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明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9个深度思考 | 北京论坛3
编者按
2019年12月14日,第十二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暨首届全国旅游学会年会在北京联合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将目光聚焦到以“国家战略与旅游协同发展”的主题,与研究学者、行业人士共同探讨区域旅游如何顺势而为创新发展,发挥融合示范效应,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
北京旅游学会会长安金明在论坛上发表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现实思考”主题演讲。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已经发言者审阅。
由北京旅游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暨全国旅游学会年会上以“国家战略与旅游协同发展”为主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刚才各位对不同的国家区域战略与旅游协同发展主题都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各有情感,各有独到之处。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什么,种植业保障生存,制造业缓解短缺,服务业提供便利。美好生活要靠旅游牵动、拉动、带动和推动。
旅游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发展不平衡的协调者,发展不充分的提供者。我想谈谈海南自贸区(港)及自贸岛,特别是海南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问题,谈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海南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
首先,梳理一下海南建设的重要节点。大家知道,1988年海南建立为特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对内调整工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农贸旅并举,再加上房地产支撑经济发展,推出要大力发展旅游。“旅游”开始被推到舞台中央。
其次,2009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在规划中提出建设旅游特区,政府营销带动景区建设、文体节庆活动开展,同时推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也加大力度了。
第三个节点是去年2018年,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节点,战略定位是“三区一中心”,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和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大家应该知道,还有一个节点是建设国际旅游医疗先行区,旅游医疗这块是一个新蓝海,通过旅游医疗的回流和扩大,推动旅游服务的出口、消费和投资。目前就有很多人出国到欧洲、日本和美国进行医疗旅游、美容和治病。
第二个问题:海南到底有哪些开放的政策旅游化体系?
从1988年到2018年,这30年来,海南始终置身在最开放的前沿。从经济特区到国际旅游岛,从洋浦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港)试验区,加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以及提升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等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政策,也设定了最基本的目标。
中央和海南制定了系列指导和实施方案,从定位和措施上,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邮轮旅游岸上国际配送中心等等。产品服务及平台上,是要建设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跨境电商贸易服务中心,还有节庆活动、体育赛事以及落地举措等等方面。海南省文广电体育厅自己也有一个计划,就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那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现实思考是什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工作报告是这样介绍的:海南从来不缺政策,从经济特区到国际旅游岛,从洋浦保税区到自由贸易港试验区,我们拥有许多国内最开放的政策,海南缺的是政策实实在在的落实。
第三个问题: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到底怎么了?
社科院郭文荷老师也有一个研究,专门关注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研究,说海南国际消费依然较小,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这些方面。海南大学教授谢彦君刚刚从东北调到海南,也讲到发展剪刀差的问题,而且对国际化水平还以“停滞不前”来形容。
我个人的感觉是,海南最核心的问题是对标国际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研究不足。举个例子,有多个海岛和海南的面积都差不多,台湾人口2100万,好的海岛定位是以现代服务业、高科技和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高科技发展较好,采取现代农业输出的管理模式。海南有970万人口,也是这样定位的,GDP在内地排名靠后,高科技几乎为零,现代农业还是传统模式,现代服务业才起步。
这样比较起来,海南需要对标国际上著名海岛的旅游发展经验,包括夏威夷、马尔代夫、巴厘岛、济州岛等等,对标国际的公共服务、人才供给、产品打造、品牌营销和便利化程度,海南的政策也应该比广东自贸区更加超前、更加优惠。
第四个问题:海南如何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深度思考。
