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岑梅玲子:从历史叙事中发现旅游空间与想象 | 读书记

岑梅玲子 小荣说 2020-09-06

编者按

【读书记】是孙小荣·工作室成员的读书笔记精选。工作室以“一月一书一评”(即每月共读一本好书各写一篇书评)的方式,开拓视野,吸取经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工作室成员每月所撰写书评择优在“小荣说”发表,与读者分享,同时,也欢迎读过书评所评图书的读者撰写书评投稿、分享。

本期推荐 :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鲁西奇 著


从鲁西奇的书中,你会发现,他不像传统认知里一丝不苟的学院派历史系教授,而是一个倾向于对社会关爱,对家国天下关怀的社会学家。


鲁西奇教授学术体系,将关注与研究历史地理领域的重心,落实到地上的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方面,甚至跨越时空观察人类的生活,及其精神状态。这一点从他为《汉书》讲义取题为“何草不黄”便可看出端倪。帝王功业、王朝国家、英雄伟绩,“亦不过如深秋草原上的枯草罢了”,短暂到只是一个生命历程。


历史不仅仅要去分解时间,一个历史学者首先要是一个思想者,在《汉书》讲义中,他把着眼点放在人作为历史叙述的主体,从皇帝(汉武帝与王莽)、官僚(循吏、酷吏与能吏),到游侠儒生与编户齐民,由此构成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最后归结为特定时段内的“历史结构”。而结构的存在或制约或规定历史的发展,这一思想在其重要著作《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中延续并进一步深化。


如果说《汉书》讲义的“何草不黄”隐藏着思考的前提是时间的相对性,是“千百年来生活于期间的‘人’ 为了生存与发展、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断‘适应’并‘改造’其所处的环境、摸索并建立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创造,并不断、改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的历史”,那么《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则试图把由人参与并发挥作用的生存场所及生存方式,构建一个中国人的历史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塑造人的性格,极其所生产的文化特征的。


鲁西奇教授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开设“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课程,以区域多样性、核心与边缘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及其各自的差别,来展现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并引领读者思考,这种结构究竟是怎样“塑造”了中国、中国历史与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现在与未来?


时间与空间不再仅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背景和舞台,承担了更具思想力量的存在,不仅去影响人类的历史进程,而且被历史过程的每一件事或人所影响着。


 “时间与空间的观察视角与分析方法是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历史与地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核心”。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和感知探寻多元构成。作者也曾用非常感性的笔调描述“区域多样性”——


我曾倘佯于襄阳城下的鱼梁洲滩头,看落日舟渡,听逝水呜咽;也曾站在五门堰的堰坝上,遥想前人生计之艰,费力之巨,技艺之精;偶尔,我会抬起头来,看山峦起伏,草木无言,或者满天星斗,宇宙空寂。地方差异、文化多样、对地方感知的差别,对我而言,是生活的经验而不是学理的探究。


这些感性的笔触,可以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景观、生产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存在的独特差异。而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正是旅游行为的最大动机。

自然景观中,地形地貌雕刻出大地的轮廓,气候为其精心梳妆,造就别具风格的色彩审美。从海拔200以下的平原地带到百余米的丘陵河谷,再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一路向西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完整接纳了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对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产生深刻影响。于是,我们看到了东南沿海的平原湖泊,江南丘陵的河谷梯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荒芜的戈壁强烈色差,以及雪域高原的冰川峡谷。


从最初人类逐水草而居,修建家园,自然条件就已成为经济开发的先决条件。无论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是“湖广熟,天下足”,自然富饶之地往往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文化遗址、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


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往往由于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较少的开发反而成为独特旅游资源,比如特种游、边境游、山地游、沙漠游等,形成了新的旅游业态,山地体育、沙漠探险、戈壁徒步等。


对于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作者更是身体力行从田野考察,生活经验出发。“想象自己就如曾经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生活过的一个不曾留下姓名的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自己的草庐前和邻居大碗喝水(没有酒),共话桑麻,听婆娘唠叨,儿女哭闹,一起痛骂官府老财。”

