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2022第八届艺术长沙
根基——苏新平 张恩利
王郁洋作品展
◆ 展览时间
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5日
◆ 开幕式
2022年11月12日下午2点30分湖南博物院一楼大厅
◆ 展览地点
湖南博物院特展一厅、二厅
展览筹备委员会主任:段晓明
展览筹备委员会副主任:陈叙良
展览筹备委员会委员:段晓明、郭学仁、陈叙良、张晓娅、李莉、袁建平、李丽辉、陈滨、金樊
总策划:段晓明
总统筹:陈叙良
策展人:孙冬冬
参展艺术家:苏新平、张恩利、王郁洋
项目负责人:王恩超
项目助理:夏添
展览协调:邓昭辉
形式设计:潘勇、刘旻婕、余晓丹、王凡
制作管理:陈峰、侯立男、谢涛、黄琴、景子平
展品组织:廖丹、刘利
展品保护:刘亮、董鲜艳、谢俭华
展览备案及翻译:黄磊、刘仁玉、张锋、谢颖
藏品征鉴:刘湘钢、徐旸
宣传推广:吴镝、孙玲玲、马金灿、曾明辉
数字展示:何也、黄桢、谢天
教育活动:李茜子、胡伟矗、王鑫、刘佳欣、陈嘉怡
开放管理:王晓曦、刘薇、蒋玮
安全管理:刘赫子、刘长武、黄锋华、吴世响
行政保障:唐微、吴彦波、赵化锋、庞旻、张斌、贺靖婷
长沙美术馆&
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区
三相——彭先诚 梁铨 卢甫圣作品展
然娜·卡迪罗娃
◆ 展览时间
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5日
◆ 开幕式
2022年11月12日下午5点30分长沙美术馆一楼
◆ 展览地点
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筹备委员会主任:郭润葵
展览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贺平生、谭国斌
展览筹备委员会委员:郭润葵、贺平生、谭国斌、吉华、刘敏、林清
总策划:谭国斌
总统筹:吉华、刘敏
策展人:吴洪亮
参展艺术家:彭先诚、梁铨、卢甫圣、然娜·卡迪罗娃
创意总监:唐胜
展览总监:何岩青
设计总监:王毅
策展助理:刘晶、宋金明
项目负责人:林清
项目助理:曾凯
展览协调:伏高峰
制作管理:李志兴、李维、王柱豹、徐易、肖长春、罗鹏
展品组织:林溪、袁益民
展品保护:欧阳小波、黄中柱
宣传推广:谭静、姚丹、汤沙、缪荧荧、苏杭、李维
教育活动:汤沙、罗仕杰
安全管理:袁兵、李志兴
行政保障:赵津毅、何俐、张录成、侯丽娜、袁圆
鸟道——冯放作品展
◆ 展览时间
2022年11月13日——2023年1月2日
◆ 开幕式
2022年11月13日上午11点
◆ 展览地点
岳麓区潇湘南路一段385号李自健美术馆
出品人:李自健
策展人:余丁
参展艺术家:冯放
学术主持:杨卫
执行策展:李博文、李明雪
展览主办
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博物院、湖南广播电视台
展览承办
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展览执行
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协办
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经视、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李自健美术馆
根基——苏新平 张恩利
王郁洋作品展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叙事中,我们有过一次关于艺术媒介的“正名”:20世纪上半叶普遍使用的“洋画”或者“西画”的称谓,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地被基于材料特征的“油画”称谓所取代。一字之差,但后者的命名方式,在认识论层面,将油画在中国的推广、传播和我们的实践,以及对应的中国美术现代化的改造与建设,理解为我们从学习先进文化走向孕育文化自新的践行过程,并从“文化—政治”的角度,提示了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面向“世界图景”的内在化进程。
如何诠释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化进程,或者进一步说,如何建立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现代美术之间的历史连续性,正是“根基——2022第八届艺术长沙”聚焦与思考的议题。事实上,中国当代思想界曾不止一人一次提出,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我们需要把握与处理儒家文化、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三个传统之间的历史关联性。并且,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需要正视整个传统中国历史文明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基座与精神基础之意义——作为一种在思想方案上的启发,中华文明所展现出的时空超越性,无疑为本届“艺术长沙”关涉的议题,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反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框架与文化框架。
