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郑晓辉:这个海淀女辅警不一般!

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09-17

这是海淀·故事第799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二十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辅警,虽没有奋战第一线的豪情壮举,却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默默奉献;没有军歌般嘹亮的名字,却有着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坚毅精神。在辅警的身上,背负的是职责与义务,期望和使命。


步伐坚定而轻盈,脸上常挂微笑——身材高挑的郑晓辉是西三旗派出所辅警队伍中的一员。她是普通的,处理着平凡而又琐碎的工作;但她又不简单,仅2017年一年,她就配合民警完成了刑拘58人,治拘126人,破案96起的傲人战绩……数字是枯燥的,然而在这串枯燥的数字背后,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我一定要把她找到!”


2016年8月间,西三旗辖区入室盗窃案件高发,居民财产安全受到损失,派出所领导对此案非常重视,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郑晓辉有幸成为专案组的一员,参与办理此案,她的工作任务是通过现场监控查找出线索。


接手工作后,郑晓辉迅速调取了案发小区上百小时的监控,为了尽快找出线索,她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工作,“查看监控是个很枯燥的工作,每分每秒都不能错过,得一直盯着显示器,毫不夸张的说,我都看吐了。”郑晓辉苦笑说。



“想”和“做”真的完全是两回事,只有真正从事这份工作,才会了解到其中的艰辛。付出总会有回报,经过层层筛查,郑晓辉发现,凌晨四、五点钟在不同的案发地都有两名女性出现过,于是她赶紧向专案组领导汇报,经对比,专案组确定了这两名女子就是嫌疑人,这给了郑晓辉不小的鼓励。


高兴过后,摆在郑晓辉面前的任务更加艰巨了。为了从外围查找嫌疑人的来路,凌晨四点多郑晓辉就从家出来,到案发周边走走转转,沿着嫌疑人走过的线路,寻找嫌疑人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通过一系列查访,郑晓辉了解到嫌疑人是朝阳城区打车过来的。郑晓辉和办案民警又在嫌疑人打车地点继续查找监控,“当时已经没有线索了,你说她们在那住吧,但是附近小区的监控我都调了,都没有,后来我就坐路边想,她们到底怎么来的啊!”在别人眼里,查监控只不过是看视频里一个个人影闪过,可是在郑晓辉和办案民警眼里,那就是点滴的线索。


这时,一筹莫展的郑晓辉发现了街头监控有个盲区,“我在监控中看有一个出租车驶进监控盲区,到下一个监控探头出现已经过去一分四十秒,按照正常车行速度,行驶过盲区只需一两秒的时间,那么在这一分四十秒的时间内肯定是停车下人了,出租车开走12秒后,嫌疑人出现,我这才知道她们是把那个地方当成中转站了。”又经过一系列的跟踪和蹲守,确定嫌疑人的暂住地在大兴旧宫某小区,于是郑晓辉又配合打击队民警驱车一路追赶到大兴,几经周折,终于将犯罪嫌疑人擒获。


这件案件的告破,给了郑晓辉很大的信心,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仰。

从女老板到“火眼金睛”女辅警


郑晓辉的从警经历,要从两年前说起。


1998年,高中毕业的郑晓辉追随母亲来到北京读大学,后来她结识了现在的老公,婚后两个人开起了公司,做起了老板。“最早的时候开的是广告公司,后来我们又弄了一个生产衣服商标的公司。”自己创业虽然时间自由,收入可观,但对郑晓辉来说,这并不是她最喜欢的,因为在她内心深处,一直装着一个“警察梦”。



2016年的一则辅警招聘深深地吸引了她,“我哥是咱们海淀区的民警,刚好有个机会,说在招辅警,我哥就跟我说,你不是一直想当警察吗,你要不去干辅警吧。”就这样,郑晓辉开启了自己的辅警之路。



与大多数人一样,郑晓辉一开始对辅警的印象就是“趟雷的”,一有什么事辅警先上,甚至觉得辅警和保安的工作差不多。但接触这个岗位之后,她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辅警工作很多时候都枯燥、琐碎,经常遇到的是各种报警、纠纷和求助电话。采访前一天到采访当天,正赶上郑晓辉值班组值班,她在一天内接到了三个刑事案件和两个治安案件。枯燥和琐碎让郑晓辉对辅警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公安工作其实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随时在侦破各种疑难案件,既神秘又“酷”,许多时候是在处理各种琐事。



接到报案之后,郑晓辉会同民警一起第一时间跟当事人做笔录、收集整卷、立案、调监控等等,忙到凌晨更是常有的事。可即使这样,她还是经常会面对各种质疑和误解。


有女士报案称她发现自家孩子身上有针孔,怀疑是幼儿园老师所为,于是接到报案后录完笔录的郑晓辉迅速赶往幼儿园调取监控,“她家孩子上了四天幼儿园,我们要把四天的监控都调出来,孩子活动范围能调的我们都调出来,调回来之后已经凌晨四点多了,然后我就加班加点的看。”但是监控显示老师一直很照顾这个小朋友,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然而孩子的家长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我们也带着孩子去看病了,孩子身上也没有被针扎过的针眼,身上有疤可能就是平时不小心挠了什么的,她就非说是学校扎的,说我们没查出结果,最后还把我们投诉了,你说我们多冤呀。”郑晓辉哭笑不得。

还曾有人因投资失败而到派出所门口大喊大叫,说自己被诈骗。每当遇到这种事,郑晓辉总是深感无奈。



“电视剧有些内容是骗人的”


可能大多数人对警察、辅警的认识都来源于电影、电视剧,警匪片里那些惊险刺激的镜头总能让人看的痛快淋漓。我忍不住好奇的询问郑晓辉:“你们平时也会有电影里演的那些事吗?你们平时破案和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吗?”


