?未来又会往何处发展?
胡:如今中国的设计领域每天都在不断接受全球能量和设计影响,吸收速度非常快。我们可以预测趋势,但也需要提前思考并假设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设计将变得更为强大且更相关,现代化和高效。
谈教育
Q1:在之前和有方的采访中您说过“如果不做设计的话,我想去教学,我认为教育需要一些基础的变化去适应如今这个全新的世界。”能谈谈您在最初担任CAUP建筑系系主任时,对CAUP建筑学教学理念的构想以及是否有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一些改变和调整呢?
胡:同济大学历来是中国最开放的建筑学院。受包豪斯和德国教育机构的影响,严格的纪律赋予了同济明确的特质。不过我们知道,包豪斯的声名不仅关乎德国,更是在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约瑟夫•亚伯斯、马塞尔•布劳耶去往美国魏玛和德绍教学的时期发展起来的。这证实了开放与跨文化交流的力量,尽管当时的情况与当下全然不同。
当今上海的许多重要建筑都与同济相关。在上海,几乎每一次关于建筑的对话都会涉及到同济。在我们的时代,如何将这里的教学带到全世界?如果今天的上海是30年代、40年代的纽约,我们是否可以吸引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约瑟夫•亚伯斯、马塞尔•布劳耶来这里开启新的思潮和宣言,为我们的学生和社区创造新的空间。当然,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已经在中国展开建筑实践,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这里的社区,或从“内部”出发为城市做出贡献。也许我们为他们可以创造这样一个平台。又或者,我们可以让同济的学生从上海走向世界,去柏林、旧金山、东京改变那里的城市面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由下一代同济学生领导的“上海建筑学院”,他们不仅要面对世界,还将改变世界建筑的面貌。
Q2:在当下的环境背景下,您认为建筑学教育还需要做哪些改变和尝试吗?以及作为教育者,您希望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具备怎么样的能力和特质去应对挑战呢?
胡: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体验,多阅读,多生活。对历史和理论的深刻理解应该成为任何设计研究的基础。然后是在设计工作室中教授的创意和设计过程,因为这是真正的动手实践,无法被替代。设计不像化学那样可以根据配方混合化学物质然后得到明确的结果。设计是一个更加抽象和流动的过程。我们接触到的每一件事都会成为我们自己,这也是我们做设计的启迪基础。建筑师应该努力平衡他们所参与的许多事情,并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情的社会责任,需要深入思考建筑和城市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触及表面。这与风格无关,与外观无关。要将打破传统的建筑模式作为一种实践,跳出传统桎梏进行思考。
在采访中胡老师推荐她近期阅读的两本书:
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 by Michelle Zauner(左)
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 by Ocean Vuong(右)
Q3:如恩的定位是“融合建筑、室内、产品和平面设计”的一个跨学科设计平台,您认为这种跨学科的设计能力在当下的设计市场环境之下,是否依然是同学们未来的方向?以及如何在建筑学教育中培养同学们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胡:在同济建筑学科的建设上,我更希望思考我们自身的特质,同时保持开放性,从而为建筑学教育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这意味着我们跨学科理念的形成需要具备更强的策略性,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吸纳不同的教学理念,形成同济自身的建筑学科特色。
Q4:我们知道在您担任CAUP建筑系系主任期间,既开设了理论课(《建筑理论批评与实践》),也开设了设计课,关于这两者的选题和设置,您做了什么样的考虑,以及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吗?
胡:我们常常面对这种二选一的困境:要么专注于实践项目而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要么致力于研究和理论写作,却没有在实践项目中加以应用。我希望有一门课首先能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事务所,成立时间长的、短的、规模大的、小的……它们对当今建筑界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然后再将他们的作品深入到理论层面,让学生了能够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2年秋季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建筑理论批评与实践》
2023年秋季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建筑理论批评与实践》
Q5:可以介绍下您在CAUP开设的设计课吗?我们注意到您指导的studio会倾向选择有一定冲突的课题,比如:客栈和R U I N O P H I L I A & P E N T I M E N T I中新与旧、东方与西方、历史与未来的碰撞等,这与如恩近年来的思考“反思性怀旧”是否有一定联系?以及想请您分享下您在设计课中的教学理念和心得。
胡:设计是一项复杂且经常相互矛盾的任务,必须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项目。我们对课题的选择总是很复杂,并希望在形式、类型、语境和理念上有所创新。我们希望弥合世界上存在的鸿沟,当然包括东西方之间的鸿沟,也包括建筑与技术、过去与未来、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鸿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个题目对年轻人来说挑战太大,但我们越是挑战他们,他们就越能超越自我,给我们带来惊喜。真实的建筑世界就是这样,没有必要刻意降低在学校里的要求。我们提出一个可能会在现实中出现的项目,学生们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考量。
学生设计成果:Journey in Static Speed ©李阳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胡如珊设计课《解构/构建文化之旅:“客栈”课题研讨》圆满结课
学生设计成果:R U I N O P H I L I A & P E N T I M E N T I ©汤振豪
Q6:您在CAUP带设计课studio时是否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人或事,以及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当中有被启发的瞬间吗?您觉得现在的建筑学学生和您当年求学时的同侪们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胡:我在CAUP学院里发现了很多人才。学生非常乐于接受新思想,在设计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如今的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世界,同时也处于一个不那么受传统限制的教育环境中。虽然中国没有西方那么 "开放",但这里的学生比西方的许多学生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
Q7:您在CAUP开设的理论课(《建筑理论批评与实践》)中,邀请了许多国内外实践建筑师,从家、校园、创意思维、气候危机等等方面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您在选择这些实践建筑师时的出发点和考量有哪些呢?
胡:当今社会比我们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都更强调名气和社交媒体的知名度。在这种背景下,我想提供一类建筑师,虽然他们不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一些 "网红 "设计师,但是他们的作品具有批判性和价值。这些事务所每一个都采用了不同的工作理念和流程,学生和建筑界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规模的公司所产出的真正优秀的设计作品。独立事务所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到建筑行业有无限的可能性非常重要。
Q8:您如何看待AI技术革新对建筑学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您认为建筑学的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改变吗?
胡:AI在建筑领域的作用看起来是不可避免的,但对我们来说,它仍未改变设计的基本过程。在一些项目中,我们开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这可以说也是一种用于制图生产的程序化智能。最近,AI还可以生成关于市场研究某些趋势的快速摘要。输出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认识到利用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可以使某些任务更加高效,从而使我们的设计师能够专注于设计。
AI建立其智能基于过去从集体中收集的大量数据。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将始终与过去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人类更有能力进行批判性思考,质疑过去的价值,从而在思想和突破方面带来根本性的转变。AI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某些框架和思想,但最终我们将负责对这些知识做出何种利用以及如何引导范式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在设计过程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它实际上将迫使我们更为精确,真正界定我们在评估设计输出方面的核心价值观,并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有意识地做出决策。
Q:最后想请您写一句送给CAUP师生们的寄语。
Stay true to yourself in everything you do.
做任何事都要忠于自我。
胡如珊老师与采访师生合影 ©杨菡
— THE END —
采访&翻译 | 沈思韵 黄蓉俏 顾钰嘉 谢致文
摄影 | 杨菡
排版 | 陈秋杏
编辑 | 沈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