作为展览的“根基”,由三位中国艺术家的个展组成:张恩利的“容器”、王郁洋的“奇云”和苏新平的“延绵”。具体于艺术上的观念与实践,三位艺术家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向,但从他们的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与捕捉一种贯穿至今,以“油画”为代表的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经验:一面是与时俱进的“普遍”的生活世界,一面是思考与呈现“我们是谁”的价值世界,两个世界辩证统一在对于自我历史的叙事与践行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谈及的“文明”并不意味着一个过去的语境,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包含历史可能性的现场,关乎我们怎样走向未来。
01
苏新平:延绵(Long Journey)
苏新平是一位秉持学院理想的艺术家和教育实践者,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学院作为一种传承经典的文化机制,一以贯之地支撑与平衡他在艺术活动上的重心。早在从事油画创作之前,苏新平已经是一位久负盛名的版画艺术家,通过他在版画艺术中所展现出的对于“绘画”的热忱,我们可以发现,苏新平一直都以开放的媒介态度,面对自己的艺术活动,无论版画,还是油画,分殊的媒介经验,受到一种更为宏观与延绵的艺术精神的感召与统摄。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艺术的人文传统,也是苏新平反照与评判自身艺术价值的历史坐标。
在近些年,苏新平的艺术一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媒介倾向:素描、版画、油画和雕塑;另一方面,不同的作品又呈现出一种同源的精神诉求。具体于作品中,“同源”表现为跨越时空与身份间隔所建立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例如,我们可以在以“风景”为主题的作品中,捕捉到北宋绘画面对天地自然时的吉光片羽,也可以在“窗”系列的新作中,感受到人世间共通与普遍的对望乡愁,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时代无关,恰恰相反,苏新平正是在与时代经验的反复碰撞中,锚定了艺术作为一种“记忆结构”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作为展览的“延绵”,展示的主体是一组苏新平在2022年的新作,以此对应他近年来日益活跃的实践状态。展览标题“延绵”,将苏新平对于艺术媒介经验之间的让渡与融合,以及艺术实践所呈现的超越时代图景的艺术精神,理解为一种贯穿在无数个体生命流变中的历史意识,它既包含知觉与记忆的历史张力,也包含了古今同情的人文情怀。
苏新平
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7年入部队服兵役,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4年至202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点展品
风景1号
布面油画 300×900cm 2022年
荒原11号
纸上铅笔 560×560cm 2022年
玩球者2号
布面油画 250×250cm 2022年
肖像3号
布面油画 350×150cm 2022年
行走的人
光敏树脂、玻璃钢 228×64.5×200cm×18 2022年
02
张恩利:容器(After Emptiness)
张恩利的创作生涯始于1990年,这是他到上海工作的第二年,在之后十余年的时间里,他运用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描绘了一系列饱含日常情状的普通人形象。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反复回到原点的绘画过程,既包括一个外来的青年对于“上海场景”的体认,还包括他作为画家对于“现实性”的提炼,也就在这个可以用人生来标识的过程中,张恩利的绘画语言迎来了一次蜕变:人物造型日渐清晰的呈现传统中国画的书写意趣。对于画家本人而言,中国画的线条与人物造型是他在少年时养成的绘画经验,但从表现性向书写性的文化偏移,也牵引出中国现代美术关于“人间性”的因缘伏笔。这里的“人间性”,指向的是心灵。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心灵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兼具内外两种面向的意义世界。反观张恩利的绘画世界,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种内与外的辩证。如果说,张恩利描绘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向外的人欲;那么之后对于“静物”的描绘,又像是在安顿心驰后的心灵。这又是一个长达十余年的绘画过程,而持续累积的经验也在生成新的开始——书写性的气韵与表现性的质感,逾越“静物”系列具体的物象空间,基于一种纯然的感知重新诠释(解构)“肖像画”,可以说,这是画家对于生命内在气质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于“社会身份”所作的心灵匹配。
