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孩子”不听话?也许不是他的错

崔永华 郑毅 京医通 2021-02-26



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上课爱愣神,作业写不完;常常丢三落四,与人说话总是心不在焉。家长认为是孩子不听话,更加严格地管教,但情况往往变得更糟,也许这并不是孩子的过错……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一种心理行为问题——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俗称,常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注意:孩子的4种异常行为


1.注意缺陷

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做事时不注意细节,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好发愣走神,难以持久,如写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常常丢三落四,遗失自己的物品或好忘事;与他/她说话,经常因周围环境中的动静而分心,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似听非听或接话茬,最终难以按指令完成任务。

图片来源:behance.net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指与同龄、同性别的大多数儿童相比,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水平。多起始于幼儿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儿起始于婴儿期。


在婴儿期,患儿表现为格外活泼,爱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开始走路时,往往以跑代步;长大一些后,患儿表现好动,坐不住,爱登高爬低,翻箱倒柜,难以安静地做事,难以安静地玩耍。


上学后,因受到纪律等限制,患儿表现更为突出。患儿上课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弄铅笔、橡皮甚至书包带,与同学说话,甚至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进入青春期后,患儿小动作减少,但可能主观感到坐立不安。


3.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患儿常常会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会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老师问话未完,会经常未经允许而抢先回答;会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会鲁莽中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患儿情绪也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

图片来源:behance.net


4.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虽然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患儿会出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



专家提醒


当您发现您的孩子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明显不相符的时候,请一定要引起关注。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第一位的原因就是多动症,这也是为什么多动症的孩子上学后才比较容易被发现,同时也导致许多孩子误诊。


当我们遭遇这些现象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更不要有病乱投医,首先找专业人士去咨询和评估,并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去帮助孩子度过这一人生中的“坎坷”时期。


本文为“京医通”原创,如有内容转载,请标明来源

投稿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崔永华 郑毅

编辑:Likasi

实习生:段泽延 




推广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