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塔院村党总支书记李建军:我们用三十年酝酿了这一次“翻新”
这是海淀·故事第855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三十五
京昌路楔形绿地
海淀北部
一条利于首都空气
流动和清洁的“通风廊道”
东升科技园
……
这位村党总支书记的参与不简单!
他是李建军,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塔院村党总支书记、塔院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2018年,刚刚获得“北京榜样”称号的他,以雷厉风行的办事态度和春风化雨的工作状态,在各项工作中获得了无数好评。
以心比心成事业
拆迁是项繁杂的工作,拆得顺利不简单,而要让群众满意更不简单。在京昌路楔形绿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宅基地腾退工作中,他不但用一个月的时间,就与90%的住户签订了《腾退补偿协议》,还以零投诉圆满完成了任务。
村民不了解政策?没关系,上门普及,分析利弊,让每一个村民都能算好自家帐,早签约,选上心仪的回迁房;
犹豫观望难下决定?没关系,李建军第一个签订《腾退补偿协议》,党员干部纷纷带头跟上;
先拆市场还是先拆民房?不分先后,团队一分为二,一个负责给村民做工作,一个负责和商户沟通;
市场没了商户无处可去?引导企业搬家,换个地方继续经营。
1 2
3
万家灯火装饰城拆除过程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带头签约?道理其实很简单,一开始大家都在观望,作为党员干部,我先带个头,再去做村民工作。”李建军说。“好事也需要人引领,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所以中国老百姓需要基层党组织引领,这样才能干好事,干大事。”
在李建军看来,老百姓是最淳朴的,他们关注基层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表达诉求。所以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信任感。同时提高老百姓的认知,自己也要提高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
春节期间慰问走访老党员
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是明显的,签约完成30%,还在观望的人开始坐不住了;签约完成50%,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项工作产生了信任感;签约完成60%时,对李建军来说,已经意味着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完成它只是时间问题。
双泉堡地区村民宅基地
拆除前中后
一个月下来,累计243个院落签订了腾退协议,完成90%的宅基地腾退任务。
而在这近百万平米的面积中,占据六十万平米面积的集体产业和有形市场清退也同步推进。万家灯火家居装饰市场、盛宏达商品交易市场、艺海菜市场等十二家大型市场先后关停、拆除。仅仅三个月的时间,这片土地原先的模样已经不复存在。
此意难免三十年
这片土地原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从廉思在《蚁族》这本书里对聚居村的描写中可见一斑:
“……生活平淡而躁狂,周围的人一拨拨地来,又一拨拨地走,错综交错,却犹浮游植物一般,漂浮着,没有根基……住宿条件简陋,已经形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低层级衍生经济圈。”
塔院村微电影《中国追梦人》之《蝶变》截图
李建军告诉我们,之前塔院村就有这种聚居现象。地理位置好,周围大学环绕,但在城市就业压力大,房价过高,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因素下,塔院城中村居民区长期混杂群居着大批量低收入人群。他们在谋生、奋斗、打拼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塔院村微电影《中国追梦人》之《蝶变》截图
“早年居民在建房的时候,常有私搭乱建的情况发生,比如建一栋五到七层的房子,再租出去。这样的屋子虽然环境差,但比楼房便宜。”这种老百姓通过出租房屋维持生计的模式也被称为“瓦片经济”,虽然解决了本地居民的经济问题,但挑战的是社区的承载力。
“瓦片经济”一定程度上为集体创造了收入,但李建军没有被这种虚假的繁华迷了眼。越是清楚“瓦片经济”的不良性和原始性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越深知这种经济有朝一日一定会成为塔院村发展的包袱。
只是苦于没有条件和政策支持,也就没有资金来改变现状。直到2014年相关政策出台,李建军知道,改变环境面貌和发展方式的机会,来了!