作为展览的“容器”,以采样的方式呈现张恩利三十余年的绘画实践,不仅包含了画家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有时期之间承上启下的画作实例。展览标题“容器”,源自张恩利1990年代的一幅同名画作。画家曾在一篇对话中提到,他的绘画直到现在依旧在思考“容器”。何为容器?张恩利的解释是,承载时间痕迹的空间。或许,也有“虚室生白”的境界。
张恩利
1965年生于吉林。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在上海。张恩利的作品一直专注于描绘寻常事物以及日常生命活动的痕迹。他常将勾画出的无以名状的线条与抽象掩映的色块相互转化,使画面获得具体的质感与体量感。他的绘画装置作品通过融合环境、历史与个体经验的体悟,创造性地将观者置于时间与空间叙事的双重虚空之中。张恩利通过描绘常在事物的不同角度,引发观者对“存在”这个命题的不断思考。张恩利在世界各地的多个重要机构举办过个展,包括龙美术馆重庆馆(2021)、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0)、苏黎世Hauser & Wirth画廊(2020)、比利时霍夫肯画廊(2019)、意大利博尔盖塞美术馆(2019)、上海K11艺术基金会(2019)、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2018)、纽约Hauser & Wirth画廊(2018)、英国Firstsite美术馆(2017)、台北MOCA(2015)、香格纳画廊(2015)、伦敦Hauser & Wirth画廊(2014)、香港KAF(2014)、意大利VILLA CROCE当代艺术博物馆(2013)、伦敦ICA(2013)、上海美术馆(2011)、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0)、Ikon美术馆(2009)以及瑞士伯尔尼美术馆(2009)等。重点展品
吸烟者 1
布上油画 170×150cm 1997年
旅行者
纸上丙烯 330×235cm 2003年
悬垂的皮管子
250×600×70cm 2014年
园丁
布面油画 300×250cm 2021年
03
王郁洋:奇云(The Marvelous Clouds)
作为中国中生代代表艺术家之一,王郁洋的新媒体艺术之路起始于广义的当代艺术实践,但与许多前辈或同辈艺术家不同的是,他在实践的初期就呈现出一种相对清晰的媒介(理论)意识。正如本次展览的开端从《一张画》(2009-2010年)开始,在这个不为人熟知的早期项目中,王郁洋从颜料的材料性角度,解构了一幅风景体裁的油画,弥散在空间的笔触不是为了再现自然对象,而是呈现一种更具普遍性的“第一性”观念。这件作品像是一次告别,也像是一次宣言,王郁洋一脚踏进了媒介与人类的境况,思考与想象人类、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各种故事。在王郁洋的艺术中,“环境”是一个关键词,既指向人类文明通过技术物所同化出的“技术环境”,也指向具体艺术行为所建构的语境观念。所以,王郁洋的艺术有时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实验”,例如,围绕数字编程以及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图形作品,输出的不是一个仿照人类世界的图像,而是在呈现一种非自然性的语言世界。有时,王郁洋的作品也会呈现一种直观性的思辨,例如,《2in1》与《未来褪去的现在》,前者是摄影、喷绘与绘画方式共同构建的一个视错觉玩笑,后者是关于形象与记忆,见与不见的辩证关系,两者都与现代化的日常经验相关。
作为展览的“奇云”,从《一张画》展开叙事,将主要呈现王郁洋解构“绘画”之后的一系列平面化作品,在此,绘画原本的整体性观念,以元素的形态聚合与生成新的观念语境中。展览标题“奇云”,引自媒介理论的一本同名著作,该书作者彼得斯在末篇引用了一首关于“云”的象征主义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王郁洋的艺术中,我们同样发现了云的暧昧与诗意。
王郁洋
1979年出生于哈尔滨,曾经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自2008年起任教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并在北京居住和创作。王郁洋虽然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他似乎更感兴趣于“过时”的技术、“破坏”美学及物质浪费带来的艺术性。他的作品涉及各种媒介,并充分拓展其内在潜力。他以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
王郁洋的作品诡异多变,是认知的陷阱。它逃离艺术的流行语言,从而就作者身份,创造力,批评引发诸多题问: 即作者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人这一主体,钟情于另一种层级的智慧,而其观念的异端亦使批评不知所措。他的思考与制作模式不妨说是具有一种“非标准艺术”的特点,有如弗朗索瓦·拉鲁勒(François Laruelle)以非哲学的名义对哲学传统的剧烈离弃。
