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常见的3种选择偏差,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作者:莫语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因为做了正确的选择而高兴,也有人因为错误的选择悲伤失落。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莫语老师将和我们一起聊聊,影响我们做选择背后的那些心理因素。
希望看完之后,大家都能少做冲动的抉择,多做理性地判断!
你有没有发现,每天我们都在做很多选择?
早上是赖床还是去跑步?中午吃什么?下午是和朋友聚会、聊天还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看会儿书?晚上是追剧还是看电影,亦或是陪老人家散散步?
我们几乎一直在做选择。一些选择是我们事先计划好的,比如,假期一大家人出游;一些选择是突然冒出来的,比如,许久未曾联系的朋友突然到访。
你必须选择是和家人在一起还是一个人休息一下,是要停下手里的事儿陪伴朋友还是礼貌地拒绝,你必须在一些事上做出选择。
那么,我们做出这些选择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呢?
很简单的判断方法:我们的心理被长久的生活和学习训练出一套规则,「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
社会环境各种诱因影响我们的偏向,激发我们的行为。
一、你会卖掉盈利的股票还是亏损的股票?
如果是我,我会卖掉盈利的股票(实际上我不炒股)。
结果专家告诉我这样的处理方式是错误的。判断是否卖一支股票不是看它当前是盈利还是亏损,而是看它在未来是否盈利。
让人安慰的是我的选择和大多数的人选择一样,大多数人都有售出自己盈利股而保留亏损股的偏好,这被视为一种偏见,这有一个晦涩难懂的名字——处置效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这样选择的心理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在给你带来快乐和造成痛苦的事中进行选择,你肯定会卖掉盈利股,享受投资成功的快乐。
当然,还有一些附加条件需要考虑进来,那又是另外的情形。比如,如果你很在意自己的财富,而不是直观感受,你就会卖出亏损股而保留盈利股。
在美国,税收能给人很大的刺激,卖掉亏损股可以减免赋税而卖掉盈利股就必须纳税,那么这个事实会让人们做一个抉择——投资者会在 12 月卖掉更多的亏损股。
二、谁会更愿意冒着暴风雪去看比赛?
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关于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一章中,举了一个球迷看球赛的例子,这很好地说明了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行为。
两个狂热的球迷计划到离他们约 64 公里远的地方看球赛。其中一个人买了门票;另一个人在买票的途中遇到了一个朋友,免费得了票。
现在,有预报称比赛当晚会有暴风雪。
那么请问:这两位持票的球迷谁会更愿意冒着暴风雪去看比赛?答案显而易见,买了票的那个球迷更有可能会去。
无论怎样得到的门票,两人都很失望,但买票的那个人会感到更失望。
因为他钱没了,还不能看比赛。对他而言,呆在家里是更糟糕的选择,所以他会更愿意去看比赛,也就是更有可能冒着暴风雪开车去看比赛。
那么,经济人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
这张票已经付了钱,而且已经不能退换,票的成本已经「沉没」,所以,不应该在意票是自己买的还是朋友赠的,而是反过来问自己一句“如果我的票是从朋友那儿得来的,我还会冒着暴风雪驾车吗?“
三、看清沉没成本,做合理选择。
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比如不幸福的婚姻、没有希望的研究项目。
卡尼曼提到他曾和伙伴研究过一个项目,早期他让大家预言实施需要多长时间,大家乐观的估计最长只要 2 年半。
他问其中一个有经验的伙伴,其他类似项目花了多长时间,伙伴说平均 7 年。
他的研究组成员沉默了。在他们已经开始斗志昂扬地干了一年多的项目中,每个人都过于乐观,他作为项目组负责人,面对伙伴说的事实也没有叫停,结果这个项目历时 8 年完成。
因为不愿意舍弃已经投入的成本,拒绝放弃,最后不得不承担更大的损失。
经济学一直强调「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是损失」,是损失就要理性止损,而不要再往里追加投资了,这样只能导致损失更大。
不幸福的婚姻更是如此。没有几个人是抱着离婚的心理结婚的,在婚姻伊始,谁也没想过会离婚。
但在长期的婚姻生活中,若发现确实无法继续,宣布破产清算可能还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与其两个人耗着,不如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人们往往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不要这样做,否则你会后悔的」是个非常常见的警告。
如果能在情况变糟糕时,先仔细思考自己是否会后悔再做决定,那么将来的遗憾也就可能会更少一些。
尽量不要事后诸葛亮。卡尼曼的个人建议是:在做有长远影响的决策时,不要太过周密,但也不要完全凭偶然行事。世界上最无用的就是「我本可以」的后见之明,会让你很不甘心。
厘清做选择的心理因素,让我们少做冲动的抉择,多做理性地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