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植物猎人废纸篓】第一个到瑞典的中国人,广州共济会,瑞典东印度公司到中国的旅行者

山水诗艺 山水诗艺 2023-01-30

卡尔∙约翰∙格斯《1746年10月18日至1749年6月20日东印度航线航程日志》插图


#植物猎人#系列中写到了十多个19世纪以前到欧洲旅行的中国人,他们大都数是不入正史的小人物,传教士的随从和仆人,商人,翻译,民间艺术家等。

【植物猎人废纸篓】18世纪游历英国的中国人:谭其奎、黄亚东、约翰∙安东尼(碎片) 
黄亚东的回忆


第一个有记载的到瑞典的中国人,是1771至1792年间在位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1746-1792年)时期,一位名叫Afock,或者叫Quinquia的中国商人,他担任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翻译,在瑞典东印度公司大班Olof Lindahl邀请下,于1786年来到瑞典,呆到1789年之后。Afock也可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只Stolle上的二副。Olof Lindahl作为东印度公司大班在广州呆了7年。1786年7月20日,38岁的Olof带着Afock回到了瑞典。他从18岁出海到中国贸易,20年来6次来往于广州和瑞典。回到瑞典后,Olof成为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长。古斯塔夫三世接见了Afock,问他看到瑞丹人口稀少,是否感到惊讶?Afock说:“是啊,少人,都是好人”。

瑞典和德国现有至少四幅描绘Afock的绘画,其中有三幅是18世纪丹麦最著名人像画家延斯·尤尔(Jens Juel,174-1802)的肖像,以及斯德哥尔摩画家埃利亚斯·马(Elias Martin,1739-1818)画的Afock、瑞典贵妇弗雷德里卡·奥罗拉·陶伯(Fredrika Aurora Taube,1753-1806)和Olof Lindahl的三人肖像。

延斯·尤尔画Afock(Quinquia)肖像三幅
埃利亚斯·马画Afock、弗雷德里卡·奥罗拉·陶伯和Olof Lindahl的三人肖像


在东印度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许多是共济会成员。1759年,瑞典共济会成员在广州的一艘船上举行了第一次在中国的聚会活动。1785年在广州的瑞典共济会成员和东印度公司职员共有21名。1787年共济会(Freemasonry)最高首领杜克公爵允许共济会在广州建立分支(St. Johanneslogen Elisabeth in Canton)。Olof Lindahl也是在广州的瑞典共济会成员。




瑞典东印度公司到中国的旅行者

17世纪被称为瑞典的 “伟大时代” (The Age of Greatness,瑞典语:Storhetstiden),它的特点是全球贸易探索、领土扩张、绝对君主制、巩固的官僚体系、扩张的军事野心和强大的海军。但现实情况是瑞典的国际贸易有限,国内人口不足,经济落后,政治和学术在欧洲相对边缘化。1700-1720年间,瑞典在北方的扩张遭到俄罗斯抵制和打击之后,军事上的扩张转向国内改革,限制王权、发展经济、鼓励学术,迎来了18世纪真正的辉煌,被称为 “解放的时代” (The Age of Liberty,瑞典语:Frihetstiden)。在这个时期,瑞典和丹麦等北欧国家也逐渐参与到与亚洲的贸易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