重点展品
惚恍
布面油画、数码微喷 175cm×230cm 2015年
月
布面油画 250×250cm 2022年
长沙美术馆&
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区
三相——彭先诚 梁铨
卢甫圣作品展
前言
“三相”是“三”系列的又一展览。此前的“三少”展览中,李津、刘庆和、武艺三位艺术家作品里所呈现的是近于成熟而期待破壳的艺术家之新态。他们通过作品在时代表述中的自我表达,来照鉴历史、周遭、自我的不同侧面。“三相”展的三位艺术名家则是在艺术不急不躁的多年打磨之后的一次返璞归真的豹变。彭先诚、梁铨、卢甫圣三位前辈艺术家的自由与坚守是展览得以建构的立足点。他们对艺术的深厚理解与独特的语言是本次展览的学术支点,而那些醇纯相融的艺术状态是后学的榜样与观者的最大看点。
至于展览的主题:三相,的确意味颇多。三,即是多,在此自然指三位艺术家。湖南有三湘之说,有谐音之趣,而且湘江流过长沙,从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也可一眼望见,亦有地缘之趣。“相”在中文里意涵丰富,最基本的释义为“物体之外观”,与“看”直接相关,且需在“交互”中实现,这正是艺术作品与展览的特性。“相”还可以延伸出“相形度势”的深意,这与此展中三位艺术前辈体现出的稳重、淡然、笃定,而又有艺术前瞻性的状态相得益彰。在佛家思想中,“相”的另一端是更加深层的“性”,即事物之本质。所谓性相一如,希望我们的展览能够由相见性,从作品见证三位艺术家的思想与本心。04
彭先诚:诚者亦灵变
“诚”是品质,“灵”是天性,“变”是勇气。彭先诚先生三者兼具。在绘画一途上,彭先诚是典型的自学成才。与不少专业画家在十年动荡时期少有作画机会相比,青年彭先诚的绘画基本功恰恰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打下的。利用当时画宣传画的机会,他进行了大量的水粉画和油画练习,还可以临摹苏联印刷品、画模特儿写生。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与创作,让他熟练掌握了造型与色彩技巧,也为以后的中国画创作奠定了基础。1970年代末开始,彭先诚开始转向中国画创作,并很快显现出非凡的能力。其人物、花鸟作品多以没骨法为之,色彩清灵,画面雅致,具有典型的个人风格。他的人物画多以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列女、先贤故事等入画,并巧妙化用古人名作之主题、构图,融入自己的笔墨特征和意趣格调进行再创造。其花鸟画兼采古代文人画与近代齐白石、陈子庄等前辈画家之长,同时融入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笔墨体悟,写意传情,极尽自然之灵动。彭先诚的山水画创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至世纪之交已越发成熟,但个人风格仍不鲜明。可喜的是彭先生近年的山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自己的“衰年变法”。“南风”系列是彭先诚先生山水新貌的代表。从题材上看,这批作品以海景为对象,在传统中国画中十分少见,可谓一大突破。在风格上,“南风”反映了艺术家多方面的综合技巧、深厚修养,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艺术家以丰富准确而又鲜活灵动的笔调将不同天气状态下的海、天、云、山、林木、动物等放入画中,在一件件尺幅不大的作品中呈现出了辽远壮阔而又富于诗意的画境。简而言之,彭先诚的“南风”系列以海景为主题,将灵动的色彩、浑然的没骨、速写的及时性及诗意的表达融为一体,建立了独树一帜的自家山水面貌。回忆青年时期的自己,彭先诚先生曾写道:“35岁以前,我的绘画历程总的说来本是一种自发的力量,一种单纯而强烈的绘画欲望。然而这种‘力量’和‘欲望’正是一个艺术家成长的源动力。”如今年逾八十,他仍然“不教一日闲过”,可见当年的“力量”与“欲望”并未减少。在此衰年,老当益壮,创新不止,诚者亦灵变,此之谓也。
彭先诚
1941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康奈尔大学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四川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艺术机构收藏。
重点展品
山月歌
纸本水墨 180x97.5cm 2022年
春怨图
纸本水墨 227×52cmx2 2002年
天堑飞渡图
纸本水墨 233.5x106cm 2018年
秋行诗意
纸本水墨 246.5X123.5cm 2018年
05
梁铨:日日试新泉
本次参展的三位艺术家中,梁铨先生的作品数量最少,只有20多件,且没有尺幅巨大的画作。对一般艺术家而言,以如此数量的画作撑起近千平米的空间显然难以做到,但梁铨先生的作品恰恰具有这种能量。我想这种能量离不开梁先生作品中几组对立统一的范畴——简与繁,静与动,理性与感性。先说简与繁。简是指作品的元素——方块、三角、圆,梁铨的几乎所有作品都由这些最基本的图形构成。然而,图简而意远,其画面的层次、样态、格调总是那样丰富多维,耐人寻味。这又是梁铨作品的繁。
