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华清农业卞爱莉:我们身在海淀,志存高远
共创“十三五”之一
我国有农业利用价值的
盐碱地约有5亿亩,
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宝贵的土地资源被浪费。
有一群人正挥洒青春与汗水,
走在改良盐碱地的一线。
北京海淀
也有一家这样的公司,
他们是华清农业。
作为一名华清农业人,卞爱莉的本科专业其实与农业并不沾边。毕业之后她选择进入一家美国公司工作,工作八年后加入清华经管学院,随后因为私人原因离开清华。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对于待遇、发展的理解与初出茅庐时的想法不太一样了,她想做一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正确的选择呢?
卞爱莉
卞爱莉的选择是加入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离开清华几年之后,还有机会重新参与与清华有关的工作,她感叹这是缘分深厚。
华清农业是由清华大学发起成立的,是一家旨在完成清华大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公司,这个项目也就是华清农业的使命——利用清华大学的专利技术大规模实施盐碱地改良。
内蒙基地第一年成效
从一片贫瘠到稻浪滚滚
卞爱莉并非科研人员,但还是会经常参与一线考察。她对盐碱地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荒凉、非常偏远。其中让她最惊讶的当属东北地区。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里,大东北可是土壤肥沃、处处黑土,随手撒下去种子就能长出来点什么的风水宝地。但其实东北的松嫩平原存在着大量的苏打型盐碱地。
苏打型盐碱地
这种类型的盐碱地也会长草,但是碱斑遍布,看上去像人的头发斑秃一样。人掉头发不可怕,怕就怕一块一块地掉光。苏打型盐碱地是世界公认的非常难治理的盐碱地类型,下雨后地面非常湿黏、不渗水,干了之后又会干硬、龟裂。
其实这些土地最开始都是丰茂的草地,但是千百年来由于过度畜牧、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盐碱化程度越来越高,最后都成了盐碱草滩。这样的盐碱地连片面积非常大,达到数百万亩。
吉林省为了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申请了一个国家级的重大土地整治项目,注入了大量资金平整土地、修路建渠,计划将盐碱地全部建成水田,种植水稻。结果由于盐碱危害太严重,根本插不住秧,一个好好的项目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这一大片土地非常平整,如果不是盐碱地的话,可以利用大型机械进行专业化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是相当优质的土地资源”。
吉林西部盐碱地
虽然很多改良技术在这里进行过尝试,但实验结果都不是很理想。2013年,华清农业用几百亩井水灌溉区进行改良示范,效果非常好,当年改良当年种植,成活率达80%以上!这给华清农业和当地政府很大的信心,第二年种植面积从几百亩变成了两千多亩,到了2016年已经达到上万亩。
卞爱莉感叹道:“从一片斑秃的盐碱地到最后稻浪滚滚的丰收景象,就是短短几年的时间。”
吉林大安基地第一年水稻成熟
变两废为一宝
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的技术产生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科学家提出用天然石膏改良盐碱地的可能性,但是如何大量加工天然石膏,并与土壤混合,是无法克服的技术性难题,而且从经济上考虑也不划算。
上世纪末,我国为了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开始对燃煤电厂强制脱硫,才有了脱硫石膏的产生。清华大学热能系的徐旭常院士和陈昌和教授最早接触这个课题,还是为了提前解决脱硫石膏的处置问题。
改良施工现场
他们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时,国家还没有那么多脱硫石膏,最早做实验用的脱硫石膏都要从日本运过来。很快,脱硫石膏的囤积与二次污染问题就出现了,如何处置脱硫石膏就提上了日程。
与此同时,我国大量存在的盐碱地也亟待治理。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就同时实现了 “变两废为一宝”,同时甩掉了制约我国农业与发电产业发展的两个包袱,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工作人员正在取土
1995年到2010年底可以称为课题组的科研阶段。其中2006年,核心发明专利获得授权。2010年底,适逢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学校对科研成果进行梳理,选出一批重量级项目进行重点发展,其中就有盐碱地改良项目。
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产业化推广,清华大学牵头发起成立了华清农业公司,开始了“为国家改良一亿亩盐碱地”的伟大征程。
施工现场
强大且专业的团队
华清农业的科研团队依托于清华大学,团队中也有很多清华学子。爱国奉献是清华人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也渐渐成为华清农业公司文化的基本内涵。谈到自己的工作伙伴,卞爱莉的语气充满敬意:“我们的团队真的很了不起,特别是几位教授为这个项目呕心沥血,甚至献出了生命。”
陈昌和教授
徐旭常院士是这个项目的最初发起者,他的弟子陈昌和教授则是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徐院士高瞻远瞩,1995年起就带领大家创造性地开展了脱硫石膏改良土壤的基础研究。陈昌和教授、李彦教授等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田间技术示范。他们与农业专家研讨,去电力行业调查研究,到田间地头和农民探讨。从东北、华北,到黄河中游、西北,再到新疆,全国几乎所有的盐碱地所在地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014年4月,陈教授查出癌症晚,但就在住院的前几天,他还在为国家科技项目验收做现场考察。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惦记着盐碱地改良事业,还嘱咐大家有哪些地方要重点考察。
陈昌和教授
除了老一辈德高望重的专家之外,华清农业也有很多新鲜的血液。全公司80后90后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年轻人不怕吃苦、踏实肯干,还特别有创新精神。
比如在张北遇到栗钙土,与东北的土质情况不同,处理手段也就不能一样。在东北地区有深翻环节,而如果在张北把栗钙土翻上来,就无法种植,因为栗钙土非常干硬,没有养分。他们就创造性地提出改深翻为深松。类似这样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李彦教授
刘嘉博士
喷灌机
盐碱地改良技术多种多样,但真正成熟且能大规模推广的却是凤毛麟角,以公司为主体去做这件事情的就更少了,大部分都是以科研团队的形式。
科研人员会更关心技术的先进性,但是从实验室到大田,大规模的推广和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也没什么行业标准,华清农业就自己做那杆标尺。
张北基地
身在海淀
志存高远
”华清农业一路走来也不都是顺风顺水的,常常也会伴有许多外界的质疑。有些专家曾质疑他们拿着北京的资金在做跟北京无关的事。面对类似的质疑,华清农业的回答是这样的:
公司在海淀,研发在北京,受益在全国。
首都是首善之都,海淀是其中最重要的城区之一,是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地方,是可以支撑高端产业发展的地方。华清农业身在海淀,却志存高远。
破茧而出
风吹稻浪,花海无边,让盐碱地变成良田,让人们吃上盐碱地里种出的有机大米和新鲜果蔬……华清农业一直坚持走在创新、绿色的道路上。中国的盐碱地改良事业虽然已有所成效,但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华清农业也将会在盐碱地改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采访、文 / 曹静
图片提供 / 卞爱莉 华清农业
更多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