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发布会丨舟山检察: 以公益诉讼守护“蓝色粮仓”

浙江检察 2024-03-18

在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6月6日,舟山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海洋公益诉讼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舟山检察机关海洋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发布2018-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海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海洋公益诉讼协同治理最佳方案、2022年度最佳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公布舟山市2022年度公益诉讼贡献奖评选结果,并就相关工作答记者问。


发布会通报,近年来,舟山市检察机关立足海洋特色,释放检察公益诉讼动能,部署开展“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守护海洋”等涉海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办案领域涉及海洋生物保护、海洋污染治理、海底光缆保护、航道航行安全、海上安全生产、海防利益保护等,2018—2022年共办理涉海公益诉讼案件201件,2022年涉海公益诉讼案件在舟山公益诉讼办案总量占比达到了40%。


能动服务“海上花园城市”建设


助推“蓝天碧水”。就海岸带固废污染、油污渗漏、扬尘治理等情况,督促清除近岸和海洋垃圾5000余吨,恢复治理海域岸线400余公里。最高检挂牌督办的舟山沈家门渔港船舶废水直排海洋公益诉讼案中,积极推动区政府制定出台《沈家门渔港港章》《沈家门渔港水域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助力解决长期困扰沈家门渔港水域环境实时监测和危废处置难题。中央环保督查、最高检指令办理的马迹山港某企业海洋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督促涉案企业一次性支付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人民币2289.95万元。该案创下了舟山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涉案金额最大的记录。同时,办案组也充分保护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帮助涉案企业切实履行公益责任,达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呵护海洋生物。办理的全国首例检察机关向海事法院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海龟系列案中,15名被告连带赔偿生态修复补偿金共计653.04万元。海马系列公益诉讼案中,检察、行政联合发布“海马保护令”,强化对海洋野生动物的全链条保护。在全国首例侵害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生物资源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首次对涉海生物资源损害案件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该案也是首例适用地方性法规《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今年年初,开展守护“蓝色渔舱”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集中起诉一批非法捕捞案件,共计追偿生态损害赔偿金1100余万元。舟山市县两级院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活动,组织和参与放流9072万余尾鱼苗和上亿粒贝类种苗,与海洋渔业部门联合建立海上增殖放流基地。


聚力海上作业安全。全国首例海上碍航沉船督促整治行政公益诉讼案,促成行政机关对岱山县海域内5艘有碍船只航行的沉船进行打捞,护航航道安全。休渔期修船业务繁忙,针对发现的渔港码头电箱老化严重、用电线路裸露、私接乱接电线等隐患问题,及时通报行政机关并跟进监督,确保隐患灭除,安全生产。


逐步拓展海洋公益诉讼办案领域


规范“蓝色国土”开发利用行为。针对未经审批使用海域、海域使用权超期、未按期缴纳海域使用权金等问题开展集中监督,发现问题项目41个,涉及海域面积365余公顷,督促追缴海域使用金、罚款等共计1787万余元。


聚焦海岛古树和文物保护。创新性地建立普陀山、六横两处“古树群检察公益保护区”,初步形成“树数结合”的数字监测体系,改善普陀山岛200余棵古树和六横岛龙头跳1.3公顷古树群103株古树生长环境。针对部分市、县级重点文保寺庙建筑维保不到位问题制发检察建议,举行定海古城公墙等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


守护海岛旅游金名片。加强对网红海岛旅游打卡点的重点监督,督促“绿野仙踪”环境整治,监督海钓“小飞艇”纳规,整治违规加注燃料油,违规搭载游客和延长航程等重点旅游安全隐患,对海岛民宿未按要求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燃气连接管老化等问题制发建议,促成民宿餐饮行业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用公益诉讼守护舟山海岛旅游金名片,助力安全旅游、安心旅游。


构建海洋公益诉讼合力


建设完善工作体系。与宁波海事法院、舟山市中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立协作机制,出台意见指导办案实践,共同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增殖放流基地。在全市检察机关推进“1+4”海洋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定海区院联合多部门构建“护海护渔护岛”海洋公益诉讼“三护平台”机制,普陀区院就“海洋资源和海岛文物保护”建成公益保护区,嵊泗县院着眼“渔牧旅游生态保护”开展国家级贻贝养殖泡沫浮球整治研究。


借智引力提升监督效能。选聘35名专家学者成立公益诉讼专业咨询委员会,在环境保护、食品与药品、文物文化等多个专业领域强化“智慧外脑”。引入“益心为公志愿者”,落实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奖励机制,为公益诉讼拓展线索渠道、引入公众参与提供有益创新。如今,我市已有140余名益心为公志愿者。


强化数字赋能海洋检察。以“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为要求,充分挖掘、用好大数据,协同案管技术部门全力推进海洋检察智慧平台,针对违规占用海域、非法捕捞、非法排污入海等10余个多跨场景开发应用、归集数据、研判线索。


打造海洋检察标志性成果。舟山海洋检察立体化监督工作机制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新成果,17件涉海涉渔公益诉讼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精品、优秀案例,破坏海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专项监督典型案例。因工作成绩突出,舟山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连续三年被省检察院记集体二等功,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



发布会上,浙江日报、浙江法治报等媒体记者就海洋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渔港港区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数字检察在公益诉讼领域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检察机关相关负责人都进行了一一解答。



来源:舟山检察微信公众号








如何以案件管理工作现代化助推检察工作现代化?这个会议集中调研座谈——

新闻发布会丨浙江检察:浙里花开 检护未来

“浙里花开 检护未来” ——这个检察开放日“未”你而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今年一号检察建议送达——

又燃又萌怎么回事!全国高中篮球冠军普法的样子你见过吗?

公司资产市值3000余万元,为何只卖了728万元?|疑案玄学

今天过节的大小朋友们,看这里!

中国蓝新闻 | 山海相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