再看静与动。读梁铨先生的画作,如品茶,如赏湖,平静似水,心境澄明,这是其静的奥妙。但在这静的背后,又不乏音乐的律动,轻快活跃,富有节奏。这种跃动源自色彩、元素的精心安排,源自不同材料的应用与生发,源自艺术家在平淡的生活细节中汲取的灵感妙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特意在空间和理念上对梁铨先生的作品做了进一步延展。我们借用“大地艺术”的概念,将梁铨作品里的色彩和元素应用到空间设计中,营造了一个充满趣味的互动区域。在这里,包括成年观众和小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能够沉浸式体验梁铨作品的能量,流动的人群与静止的空间构成了另一种动与静的结合。
最后是理性与感性。在梁铨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理性的追求本身依然是非常感性的。只有感性倾泻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所谓真的禅意。作品传递得虽慢,但不滞,虽需等待或细纠,但必有可期的惊喜。仿佛淡墨在宣纸上渗开的过程,是自然而舒缓地扩散。其实,如在高倍放大镜底下,那状态的涌出也会像钱塘江潮一样浩荡。所有表面上的澹泊,恐怕是另一种强烈的苛求所致。
日日试新泉,直是窥三昧,将日常的感悟化为艺术的张力,这是梁铨先生的能力,也是其艺术能量的来源。这或许就是平淡出真意,平地起波澜。
梁铨
1948 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
1964 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1981 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版画
1984 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执教
1995 任深圳画院专职画师,现工作、生活于深圳
重点展品
双联画-迎新之二
色、墨、宣纸拼贴 166×127cm 2022年
小时候的花园之一
色、墨、宣纸拼贴 64×49.5cm 2022年
小时候的花园之二
色、墨、宣纸拼贴 64×49.5cm 2022年
06
卢甫圣:知一知二之间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论述者不在少数,卢甫圣先生有其独到见解:“中庸”即是两极之间,要做到“中庸”,就必须认识两极。而在卢先生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各种不同的两极。例如,艺术与思想,中国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等等。
从教育背景上看,卢甫圣先生接受过最传统的私塾教育,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学、思想都有深入研究。与此同时,他又对西学极为关注,能够在国际视野下思考问题。在艺术理论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他便提出了影响广泛的“球体说”,贡献了自己对于艺术发展的独到见解。此外,他还曾主编《朵云》《书法研究》《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多本重要学术刊物,兼涉艺术理论、实践、传播、市场等多个领域,可谓当今中国美术界少有的通才。
作为一位典型的学者型艺术家,卢甫圣先生的绘画实践与理论思考是统一的。我对待展览的态度是通过展览做研究,而卢先生对待绘画的态度则是通过创作做研究。他早年创作的具有新浙派风格的绘画以及具有广泛传播力的连环画作品显示出其在用笔方面的造诣。其山水画创作直追敦煌以前,不用皴法,代之以晕染营造画面。在造型上,他一方面借鉴陈老莲的丑、拙之趣,另一方面又将西方的立体主义造型手段应用其中,形成了自家面貌。从学理上看,他将人与山水相融合的创造性做法既呈现出强烈的当代特征,又有着深厚的文脉渊源。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中,从人大于山的以山水为背景,到山大人小的正常比例,再到山中无人的纯粹山水,其中的深层逻辑值得玩味。人在山水画中逐渐退位过程也是“卧游”观念不断强化的过程。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均是以人为主体,人观画时,在精神层面可以神游万里、物我两忘,故而画外人即是山中人,画中自然便无需再有人出现。这是“天人合一”理念在山水画中的体现。卢甫圣先生将人的形象、身体与山水相融合,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表达,是其天人之论文化思考的图像外化。
本次展览采用了彩虹桥式的作品选择方式。一方面挑选了卢甫圣先生早年的代表作品,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他最近两年的新作,反映了艺术家当下的创作状态。此外,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卢甫圣先生多件书法作品,在向观众呈现其书法造诣的同时,也起到管中窥豹之效,折射出艺术家的思想光辉。
卢甫圣
