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杨新娥:一起守护青春和未来

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09-17


法庭、福利机构或行政当局在处理儿童问题时,应将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考虑事项。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全国未检工作先进集体
第六届北京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先进集体
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海淀区青年文明号 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 海淀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示范项目一类奖……
这是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成立以来获得的部分荣誉。


全国未检先进个人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北京检察业务专家
海淀区十大杰出青年 海淀区五一劳动奖章 海淀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
这是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处长杨新娥赢得的赞美。


在杨新娥的带领下,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创立的4+1+N未成年人检察海淀模式,被北京市政法委树为三项重点工作典型;在全市首创的“引入司法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和帮教模式”,被首都综治委和北京市检察院推广;上千名未成年人和家庭因为他们得到了帮助。
启程:一切为了孩子

你印象里的女检察官是什么样子的?不外乎慎重地审查案件,庄严地出庭公诉。
如果不是穿着制服,很难想象杨新娥是一名在岗位上坚守了16年的检察官:娇小的身材,干练的童花头,笑起来眼睛就像两弯月牙,亲切,朴实。

未检虽然是检察工作的一部分,但好像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做和法律无关的事情。
为了教育、感化和挽救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整合社会资源。办理案件时,并不单单是在处理案件本身,更多的是在想办法如何去教育和帮助犯罪的未成年人,让他们能够通过受教育,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轨迹。

杨新娥从小爱看武侠小说,“行侠仗义”的情结使她在高考时报了法律专业。2000年7月,杨新娥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成了一名检察官。


2006年初,已经有了三年主诉检察官经验的杨新娥受命进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组,成为这个专业办案组的第五位负责人。这个办案组也是海淀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的前身。
这一年她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好好研究这些未成年案件,看看其中究竟有什么规律,背后有什么原因,到底应该如何去开展工作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
杨新娥的书架一角

海淀区检察院未检处从2010年成立那一天开始就想要做到全国最好,因为,“人争有为,事创一流”的海检精神已经融入每一个检察官的血液。
通过研究分析,杨新娥发现除了被害人,嫌疑人的心理创伤也不容忽视,于是积极邀请心理专家的介入。
后来发现,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家长的原因也很大,于是开展“家长课堂”,由专家现场授课,让家长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未检处与中国人口宣教中心青苹果之家合作开展家长课堂
在未检处,几乎有一半的未成年人案件其结果是不起诉。一开始,这样的做法也遭到了很多质疑。
有人觉得未检处工作量不饱和,殊不知办理一个未成年人案件需要一系列复杂繁琐的程序,其工作量相当于办理三个成年人案件;还有人怀疑司法的公正性。
“其实我们真的是为了孩子好,为了他(她)能更好地回归社会。”杨新娥认真地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强调儿童利益最大化。起诉到法院不是未检的理念。”


突破:相信专业的力量

2009年,在未成年人学术研讨会上,杨新娥遇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社工系的席小华老师,并向席老师道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
“我们办了很多未成年案件,有的做了相对不起诉,效果很好,让孩子重新回归社会。但我也遇到了很多质疑,怀疑相对不起诉的公平性,怀疑背后有猫腻……”
席老师开心地告诉杨新娥这次她找对人了,自己的社工队伍正是做这个的。于是,双方开始了合作。以一起大学生涉嫌寻衅滋事案为试点,杨新娥让司法社工介入,与被取保候审的大学生沟通。

2010年少年检察引入社会工作座谈会

第一次沟通后,社工发现“大学生性格有点自闭,每天都叫外卖吃”。第二次会谈后,社工发现“他有一天去同学的公司送东西了”。第三次沟通后,社工更高兴了,“他居然重新走出来找工作了”。

这个大学生的变化让杨新娥感到十分震惊,“未检是为了教育、感化、挽救人,为了让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可检察官除了不起诉好像也不能干啥,没有真正关注未成年嫌疑人的内心和情绪。社工就不一样,专业优势可以让他们把帮教做得更好”。

就这样,在双方力量的配合下,
“4+1+N未检工作
海淀模式”
开启了
“4”是整合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犯罪预防四项检察职能;“1”是依托一支司法社工队伍;“N”是借助多方资源力量。

