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党政机关单位如何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2018-01-15 王川洪 今日海南

 提示: 请点击上方"今日海南"↑关注本刊


2018年1月5日,东方市东河镇旧村的贫困户领到了蛋鸡养殖项目投产后第一个月的利润分红   王凯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见》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各级党政机关单位都有自己定点贫困村扶贫的任务。把中央和省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意志和决策部署,转化为在定点贫困村扶贫工作中作出表率、示范、引领作用的自觉行动,党政机关单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南流村,扶贫干部在指导村里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服务手册  秦海灵 摄



明确扶贫责任,找准扶贫定位1

  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将推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充分表明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党的十九大又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并作了重大部署。党政机关单位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主体,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假如我省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没有彻底改变,留下一个“大窟窿”,那么离“美好新海南”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也很不相称。因此,党政机关单位既要增强打赢定点贫困村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要切实带着责任,把智慧和精力凝聚到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脱贫攻坚是一场非常难打的硬仗,正是因为难,才由党政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党政机关单位要择重而兼顾轻,择难而兼顾易,择大而兼顾小,不要满足于数字脱贫,而要高标准、严要求,用真抓实干的行动,以上带下,以机关带农村,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单位脱贫任务的落实,以丰富的物资财富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


  找准“帮”的定位。党政机关单位负责一个定点贫困村的扶贫工作,这是本级党委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一个省、一个市县区域而言,定点贫困村脱贫攻坚战,是这个省、市县区域整体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整体布局中,一级关注着一级,村民盯着干部、村组盯着机关单位。上一级的党政机关单位扶贫工作抓得好不好,脱贫攻坚战打得赢不赢都有一个效应作用。因此,党政机关单位来不得半点懈怠,必须是来真的、干实的。各级党委政府向定点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近年来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党政机关单位在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中,要善于找准“帮”的定位,履行好“扶”的责任。由于当地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长期来习惯处于一种“与世无争”的环境中,对贫困落后的情况已熟视无睹,习以为常,而一些村民也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党政机关单位就要主动转变角色,变配角为主角,处处想得周到,事事冲在前面,件件牵头组织才能抓好落实。党政机关单位针对所担负定点帮扶贫困村的实际,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优势资源,支持定点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把定点贫困村打造成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样板。


  努力形成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党政机关单位定点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应该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一方面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运用精准施策的实招开展精准扶贫,一方面积极参与定点贫困村脱贫工作规划设计,在精准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党政机关单位推进定点贫困村扶贫工作,离不开本机关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的积极组织和主动介入牵头,更离不开村组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积极主动,以此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实现扶贫工作效益最大化。


儋州市雅星镇飞巴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种植甜叶菊 (资料图片)



抓住扶贫重点,发展扶贫产业2

产业扶贫应成为主动选择。通过产业扶贫来带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当前扶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定点贫困村扶贫工作的主动选择。脱贫攻坚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脱贫归根到底还是靠发展产业。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让这方水土养这方人,就要着眼推动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扶贫工作。产业扶贫是最难的一项扶贫工作。我们不能把脱贫攻坚工作简单理解为帮助定点贫困村兴建一两个基础设施,改造一两间民房,整治一两个村庄,每年慰问几个贫困户就交差了;也不能因为扶贫工作是面对贫困落后的农村和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就认为简单易行。要看到贫困村基础薄、条件差,贫困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生产能力偏弱,贫困村的产业多数是弱质的传统农业产业,贫困村贫困户生产能力也弱,“以弱带弱”,再加上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考验,稳定脱贫难度着实不小。


适应市场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产业扶贫说到底是一种经济活动,具有市场经济属性和产业特点。依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村带户产业扶贫是一件大好事,但企业也是市场主体,讲求效益为先。而对自然和市场等多重风险,短时间里农业企业强硬挤进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是不可能的。但产业扶贫最终离不开,甚至还要黏在市场主体的产业链上带动。市场主体是带动特色脱贫产业的重要载体,没有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就失去发展的动力。党政机关单位在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和实施产业扶贫发展思路时,都需要尊重农村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准确发掘、全面利用定点村的自然资源,科学分析定点贫困村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客观评估产业市场,特别是生产或营销市场主体能力,来不得半点随意。在扶贫产业形成了规模后,还要围绕产业开发上农产品运输、销售、加工等系列新项目,推进市场主体、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否则,有可能好事办成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扶贫是一个外来先进经济因素深度介入定点贫困村的过程,载体能不能顺利接纳,采取怎样的模式把内外部的多重力量匹配好、多种生产要素组合好,保障产业和村民产生最佳搭配,光靠农村干部和村民是办不到的。党政机关单位需要仔细考量,主动联系市场主体到定点贫困村,对应建立扶贫产业商品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村民进入市场,完善贫困户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他们成为利益一致的脱贫共同体。村民尽可能多地深度参与,让贫困户从扶贫产业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和稳定收入。


