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发布会丨浙江检察:浙里花开 检护未来

浙江检察 2024-03-18


5月31日上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举行主题为“浙里花开 检护未来”的新闻发布会。


浙江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孔璋通报2022年浙江省未检工作情况。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沈雪中发布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名承办检察院的检察官就其中两个典型案例作重点介绍。省检察院二级高级检察官余晓敏、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主任童丽君回答记者提问。



“浙里花开”省域未检品牌LOGO


为更好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浙江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浙江省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关于高水平打造“浙里花开”省域未检品牌的实施意见》,并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浙里花开”品牌LOGO,期望通过省域未检品牌的培育打造,发挥品牌的辐射、带动效应,更好推动浙江未检工作提质升档,更好形成百花齐放的浙江未检工作新局面。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孔璋通报工作情况


精细办案树品牌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审慎稳妥办理每一起涉未案件,宽容不纵容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零容忍”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倾情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以求极致的态度办好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2022年,全省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不诉率分别为35.5%、64.48%,高出整体刑事犯罪9.61个、30.43个百分点;附条件不起诉率30.17%;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164人,一审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182人;共对399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02.15万元,人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8.33%、1.29倍。


综合履职强品牌


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有效形成综合保护的效应。2022年,全省共办理涉未刑事立案监督案件466件698人,提出抗诉被法院采纳并改判7件,办理监督监护人侵害其所监护的未成年人案件46件、未成年人应有监护人而缺失监护人的案件4件,办理涉未民事支持、起诉案件313件、涉未行政检察监督案件39件、涉未公益诉讼案件341件。1个案例被评为最高检指导性案例,7个案例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改革创新促品牌


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首创的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上升为国家法律;2021年,绍兴、嵊州两级检察院的文身治理经验被国家层面采纳,国务院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2022年,湖州、金华等地检察机关治理未成年人滥用成瘾性非处方药氢溴酸右美沙芬的经验做法,最终推动国家药监总局将该药转为处方药进行监管。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深化检校合作,先后设立宋英辉、姚建龙、何挺等专家工作室9个,还积极投身数字化改革的浪潮,在全国率先建设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平台,打造集约高效的数字未检支撑体系。


融合发力聚品牌


围绕修订后未保法所确立的“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全省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聚焦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通过签署涉未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协作协议、出台预防校园性侵十条工作意见、建立违反强制报告义务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出台规范未成年人进入电竞酒店联席会议纪要等方式,以“我管”促“都管”,努力实现“1+5>6=实”的未成年人保护融合效应。


人才强检护品牌


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方式,不断夯实专业化基础,涌现出湖州“春燕”、宁波鄞州“七色花”等一批享誉全国的优秀未检团队,先后有21个集体、33名个人获得全国以上荣誉表彰,有8名干警获评全国未检业务标兵、业务能手称号,在今年四月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未检业务竞赛中,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7名干警入选央视《守护明天》法治节目主讲人,杭州市检察院蒋春尧被追授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和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海宁市检察院张镧被评为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湖州市检察院章春燕入选新时代最美检察官和CCTV 2020年度法治人物,并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阵地建设守品牌


紧扣办案所需,会同公安、妇联等部门在医院、公安执法办案中心、检察院等地建成“一站式”办案场所74个,尽力避免因反复询问取证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次生伤害”。建设全省首个未成年被害人心理评估支持中心、建立未成年人驻企观护帮教基地、辖区内涉未案件心理干预专家库、搭建“臻情·护航”检校共建平台等,不断链接社会资源,推动完善未检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保护体系,积极助力省域未成年人社会治理。



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灵敏,瑞安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陈静敏,分别就《数字赋能随迁子女权益保护 综合履职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融合履职数字赋能督促治理酒吧非法接纳未成年人》进行讲述介绍。



中新社、法治日报、检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法治报、潮新闻、浙江工人日报、杭州日报、每日商报、浙江在线、浙江之声、浙江发布、今日浙江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发布人还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回应——


中新社  郭其钰


最高检在全国部署开展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在推进涉未融合履职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那么请问当下涉未融合履职有哪些新拓展,对促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有哪些新贡献?


