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大闸蟹汇聚,寻根在崇明
↑↑↑点击关注崇明旅游,发现更美的崇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0347r3q3a4
日前,以“崇明大闸蟹之‘回归﹒汇聚’”为主题的“2016‘光明杯’海峡两岸精品大闸蟹评鉴暨养殖技术交流活动”在光明食品集团上海长江总公司总部举行。本次活动由农业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上海市崇明县政府、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光明食品集团联合主办。现场什么样?一起来看看吧~
大闸蟹又称为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的水产名品,尤其是产自长江水系的大闸蟹因其个大体健,膏黄腴香,肌肉鲜甜,深得消费者青睐。科学调查表明,大闸蟹的繁殖场就在长江口九段沙附近海区。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不仅是自然条件下大闸蟹幼体生长的故土,也是我国最早开展大闸蟹苗种培育的地方,近三十年来,崇明岛一直是我国长江大闸蟹优质蟹种培育基地,良种推广养殖辐射到全国近1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连中国宝岛台湾大闸蟹之乡苗栗县的蟹种也来自崇明岛上海海洋大学蟹种供台基地。因此,广义上讲,包括苗栗大闸蟹在内的各地大闸蟹种质都出自崇明长江大闸蟹,也就是说:“大闸蟹的故乡在崇明” !
本次活动吸引了海峡两岸主产区的优质大闸蟹前来比拼、竞美,有些企业选送的大闸蟹更是近日日举行的“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届‘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获得者。因此,此次海峡两岸精品大闸蟹评鉴不仅意味着在蟹中优中选优,展示我国河蟹产业发展的顶级成果,而且也是各地养殖企业或合作社之间技术深度交流的绝佳机会。此次评鉴活动,特别邀请台湾苗栗县大闸蟹产业发展元老级推动人、品蟹行家刘政鸿先生,香港和声书院创办人、香港秉花堂李氏基金会会长、海峡两岸民意交流基金会李和鑫博士,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宝和蟹宴”第三代传人王浩大厨组成饕客名师主审团。
大闸蟹养殖在大陆已形成超过500亿人民币的大产业。在近三十年的产业发展中,经历了大养蟹—养大蟹—生态养蟹—养品质蟹的过程。自2012年初上海海洋大学与苗栗县政府合作在苗栗推广养殖大闸蟹以来,苗栗县大闸蟹养殖产业稳步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此次活动苗栗优质大闸蟹来到崇明地界展示,既是“长江流域大闸蟹的汇聚”,也是“苗栗蟹的回归”,均有一种寻根的意味。这次活动选址崇明,既是祖国第一大岛与第三大岛河蟹产业同行的民间交流,也是海峡两岸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为我国河蟹产业的发展开启新思路,闯出新路子。
崇明正在开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空间,“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也是我国河蟹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伴随着崇明岛生态文明的建设历程,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为了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5年前即着手进行了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的建构,在种质选育保障、种源追溯明确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上海市河蟹的生态与健康养殖。
其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崇明分局配合崇明县农委积极开展与河蟹企业的联动服务,给予企业生态养殖的教育培训以及蟹种、成蟹的检验检疫指导、监测,不仅为确保上海地区河蟹养殖的食品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崇明岛出口到台湾的蟹种实施了严格的检验检疫,为苗栗优质大闸蟹的品质筑起第一道防护墙,也促成了以上海光明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崇螯”牌崇明清水大闸蟹荣获“2014海峡两岸(苗栗)优质大闸蟹评鉴”的特等奖,一时轰动海内外。
(图片/张峰、施师摄)
崇明旅游
一段心灵邂逅自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