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鑫:历史镜鉴中的变革与公平
今天推出淳安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周德鑫的荐书稿《历史镜鉴中的变革与公平》。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推荐人:淳安县人民检察院
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德鑫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由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所著,介绍了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政治制度,并对其中的得失利弊进行了分析,言简意赅、见解独到。该书篇幅并不长,但是阅读它花了我整整一年的时间。作为一本学术专著,它不像人们刻板印象那样大部头,短小精悍却不失学术性,以至于我每看一小段都会停下来思考,或去重温所涉的历史知识,或去搜索查证文中的观点,不知不觉中就走过了一趟阅读的“长征”。钱穆先生以政治制度作为切入点,见微知著,概览中华之历史,洞悉兴衰之密钥,着实令我拍案叫绝。
1
变革之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古国,从炎黄时代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对比,历史上的其他几个文明古国无一例外都消亡了。个中原因纷繁复杂,单就政治制度这一层面,我觉得其中蕴藏着可贵的变革精神,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以更好地服务国家统治。我以为,不存在绝对有利而无弊的制度,也不存在绝对有弊而无利的制度。所以需要通过不断的变革去趋利避害,在推动制度革新的同时也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是在封建体制下的修修补补,能保证封建的帆船在摇摇晃晃中继续航行,却没法造出资本主义的战列舰。当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击过来,就不堪一击,顷刻崩塌。这种基于经验主义的变革不论在政治还是经济层面,都没能使中国发生像西方那样的现代化“革命”,导致近代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我认为这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为什么最终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掀起了深刻的社会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逐渐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最具有革命精神,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永葆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贯穿了党从草创、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时期。同样的,大到全党,小到单位、个人,都应当始终坚持这种自我革命精神,勇于纠正自身错误,不断强化作风、改进工作,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2
公平之力量
以前读历史,看到三国两晋这一段,总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一时期的门阀士族为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乃至能与皇室相抗衡,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名场面?本书对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论述为我解答了疑惑。
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虽然改变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制,在公平性上有所进步,但就其实践来说,其导致选拔人才的权利被少数官员掌握,久而久之,选拔人才的范围越来越小,最后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门阀士族。门阀士族垄断官场,以至于皇室不得不依靠他们维系统治。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出现为所有读书人都提供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无疑具有空前的意义:首先,它为读书人打开了一条公平的入仕途径;其次,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能确保全国各地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朝廷,所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最后,这一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考试选官的科举制作为一项相对公平的制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才被废止。自科举始,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由此营造的我国重视知识、教育之传统,则一直延续至今。
一项公平的制度,恰恰是最具生命力的制度。由此可见,同西方一样,我国素来也有着追求公平、平等的精神。人人生而平等,能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平,既关乎个体的幸福感,也关乎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只有切实保障公平公正,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的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为实现公平公正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取消了农业税,建立了普惠式的义务教育、医保和养老体系等,这是我国历史上任何政府都未能做到的。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此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的分量,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每位检察干警都应牢记,并在司法实践中落实到位。
着眼历史,面向未来。今天的我们借历史之镜鉴,已然洞悉变革之精神、公平之力量,因而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站在时代的潮头,任凭它风急浪高,亦当乘风破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