涉未融合履职,即指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机制。这项工作是2021年初根据最高检部署要求正式推行的。核心内容是涉未成年人“四大检察”职能,统一归口未检部门集中履行,以利于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升司法保护整体能效。工作推进两年来,成效进展明显。突出表现在:一是履职理念更先进。全省检察机关牢固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聚焦社会关切,依法能动履职,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未成年人保护突出问题。二是履职方式更优化。注重从刑事主导逐步向民事、行政、公益各项诉讼监督职能聚合转型,多种检察监督手段统筹、协调、灵活运用上来,未检办案监督思路不断拓宽、领域不断拓展,法律、社会、政治效果不断优化。三是履职支撑更厚实。全省检察机关紧密依托改革,坚持数字赋能,打造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平台,加快推进网络、技术、业务、数据相互融合,提升未成年司法保护能效水平,未检履职自信更充分。


从今年发布的典型案例看,涉及未检融合履职的新领域不少,社会治理效果颇好。如瑞安市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破解酒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监管难题;宁波全市开展了督促整治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专项行动;舟山市普陀区检察院依托行政公益诉讼,治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聚焦随迁子女辍学问题,综合履职督促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龙泉市检察院组织开展残疾儿童补助金发放专项监督,落实落细困境儿童救助保障政策;针对未成年演艺人员权益保护突出问题,东阳市院会同八部门出台了《关于依法保障未成年演艺人员权益的实施意见》等。



潮新闻  金檬


刚才通报中提到浙江省检察院要培育打造“浙里花开”省域未检品牌,想问一下现有节点打造未检品牌主要基于哪些因素考量,对下步打造培育“浙里花开”品牌有哪些设想?


在现阶段提出打造省域未检品牌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量:一是浙江未检十年来的发展和积淀为品牌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来浙江未检在办案质效、机制创新、阵地打造、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浙里花开”省域品牌的推出,正是立足于对过去工作和品牌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和提炼。二是浙江未检各地品牌发展的现实背景。全省106个检察院共创建未检品牌89个,既有享誉全国的“湖州春燕工作室”、“鄞州七色花”等品牌,也有知晓度一般、影响力有限的品牌,在工作成效、社会感知度、群众认可度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需要省级层面加强品牌建设的统筹引领,进一步规范提升。三是浙江未检答好新时代新命题的现实需求。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浙江未检工作如何继续“先行示范领跑,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保障“两个先行”,是新时代浙江未检的新命题。省域品牌的打造正是回答这一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希望通过全省未检品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推动浙江未检工作提质增效、上档升级。
下一步重点围绕省院党组研究通过的《关于高水平打造“浙里花开”省域未检品牌的实施意见》,聚焦“426”工作体系落实,在四化(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数字化)、两力(品牌内部引领力和外部影响力)和六个着力点(办案质效、机制创新、阵地建设、“六大保护”融通、数字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打造培育“浙里花开”品牌,通过“各地特色发展+省域集中展现”的路径,推动浙江未检工作整体跃升,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集成效应,为服务保障浙江“两个先行”、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做出更大贡献。

文字:吴佳窈

图片:林依婵






浙江省检察机关建设“枫桥式检察室”工作会议召开

浙江省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浙检铁军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浙江检察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

3能手+组织奖!浙江在全国首届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中取得佳绩

拒签认罪认罚、申请精神病鉴定…缺席审判的毒贩到底有无服刑能力?| 疑案玄学

检察日报重磅报道|浙江:“大调研”推动“大解题”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主题教育谋在前走在前

给网恋的“集团公子”做了背景调查后,她还是被骗了两千多万……

公司租赁大片耕地后抛荒?10个月后竟迎来这种供不应求的作物大丰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