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军:把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丰富内涵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勇毅前行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发展为了谁,如何实现发展,这是发展价值取向的根本问题。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人民的需要是文化的根本价值所在。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我们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发展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面对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品质、走向共同富裕提出的新期待,对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集聚文化赋能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大国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和经济好比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经济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提供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二者的融合发展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早在2005年8月12日,习近平同志就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形容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这就要求以经济“活化”文化,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文化含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8月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坚守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推进高质量发展,其中的一条重要底线就是要坚守人文价值。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社会总体价值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与利、仓廪与礼节的辩证统一。传统经济发展指标重物质而轻人文,而高质量发展阶段则将人文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人文经济就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经济发展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多地探索以人文和经济的良性互动,以文化赋能经济,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用人文精神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改革创新中传承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人文经济学鲜明的人民性、文化性、民族性。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繁荣文艺创作,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同新时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实现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
把握“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根本要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进方向。人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为条件、辩证统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原因,见物不见人,重物质而轻精神,伴随而来的结果是物欲横流、私欲膨胀,信仰缺失、精神贫乏,生活颓废、道德沦丧。列宁曾强调,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而且也要建设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只有逐步建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又逐步建成高度的精神文明,才能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充分的条件。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守仁义、尊道德、尚和合、讲诚信,在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有力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我们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又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持续追求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精神文明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提升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包括解决经济发展与人文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文聚力,以人文经济新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内在动力。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文化繁荣是国家强盛的精神标识,精神世界丰富是人民富足的文化呈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文经济学就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合的新发展观。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以文兴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中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文理念搭建融合平台,以人文精神护航高质量发展,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精神主动、历史主动、发展主动,也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选自《新湘评论》2023年第21期)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3年第21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