发展扶贫产业不能盲目冒进。找准产业,对准实际,既要立足定点村资源禀赋,又要适合扶贫对象特点;不能过度追求“高大上”,也不能设置过高门槛;既要考虑短期,又要兼顾长远。当前,贫困村致贫原因多样、需求多元,靠以往一招就灵的办法很难奏效。产业扶贫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但也不能“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盲目冒进,搞平均主义;不能谁贫困,产业扶贫就重点扶持谁。在农村,有人家里缺少劳动力,有人家庭负担重,还有因老弱病残懒致贫的。因此,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新思路需要接地气。这就需要党政机关单位扶贫干部沉下身,根据定点贫困村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情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一户一策,让贫困户真正干得了,干得起,长受益。扶持发展几个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组一业。并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样的产业扶贫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贫困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发展产业树立村民信心。产业扶贫难度大、牵涉的问题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也很难操作。党政机关单位、驻村工作队员和农村干部都有畏难情绪。但是,脱贫还是要靠发展产业。党政机关单位发展定点贫困村扶贫产业,驻村干部事事都要冲在前面当好服务员,甚至是保姆,协调联系政府提供和办理必要的政策支持,缓解新型扶贫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难,降低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树立村民发展扶贫产业的信心。


树立“谁能干扶持谁”的产业扶贫典型。发展是党政机关单位扶贫工作的硬道理,贫困村民积极性调动起来是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真功夫、真能力、真水平。如果仅为救济性而扶贫,贫困村贫困户永远跳不出贫困落后的圈子。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整村扶贫与贫困户扶贫的关系,直接扶贫与带动扶贫的关系,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扶贫的关系,精准扶持能干户与扶持因老弱病残懒致贫农户的关系,产业发展扶贫与民政救济扶贫的关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党政机关单位定点扶贫的最主要工作任务。发展扶贫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产业发展应优先选择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贫困村优势资源的产业,符合村民能承受实际的产业。发展产业,应通过典型引路,党员干部带头,谁能干,谁带头。种养专业户严格选择“八有”农户:有意愿、有劳动力、有文化、有经济能力、有场地、有诚信、有勤奋精神、有爱集体思想。村民想致富,脱贫有保证,应先让党员干部等一部分人带头干起来,先让一个个产业发展起来,先把村民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先把一个个典型树立起来,让那些不想干、犹豫不决观望的人看了眼红、口馋、手痒、心急。到那时,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增收就大有希望。


贫困患者在昌江中西医结合医院扶贫困难户取药窗口取药  杨耀科 摄



精准干部选派,转变干部作风3

  定点扶贫是锻炼干部的好平台。党政机关单位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既要让定点贫困村村民脱贫致富,也要使党员干部在农村经受风雨、砥砺品质、转变作风、茁壮成长。注重借助定点贫困村扶贫的平台,引导驻村工作队员通过下村扶贫,到艰苦环境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验生活、学习做群众工作。党政机关单位要把定点贫困村作为向农民学习的大课堂,通过深入开展民情调研、沉下身子倾听民意,挤掉“官气”,聚集“人气”,全面正确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同时,注重把定点贫困村扶贫工作作为党政机关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效措施和载体,把党政机关单位联系定点贫困村、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村民作为“双联系”基地,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深入开展。


精准选派驻村干部。完成党政机关单位定点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是一场硬仗,扶贫工作必须件件都多在“实”上下功夫,多在精准上发力。党政机关单位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重要力量,抓好驻村骨干的选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至关重要。如果把选派工作当作完成任务,把到扶贫攻坚第一线视为苦差事,停留在只要派了人就行,或者是下基层要资历、镀镀金,难免会让选派工作流于形式。扶贫工作队员的选派事关定点贫困村脱贫攻坚战的成败,所选派人员不仅要政治素质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要有带领村民摘贫帽,拔穷根的能力。因此,党政机关单位要严把选派标准,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必要时,可以设立擂台,自告奋勇,党委审定。切实把能扶贫、会扶贫的干部选出来、派下去,这也是党政机关单位能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措施。党政机关单位首先要把好选派关,确保选派的扶贫工作队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在定点贫困村扶贫工作平台上建功立业。


强化选派驻村干部管理。党政机关单位应把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定点贫困村驻村扶贫第一线,把驻村扶贫工作纳入干部实绩考核中,实行考评结果与兑现奖励、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使用“三挂钩”。通过扶贫工作实绩考核奖励约束,教育驻村工作队员克服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只争朝夕的工作干劲,扎实做好扶贫工作。同时,引导驻村干部充分认识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从严从实抓好定点贫困村脱贫攻坚责任的落实。还要把好监督关,严格日常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对于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实绩突出,特别是对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村民一致公认的典型,应给予重视,形成重视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用人导向,营造人人积极参与驻村扶贫的浓厚氛围。

 

临高县和舍镇铺仔村“暖心墙”前,志愿者正在帮村民选衣服  (资料图片)


(作者系省委办公厅副巡视员)



来源:《今日海南》2017年第12期

文字编辑:王亦晴  技术编辑:黄慧

图文统筹:王群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