海检推动海淀区看守所成立全国首家社工工作站

通过观护企业对未成年人考察帮教,也是杨新娥创新的做法。

爱心企业建立附条件不起诉观护基地


“有的企业老总特别善良,又有社会责任心,他们就说,孩子犯错很正常,没问题,你把他放在我这儿,我好好待他。”
在公检法、团委、妇联等的共同努力下,观护基地已经有了十二家爱心企业。通过在观护企业进行感化教育,未成年人再犯罪的概率极少。
“只有真正参与帮教的观护企业才真正了解未成年人感化教育的不容易。他们真的是对孩子好,所以会坚持做下去。”

未检处与北京教育学院合作犯罪预防项目

联动司法社工、开展“家长课堂”、创办“守护青春”网站……紧跟时代潮流的杨新娥还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微博,并通过微博解决了不少问题。

说起海淀未检的快速发展,杨新娥谦虚地表示,这不仅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
“犯罪人数在逐年减少,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公安的执法理念改变了,执法标准提高了,大家都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现在全国很多公安机关还没有专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机构,而海淀分局在三年前已经成立了未成年人案件预审机构。
推动公安机关于2013年6月成立驻看守所社工站

海淀集中了很多资源,有社工站,有高科技的执法办案中心,都很规范、很专业。而海检作为最高检指定的外事合作窗口,会去瑞典、丹麦、英国、港台等地交流与学习。

2013年海淀检察院去台湾交流少年司法工作
“通过外出学习,开拓了国际视野。所以理念真的特别重要”。

坚守:薪火相传

杨新娥也曾遭遇刀尖上的考验。那是她入职海检转正的前一天,她在检察院提讯一个十八岁的嫌疑人,讯问完毕,杨新娥准备叫法警将他押走,他却突然扑上来。
杨新娥眼前一黑,再睁眼就发现一把特大号的瑞士军刀正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虽然嫌疑人很快被法警制服,可杨新娥还是惊魂未定了好几天。

检察官兼职法治校长,开展安全自护教育

那时公诉一处的处长李卫国(现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是教杨新娥打乒乓球的“师傅”,这件事发生之后,凡是办案需要女检察官给当事人做工作的都会叫上她。
杨新娥说,自己特别幸运,能在海检遇到很多好领导好同事,他们给自己很多引导和鼓励。
“我的师傅大概是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最深的人”,杨新娥回忆道,“我年轻的时候性格上挺安于现状的,也不会报名参加竞聘演讲。我师傅就来找我,问我为什么不报名,要我追求进步,就算竞聘不上但这也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是成长的过程”。

检察官兼职法治校长到小学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做检察官的人是有法治理想的,直到现在,李卫国也会跟杨新娥及同事交流很多东西,比如现在的司法改革,为什么要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是为了
追求司法公正,
为了追求真正的法治。”

海淀未检检察官走进小学开展法治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杨新娥的师傅李卫国,2000年第一次在海检公诉一处设立专门的办案组审理未成年人案件,这算是海淀未检工作的开端。


“我梳理了一下未检的发展过程,发现国家其实特别重视未成年人,很早就提出了‘教育感化挽救’六字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八字原则一直到现在刑诉法讲的也是这个。”杨新娥十分动容地说,“那个时候就有这个意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不仅仅是案子。”

未检检察官在第三聋人学校进行法治宣传

法律是无情的,
但司法是有温度的。
办理少年犯罪的检察官
承担着比普通刑事案件
更加微妙的责任。
少年的人生可能会走弯路,
但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扶持,
也许就能够翻过这个坎儿。
毕竟,拯救比惩罚更重要。

采访 / 何朝霞 李敏文 / 李敏部分摄影 / 何朝霞图片 / 海淀未检 

杨新娥微博:@海淀未检杨新娥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守护青春”网站

阅读更多正能量故事

【故事】梁启超幼子梁思礼的“驯火”人生

【故事】郭翎 现实版花仙子为植物代言

迟来的礼赞 清华老教授的故事感动无数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