生活化场景,为文化旅游找到入口。


厚重历史文化更像是书本中的知识,非遗文化是静态的博物馆,对于旅游者而言,思考的愉悦是轻松而直接的,让文化“活起来”,以自身的价值输出文化力量,以市场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让旅游者主动融入场景的空间。


古民居是凝聚历史时光的作品,人们根据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功能需求以及自身对居住文化构想建造了不同风格的房屋。北京的四合院采用中轴对称方式象征权力的统治地位;福建土楼自成一体自给自足,迎合强烈的宗族特性;皖南民居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江南文化的清雅脱俗相得益彰;西北窑洞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蒙古毡房便于游牧民族的迁徙和生产生活;干栏式民居更是从几千年前人类栖身之所。


居住方式的区域差异给予游客的直观体验,随着休闲旅游去景区化的需求,去旅游目的地生活小住成为流行趋势,在休闲氛围营造下,一批古民居、老院落改造而成的民宿迅速发展起来。莫干山、拈花湾、猪栏酒吧以特色和调性,让众多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也成为民宿界的经典案例。


从乡村民宿旅游市场看,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或是小桥流水人家,或是安静野趣世外桃源;有以农耕文化为题,发展休闲农业,集观赏性、体验性、品尝性为一体。民宿的核心是文化空间的收放自如,靠近杭州灵隐寺的安缦法云,便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禅修空间,人们得以在此“偶遇”上早课及晚课的僧人,提供休闲所需现代空间和僧众避世修佛的无为心境得以合二为一,看似两个相悖的空间下形成了流动的交流,让消费者体验更加极致。

在民间,信仰和风俗塑造了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作为活态文化,非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流动性。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万项,涵盖节庆、音乐、手工艺品、服饰、饮食等等,它们为地域文化大放异彩。


例如非遗服饰秀、文创商品,以现代科技融入互动体验,数字技术的活态呈现,通过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情景对接为受众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建立非遗传习体验场所,聘请非遗传承人开设专门课程,让非遗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进而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让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实现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鲁西奇教授认为空间是会“流动”的,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描述也不尽相同,甚至迥然有别。整日对生计劳作的农民对自己生活所依的山水可能无动于衷,而来自都市的观光客则流连于山水间,并赋予其丰富的美学或人生哲学意义。这似乎也道出旅游的内涵,游走和流动是构成旅游的基本行为,旅游作为生活体验的延伸,也以生活方式的视角梳理着人类文明和中国社会形态演进。

例如,本书中提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中,中原道路表现出财富与权利的集中,南方道路依靠自身内在发展动力倾向分散、自给与自治,草原道路和高原道路都受到游牧经济影响,定居与迁移相结合渗透到水生活;灌溉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沙漠-绿洲道路。


实际上,工业文明之前,旅游是作为被动而低端的迁移而存在的,甚至是草原道路或高原道路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生存出发,不具备审美主张和游览意识。而随着工业革命开启,交通工具的发明,大规模基础设施的修建,人们对于世界认知的渴望,激活了大众旅游的主体意识。


直到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通讯、交通便捷为旅游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也在革新旅游的方式。人们从对山水美景的关注到个性时尚体验,旅游超越了传统移动的认知,飞向以感知文明,寻找生活方式的新空间。


中国历史是千百年来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追求美好生活不断创造、改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的历史。之于旅游也可以这样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旅游为载体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品质象征,已经成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并成为世界潮流。


当人类从生存的迁徙上升到生活的旅行时,旅游实现了个人触摸世界,感知生活的权利与机会,或许可以再大胆想象,在未来,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从地面飞升太空,那时,空间视野下的历史,或许可以翻译出智慧与理性的真谛。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作者:鲁西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图书简介

运用“空间”的观念与方法,思考“空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可称为“空间维度下的历史分析”。全书分为“区域多样性”、“核心与边缘”、“城市与村庄”三大部分,分别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经济地带及其变动”、“王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内地的边缘”、“‘边缘’的‘核心’”、“权力与城市空间”、“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其区域差异”等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回答“统一、多元中的中华帝国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宏大命题,得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认识。

空间是历史的舞台。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思考“空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空间结构。


岑梅玲子

小荣说执行主编

文旅产业研究员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