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拥军 赵文景: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胡拥军 赵文景 新湘评论
2024-11-22


·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胡拥军 赵文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开展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鲜明主题,也是谋篇布局未来发展的旗帜方向、行动指南,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保证、时代之魂。高质量发展,核心载体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意味着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畅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蕴含的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复杂环境的最大确定性。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最重要的是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如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才是最大的确定性。“十四五”以来,面对中美贸易争端加剧、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不利因素,我国仍然保持了4.5%的年均增长率,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确定性。

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我国的独特优势。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是全球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将为需求扩大注入活力。我国拥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具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还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加快成长。2023年以来,正是由于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韧性增长同时,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全国工业生产效率指数、重点新产品发展指数和创新驱动指数均一路向上持续增长,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把握好高质量发展蕴含的深刻辩证关系

其一,质和量的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量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质的提升则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目标,经济运行的质和量互为条件。因此,把握好高质量发展,要把稳增长的政策手段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各项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使短期内的增长过程更多孕育和形成长期的新动力和新动能;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要把引导实际经济增长的总量政策手段与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

其二,稳和进的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稳是发展的基础,进是发展的目标,稳和进的关系蕴含着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平衡关系。“稳中求进”,体现立足当前的智慧,以经济发展大局的稳,来保障新动能、新牵引释放巨大潜能和活力,以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求进。“以进促稳”,体现未雨绸缪的前瞻性,以新动能的培育壮大,保证未来经济的强大竞争力和健康有序发展,确保经济在中长期行稳致远。“以进促稳”首要的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其三,立和破的关系。“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形象比喻生动说明了先立后破的重要性。若未立先破,轻则动摇发展基础,造成行业冲击、经济失衡、失业率上升等问题,重则引起社会动荡。先立后破,就把握好立什么又破什么,哪些行业和业态具有发展价值,则要及时去立,哪些行业、哪些动力已经不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就要及时去破,从而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避免大的波动。正确处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在三湘大地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务必要观全局,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各地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就湖南来说,要利用区位优势,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要着力做强动力引擎,强化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打造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要着力扩大消费,打造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增长点,实现居民收入提升、消费信心提振、消费实现升级,让广大群众“愿消费、敢消费”;要着力活跃民营经济,坚持务实高效、紧扣企业关切、保持常态沟通,及时跟踪、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务必要抓特色,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要在新技术突破、新产业培育、新赛道拓展、新优势打造中练就自身的独门绝技。就湖南来说,湖南如何谋划大战略、找准突破口,关键要从全国全球看湖南、从中长期趋势看湖南,既要在存量上做脱胎换骨的转型,更要在增量上做无中生有的创新。一是要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发挥好电子信息产业、工程机械既有的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二是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找准技术突破点和发力点,在半导体、北斗、航空等领域技术中争取突破,加快技术转化和商业应用。三是要做优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升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规模和效益,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强化对非贸易和技术输出合作。

务必要谋重点,做好城乡融合发展文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就湖南来说,兼具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大山地大平原,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抓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长株潭城市群增长极作用,协同推进湘南、湘中、湘西地区补短板、扬优势。二是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深刻领会“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特殊使命是担负好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重任,守好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好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食产量、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让粮食成为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金饭碗。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1期)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湘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