▌一是海南要构建起定位和职责清晰的监管与推动体系。比如确立以国际化为核心的建设制度的创新体系,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自贸区建设的重点,这里面有三个解读,第一国际化,第二旅游消费,第三是中心。
“国际化”,就是旅游产品、环境、人才的国际化、旅游公共服务的国际化。“旅游消费”,不仅仅是游客消费,而应是自然人、法人、政府等主体消费,以及旅游管理模式输出,品牌活动溢出效应等综合消费。不仅仅是境外游客,还应有内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的消费。“中心”,用海南省省长沈晓明的话说“海南就是世界的中心”。
还要建立针对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均衡性的评估机制,什么样的均衡性?需求的均衡性、供给的均衡性、区域的均衡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性。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产业和服务管理的结构、海陆区域以及基础设施、交通信息技术和数据的整合的均衡性。还有一个是绩效的评价体系,比方说可以从政府层面的效率、社会层面的效能、经济层面的效益、文化层面的效果和国际层面的效益上去着手。
▌二是构建关联区域的协同和区域联动体系及机制。主要是形成固定的国际化目标消费人群的联动市场体系,明确海南八市九县特色和品牌,对目标人群精准定位。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环南海、大南海、泛南海,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区域覆盖人群中,形成联动的市场消费体系。
▌三是形成对接国际标准的推进体系。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深化和形成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思维、资本、机制运作,以及市场、分工、组织、人才,还有产品、设施、管理、服务、语言、标准等方面的推进机制。
▌四是政府形成硬性与软性服务主体责任的保障机制。建特区是十万人才下海南,所以海南应该简政放权,抓住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契机,建立一系列政策的整合落实机制。以改革促开放,大胆试,大胆闯,构建推动工作的容错机制,要是没有容错机制的话很多工作就不敢做了,只是等和看,就会错失很好的机遇。
当然,还要扩大人口红利,增加中高端人口进入,促进人口的国际化。完善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机制,比方说筹建海南旅游大学,既然是以农业为主导为什么不创建海南农业大学?既然做自由贸易区为什么不创建海南经贸大学?大批的大学生能够留在海南,人口结构一下子发生变化,这也有利于海南未来的发展。现在人才不够可以自己培养,最多四年人才就出来了,现在不做的话四年以后仍然没有人才。
▌五是形成金融支持的投融资和担保的系统体系。海南金融支持政策的步子迈得太小了,中国国旅集团曾经有一个旅游银行,为什么不设立海南旅游银行?这对海南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孵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不能设立海南旅游银行或设立海南旅游体育彩票,设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基金,与此同时引导扩大各类细分的行业产业基金进来。
▌六是探索建立以“康养旅居”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政府要明白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能做什么。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婴幼儿、孕妇、青少年、中老年,这些不同消费主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可不可以建立起来?还有市场上的“八养”产品,养心、养神、养身、养老、养生、养闲、养病、养颜,是不是可以系列研发一下。
旅居是什么?就是换一个地方过日子生活吃饭,旅,旅游休闲度假购物,居,移动居住,这是符合海南特征的。比方说旅居农业、旅居制造业、森林旅居、气候旅居、海洋旅居、温泉旅居、中医旅居、山地旅居、丘陵旅居等等。
是不是还可以打造成会议之都,国际性公司会议、国际学术性论坛会议,海南应成为国际性会议之都。会议可以开进来,展览也可以,比如度假、邮轮、海洋、购物、农业展览,或者打造旅游研发及投资机构产业园,能不能把世界各地的旅游研发机构吸引到海南?政府建一个大楼免费供办公,旅游研发、旅游文创的都可以过去,三亚能不能做这件事?
海南有火山石做的房子,内地人是很喜欢的,国际上的游客也很喜欢,可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改革。像乡村民宿旅游“海南人家”,涉及到“三农”中农村土地、宅基地改革,海南其实最有条件先试、先改,先出成果,就和当年分户包干一样的道理。
▌七是各类主体都要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投资人要依法、合理和理性投资,供应商要提供符合生态理念的旅游产品服务,旅游媒体人传播社会正能量,旅游专家要讲良心话,旅游社团组织也要自律做好社会监督,旅游从业人员要人性化服务,旅游消费者也要理性文明的去消费,当地居民共享包容......这些真的很重要。
▌八是研究更加灵活的免税政策,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优化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流程,进一步研究提高免税品类、件数、行邮税免征额度。还有能不能让本地人也享受到一些消费福利?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
▌九是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如果公共服务不好,再好的景色、再好的特色也没有用。比如,一部手机能够很便利地查到海南的吃穿游购行。打造一个安全的旅游岛,旅游公共安全、产品服务安全都是最核心的,安全的目的地是游客最喜欢的。交通便捷也很重要,如果大家去不了、过不来,再好的东西也没有用。
再就是便民惠民的服务,旅游知识普及和旅行责任教育这块,需要进一步做这方面的工作。好的旅游消费环境的营造需要居民和游客友好、包容和共享。
第十二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主题锁定 : 国家战略与旅游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