郑晓辉笑了笑,“其实电影、电视展现出来的只是一部分,而且我之前也很喜欢看警匪片,可是当上辅警之后再看这些,就觉得剧情太假了,简直就是蒙人的。”


120/s   f1.4

ISO 100


看到我疑惑的表情,郑晓辉决定举个例子给我听,“就比如说《重案六组》,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场景,是丁健独自一人去洗浴中心查人,结果反而被误会是他杀了卖淫女。这里面就有几点不合规的地方,第一,查案的时候不可能一个人前往,我们上岗前就有培训,反复强调不能单独抓犯人,也不能单独看犯人、审犯人,因为如果单独和犯人在一起,那他万一向你行贿就说不清了;第二,说是打电话给上级请示说发现了嫌疑人,然后就跟着进去了,这也是不可能的,正常情况需要警察先进去调监控,看一下进去的这个人是不是,然后等增援,要是增员来了以后,嫌疑人已经进去了,那就等他出来,保证警力特别充足的情况下,把人直接抓起来。”



影视作品中虽有夸大和渲染的艺术成分,但也有很多地方是尊重事实的。郑晓辉回忆说,自己之前曾经接手过一起入室盗,经过一番调查,他们锁定了一个目标嫌疑人,虽然在每个案发现场都发现了这个人的踪影,但是因为有监控盲区,始终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个人就是犯罪嫌疑人,而且抓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抵死不认,办案人员也没有起到赃物,所以这个人始终没有被判刑,一直处在拘留状态,一旦拘留期限到了,没有找到直接证据,那么他将会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是所有办案人员都不愿看到的。

“正常周一至周五上班,周六日休息,但是四天一个班,二十四小时,如果赶上周六日值班,可以周一二倒休,但是如果赶上抓捕嫌疑人,就得加班,周一到周五下班点也不能固定,经常拘留嫌疑人弄完都在半夜三更……”这种工作模式,对郑晓辉而言早已是习以为常。兢兢业业值好每一次班,认认真真完成每一项任务,周而复始,贵在坚持。



热爱无止境


在采访的末尾,我问她,这个工作的强度这么高,需要处理的事情这么琐碎,她有没有想过要放弃。郑晓辉不假思索的回答,没有。

有时候可能会没头绪了,抓人抓到一半线索断了,每次遇到这些事就挺沮丧的,但是沮丧归沮丧,案子还得继续办。


在打击队工作就是出去调监控、蹲守、抓人,那段时间郑晓辉一直都在加班、值班,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郑晓辉品尝着成功的喜悦,但这一切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工作上,郑晓辉是一名辅警,但在生活中,她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侦破案件期间,郑晓辉每天早出晚归,每天回家时孩子们都已经熟睡,早上出门时,她们都还没有起床,时间一长,郑晓辉的爱人都忍不住吐槽说:“人家破案有正式民警,你一个辅警天天跟着起早贪黑干什么呀。”孩子也在电话里问她:“妈妈,我都好几天没有见你了,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对待家人,郑晓辉始终心怀愧疚,所以,她也尽可能的抽出时间来回家陪孩子,“老大现在上初中了,所以我还得常抽时间回去盯着孩子写作业什么的。”


郑晓辉深深热爱着这份工作,因为她知道,天地悠悠安全相伴才有家,朝朝暮暮不辞踏遍千山路。


几年的辅警工作,让郑晓辉多多少少有点“职业病”,了解了盗窃、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作案手段之后,她有一些日常建议要告诉大家:



1、夏天天气炎热,很多家庭有经常开门的习惯,很多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溜门而入,而且这些人身上大多会随身携带残疾证,一旦被室主发现,他们会马上佯装成化缘或找人;如果室主不在,那么他们便会随手顺走客厅内的物品,如果您的手机钱包等重要物品被您随手放在客厅沙发或桌子上,那很有可能被小偷盗走!因此,无论哪个季节,一定要记得随手关门,重要物品妥善保管。

2、切莫贪图小便宜。诈骗犯罪分子惯用的伎俩就是“捡钱分钱”,这种一般是团伙作案,假装捡到了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忽悠被害人分赃,从而卷走被害人身上的财物,而捡到的所谓的金银珠宝,却都是假的,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因此,切忌贪图小便宜,灵活应对,不要过分招摇,保管好个人物品。

3、不要在车内存放贵重物品,以防给砸车盗窃分子可乘之机,给事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朗读者:徐沁馨


北漂的南方姑娘,喜欢一切有趣的事,深以李一诺与华章办理奴隶社会的口号“做个有趣有梦的人”为行旨,总是在思考,下一站去哪

我们的海淀故事已经陪大家走过了1622个日日夜夜,在这样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里,海萱萱决定搞一波福利,在留言区说说你跟“海淀·故事”之间的小故事(比如:什么时候关注的?最喜欢海淀故事的哪篇文章?等等均可),我们将抽取十位盆友,送出我们独家无敌可爱的纪念版插花漂流瓶!你和漂流瓶只差一个动动手指的距离哦~快来玩鸭~



采访、文、编辑、部分摄影、音频剪辑 / 赵迪

朗读者 / 徐沁馨

图片提供 / 郑晓辉

审校 / 冯焕丽



更多海淀人物故事


【故事】他在伶仃洋上观风测雨——港珠澳大桥幕后的海洋气象工程师王彰贵


【故事】“晒谷娃”到航空材料科学家:82岁李金桂的“勤奋人生”


【故事】选调生许鹏:在基层践行心中的理想与信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