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多年前,听不懂南方方言的他如何完成从“武官”到“文官”的转变?

浙江检察 2022-06-03

透过时光,窥探过去,总有这样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从艰苦奋斗中走来,在法治建设道路上夙兴夜寐、筚路蓝缕,时间长河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淬炼出了多少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之路|口述】第五期,带你走进嘉兴市检察院田兆和的故事。


他叫田兆和

1959年参军入伍

1984年转业到嘉兴市检察院

曾任嘉兴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今年81岁

这,是我的初心

田兆和出生在旧社会,
父辈靠给地主家干活为生。
“我吃过苦受过压迫,
能够翻身解放,
多亏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句话是我们这代人的切身体会。


也因为如此,田兆和很早

就萌生了当兵入伍保卫国家的想法。
“入伍第一年就入了团,
入团没多久就写了入党申请书……
那一年,我21岁。”


没有辜负自己的初心,

田兆和经历重重磨炼,

在部队里屡获军功。


刚到南方听不懂方言,工作怎么做?

“来检察院前,
我在部队拿枪杆子,是个‘武官’,来检察院之后要会拿笔杆子,做个‘文官’。我必须抓紧时间学习,决不能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期望。为了尽快胜任检察工作,他下大力气填补知识的空白,迅速成长起来。


除此之外,

军旅生涯培养锻炼出的

坚韧不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革命精神,

也激励鼓舞着田兆和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解决办案中面临的诸多困难。


“有一次跟检察长一起到嘉兴乡下

找证人谈话,

证人说的是当地方言,

我听不懂,只能干着急。”

来自吉林的他到了浙江,

面对普遍操着方言的当地群众,

听不懂、不会说,

意味着难以开展工作。

怎么办?学!

在和当地老乡、本地同事沟通中,

田兆和抓住机会,

听方言、学方言、弄懂方言。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

愣是能在方言氛围中顺利开展工作了!


后来,组织考虑到

他基础扎实、能力突出,

把反贪工作交给了他。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检察官的职责,

绝对不能办错一个案件。”


“那时候办案条件也艰苦,

出行基本靠腿,材料全部靠手,

为了取证,经常要走上大半天,

几十页甚至几百页的

审查报告也得全部手写……

现在条件好了,

办案用上了大数据、高科技,

你们要与时俱进,

练好本领,把案子办扎实……”


退休20年不在家享清福,天天跑社区……

2001年,

田兆和正式退休,

当起了社区“老娘舅”。

凭借着长期从事检察工作的积累、

专业的法律知识及声望,

他的调解总能让人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

社区文艺工作、老年电大学习事务

治安巡逻、垃圾分类,

四处都有田兆和的身影,

每件事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


2020年初,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他第一时间联系社区,

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

在他的感染下,

许多社区党员、退休干部和群众

都积极投身其中。

田老的付出和奉献得到了

群众的普遍好评,

先后荣获省、市、区各级荣誉。


“有人问我,

退休了为什么不在家享福,

要天天跑出去做基层工作呢?

我想说,

我们共产党人绝不能因为

岗位、年龄等原因,

放弃为群众服务的机会,

服务人民

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今年81岁了,

但还想为党、为人民再多做些工作。”


想对年轻干警说……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但青年一代没有亲身经历过

以前的艰难困苦,

所以更要学习党史,以史为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一颗最忠诚的心,

对待党、对待人民,

把党的优良光荣传统

继承、发扬下去,

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

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口述:田兆和

供稿:嘉兴市检察院团支部、青联会

编辑:邓增娟




●贾宇 | 检察机关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面向

这支禁毒乐队有点萌:我辛勤的科普,只为了让你记住——

86岁的“过硬老检察”:当年教育涉罪亲戚投案自首……

梁柏台&新昌检察长: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们都会老去,但这几万枚红色邮票见证了历史……

人民日报 | 浙江这百年

我们的征程,从“一张桌子,两把凳子,一辆自行车”开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