亦署辅圣。艺术家、美术史论家、出版人、文化学者。浙江东阳人,现居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等校博士生导师、上海书画院名誉院长等。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朵云轩集团董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同时兼任《书法》、《朵云》、《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刊物主编。
卢甫圣擅书画,工诗词,兼治美学理论。艺术作品参加过国内外多次联展和个展,并被国内外多家重要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著有《天人论》、《书法生态论》、《中国文人画史》、《中国书法史观》、《海派绘画史》等专著,主编了《中国书画全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图谱》、《中国绘画研究丛书》、《海上绘画全集》、《中国书法史绎》、《现代设计大系》等大型书籍,主持了董其昌、四王、赵孟頫、海派艺术、二十世纪山水画等国际学术研讨会。
重点展品
知一知二之间
纸本书法 250x600cm 2013年
国色·风
纸本设色 144×70cm 2008年
屏
水墨设色 136×68cm 1998年
07
然娜·卡迪罗娃
然娜·卡迪罗娃
1981年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地区的布罗瓦里市,目前她在此生活和工作。
然娜·卡迪罗娃的艺术创作,包括摄影、视频、雕塑、表演和装置。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是她对形式、材料和意义的实验。她经常使用廉价的瓷砖并结合混凝土和水泥等重量级建筑材料进行马赛克处理,对展览场地和空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她的作品中通过语境的问题解释了历史在发展中的节奏——一个消失在其多层直接性背景节奏的世界。她经常挪用当代乌克兰遗留中仍然存在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审美标准,然娜·卡迪罗娃的作品一部分受到城市建筑材料的塑料性和象征价值的影响。因此,陶瓷、玻璃、石头和混凝土成为她作品的独特语言。
参展作品
水果
水泥、玻璃、LED灯、金属底座
198×188cm 2020年
李自健美术馆展区
鸟道——冯放作品展
前言
母题(motif)在美术中源自现代主义之父塞尚的创作,Motif的词根与motive(动机)相同,都是mot,内涵是“动”,即不断出现的结构、意象、场面、动作、符号或文学艺术手法,其目的是强化、推动主题。
于冯放而言,母题的选择即是建构自己艺术语言体系的前提,冯放的母题就是“鹤和候鸟”。因为早年从事电影美术的实践,对于各种媒材都熟悉之故,冯放尝试了综合材料绘画、纸本水墨、油画、雕塑、装置、影像、乃至行为表演等多种媒介的表达。坚持在同一个母题上反复进行各种艺术形式和媒材的实验。
湖南是一个鹤文化比较特殊之地,岳麓山上有百鹤泉,是一处名胜。古人讲鹤,讲鹤的遗世独立,喻为“士”的精神。在确定围绕鹤展开创作后,他亲自考察鹤的自然生态,发现鹤已经是濒临灭绝的候鸟,丹顶鹤原生于中国,现在野生也只有一千多只了。鹤的迁徙过程充满了艰辛和不可预知的危险,南飞北返中它们大多死在路途了上,老弱病残被淘汰,人们看到的美丽其实是鹤向死而生后的涅磐。对于鹤,冯放经历了从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艺术表达的整个过程。
鹤是一种永不停息的候鸟,冯放也是一位永不停息的艺术家。对于“鹤”,冯放更多地展现了形而上的精神探求,然后这一切又必须诉诸于绘画的材料和语言。他的画面以纸浆铺底做肌理,是材料的实验场——铁钉、板材、玻璃胶甚至羽毛,材料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使得画面在看似纷乱的笔触中形成了强烈的张力。而画面黑与白、凹与凸则是画家着意而为的东方哲学隐喻。
鸟是他艺术创作的母题,道则是艺术之道,艺术语言则是求此道的终极命题。
08
鸟道——冯放作品展
冯放
1962年生于湖南长沙。1980年中专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舞台美术专业,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当代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
重点展品
太极01
综合材料 122×340cm 2013年
候鸟
雕塑 H500xD400xW400cm 2020年
烟
装置 H430xD600xW600cm 2021年
湖南博物院展区
展出日期:
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5日
展出地址:
湖南博物院特展一厅、二厅
本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预约方式:
1. 关注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点击“参观服务”预约门票
2. 登录湖南博物院官网,点击“参观”在线预约门票
3. 打开支付宝,搜索“湖南博物院”小程序,点击“票务预订”预约门票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咨询热线:
0731—84415833/84475933
参观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