京昌路楔形绿地奠基
2015年9月拿到批文,到十月份开始着手拆迁工作,再到2016年初基本完成拆除,他多次组织专题会,首先研究回迁安置有关事项,规划使用十五万平方米,建设10栋28层高楼,目前已经完成整体工程的一半。
2017年5月,京昌路楔形绿地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顺利开工;12月清华东路9号院回迁安置房达到使用条件。在腾出的土地上,他坚持落实重塑生态环境,自主开发建设科技园区,积极配合政府做好腾退区域的“留白增绿”工作。目前,已建成百亩绿地,搭建起直通市中心的通风廊道。未来该区域将实现75%的绿化覆盖,绿地、水域和道路面积共计134公顷,打造出首都特色楔形城市森林公园。
双泉堡地区村民宅基地拆除后回迁房建设中
“一方面,要把政策和需求结合起来,让它适合本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要讲诚信,答应老百姓的,就要一步步实现。我们要让农民还能在集体产业继续就业,保证日常生活和收入,也要提升地区环境,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李建军说。
重写塔院新风光
李建军是土生土长的塔院人,当过普通工人,种过菜,也在塔院村的培养下,拿到了管理学的研究生学历。他27岁任科级干部,带着一群人创业;2003年建立了塔院村第一个物业管理公司;2008年当上了村长,2014年开始任党总支书记。一路走来,他为塔院村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众多举措。
塔院村主题党日活动
“有人说我抓住了机遇,我认同。”机遇就是政策,而抓住机遇这几个字,多次出现在这一天的采访中。例如早期村里的工业企业,成本太高,通过响应城市化,关闭工厂转为商业,就降低了一些成本;2008年开始,又慢慢从“商业+物业”向纯物业转型。在腾退工作中,清退有形市场对当地经济难免有影响,而这对李建军来说又是一次好机会。
塔院村现有企业
塔院村在拆迁造成收入降低的情况下,对其他产业进行业态调整提升,清理低端产业,引进高端产业,比如关闭大型菜市场、大型商场,仅保留能够满足老百姓需求的供应点,打造办公场所等,李建军把这种措施称为“腾笼换鸟”。“通过整体调整,集体收入反而比拆迁之前还高,因为我们的资产更优质了。在目前的建设期,我们也在不断探索,调整的面积越大,收入比例增长的越多。最重要的还是要与城市化推进相符合,每个时期都抓住机遇,企业发展就会平和,不会掉队。”
资产扩大了,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提升管理,响应国家政策。对此,李建军表示要依托于东升科技园,在创新领域融入中关村科学城,寻求进一步发展。
东升科技园的一期已经建设完毕,主要内容是老旧企业改造升级;二期正在建设,三期还在规划中,今年也要开工。整个东升科技园区共35万平米的建筑规模,在设计上以“国际化+智能”路线为主,预计三年之内建设完成。李建军坚持高端引领,甄选独角兽企业,进行招商入驻工作,打造全新的国际化科技园区。
原金五星市场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学院园
(原金五星市场疏解后)
为促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还将原金五星市场升级改造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学院园,引入58同城、三联书店等大型知名企业,进一步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在各级政府,包括市、区、镇、街道的支持下,我们的项目和管理都在慢慢走向国际化,我们认为未来一两年之内就能实现目标和任务,有效彰显中关村科学城的影响力,这叫‘上下一盘棋’。”
想要奔向黎明,就要耐得住黑暗,对于李建军来说,终于能够让塔院村面目一新,是他一直追求的,为了这个目标,辛苦再多也是值得的。
有共鸣,有希望,守秩序——这就是李建军的工作为塔院村带来的意义。
2016年,由海淀区东升镇塔院村和乐龄联盟集团联合打造的系列微电影《中国追梦人》之《蝶变》上线网络平台。这部以李建军为原型的电影,还原了塔院村在各项工作中的变化和发展。如果你曾看过这部电影,也许也能看到,在奥运村畔,有一只蝴蝶正迎风而飞,翩然起舞。
弓三
喜欢看书,喜欢电影,喜欢视觉设计,喜欢二手车,不喜欢菜里没肉。
朗读者
采访、文、编辑 / 张悦
朗读者 / 弓三
音频剪辑 / 张海旭
图片提供 / 李建军
更多海淀人物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