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动态 | 南科大近期科研成果一览

南科大的科技工作者

一直以来聚焦科研领域潜心耕耘

以科学家精神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

近期南科大高水平学术成果

源源不断

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一起来看看吧


南科大近期科研成果速览

揭示极端气候致全球北方针叶林野火排放现象

首次实现非接触肺部术后康复评估

揭示细菌DSR2系统发挥免疫作用的分子机制

揭示树木细根经济空间形成的碳性状基础

在可重构4D打印领域取得新进展

开发生物大分子柔性组装的冷冻电镜重构新方法

在耗散工程量子控制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发表极端气候频发下水库蓄水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

新成果有望为肺动脉高压治疗找到新靶点

揭示自旋轨道劈裂的演化问题

冷冻电镜中心研究成果为EB病毒中和抗体及疫苗研发提供重要基础

在钙钛矿光伏领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揭示下地幔中等尺度热化学异常体分裂与聚合过程

发表射频能量收集芯片研究成果

在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超快动力学及光催化超快光谱领域取得多项新进展

揭秘双亲性锡炔分子

在实验中观测到非厄米边缘爆发现象

在量子热力学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发现在主动DNA去甲基化缺陷的拟南芥植物中DNA甲基化的跨代增加

设计二氧化碳捕集材料的新体系

提出基于 GNSS 和降水数据的综合干旱监测新方法

揭示古菌膜脂GMGT的生物合成机制

揭示光-COP1-剪接体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新机制

在纳米线自组装原理及纳米薄膜的精准制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3D打印高强高韧铝合金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硫化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以上排序按照新闻发布顺序排列



曾振中团队揭示极端气候致全球北方针叶林野火排放现象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团队以“Extreme climate sparks record boreal wildfires and carbon surge in 2023”为题在学术期刊 The Innovation 发表学术论文,针对2023年极端气候诱发的全球北方针叶林继2021年后再创纪录的野火事件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深远影响展开讨论。



长期来看,森林野火应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碳平衡的过程,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却陷入了恶性循环:气候变化引发的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等天气条件为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温床,而火灾后又会释放大量的黑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进程。此外,火后的植被恢复、地表反照率改变等因素同样影响着陆地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及碳循环。




南科大医工团队首次实现非接触肺部术后康复评估

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王文锦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深圳三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教授,胸外科主任乔坤、陶筱婷医生深度合作,以“Camera-based Respiratory Imaging for Intelligent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基于视频呼吸成像的胸外科术后患者康复评估)”为题在学术期刊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官方报道与关注。



与临床“金标准”CT或X-ray影像相比,研究团队提出的创新方法在45例胸外科患者上验证了其临床有效性。临床试验表明,非接触视频生理监测不仅可用于连续的生命监护(如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监护室、睡眠中心),也可用于快筛式的疾病筛查或康复评估,将在生命监护和康复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非接触监护技术”的国产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性作用。




贾宁团队揭示细菌DSR2系统发挥免疫作用的分子机制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贾宁副教授课题组以“Structural basis for phage-mediated activation and repression of bacterial DSR2 anti-phage defense system”为题,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细菌和噬菌体之间时刻进行着永不停歇的“军备竞赛”,为了防止被噬菌体“攻克”,细菌在与噬菌体的长期共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了一系列免疫系统以抵御噬菌体的入侵,噬菌体也通过不断进化以逃逸细菌免疫系统。为了研究细菌和噬菌体之间的“相爱相杀”,贾宁课题组同时揭示了细菌DSR2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入侵噬菌体的尾管蛋白,启动自杀死亡来保护群体的免疫机制,及“聪明”的噬菌体如何利用自身的DSAD1蛋白抑制细菌免疫系统,从而逃逸细菌免疫系统攻击的逃逸机制。




王俊坚团队揭示树木细根经济空间形成的碳性状基础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俊坚课题组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孔德良课题组,以“Molecular-level carbon traits underlie multi-dimensional fine root economics space”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 Plants 发表研究论文。课题组应用核磁共振,解析了热带树种细根分子水平碳性状,并阐释了分子水平碳性状在塑造细根多维经济性状空间方面的潜在作用。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分子水平碳性状在塑造细根经济空间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植物根系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提供了全新的分子尺度的见解,对于理解植物进化、物种共存以及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葛锜课题组在可重构4D打印领域取得新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教授葛锜团队在可重构4D打印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Reconfigurable 4D Printing via Mechanically Robust Covalent Adaptable Network Shape Memory Polymer”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综合期刊《科学∙先进》(Science Advances)上。



葛锜团队开发了高力学性能的共价适应性网络SMP(Mechanically Robust Covalent Adaptable Network Shape Memory Polymer, MRC-SMP),能够用于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高分辨率3D打印,实现可重构、大变形、高精度4D打印。MRC-SMP可重构性能与多材料打印的结合能够制造三维任何形状记忆折纸结构,并极大地缩短制造复杂SMP折纸结构的时间。




沈庆涛团队开发生物大分子柔性组装的冷冻电镜重构新方法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庆涛课题组针对生物大分子组装柔性的难题,基于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开发了直接赋值颗粒欧拉角(Euler angle–assigned reconstruction,EAAR)的重构方法,首次解析了真核细胞中转运必需内吞体分选复合物-III (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 Required for Transport-III,ESCRT-III)平面螺旋多聚体结构。该研究成果以“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of ESCRT-III flat spirals on the membrane”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PNAS 上。



该工作为研究ESCRT-III多聚体由平面螺旋向圆顶结构转变提供了初始构象,为研究ESCRT-III介导的膜重塑提供了新方向。研究中所提出的EAAR的重构方法,有效规避了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中的局部最优解问题,也为解析脂质体和细胞器等膜系统上受几何限制、具有严重优势取向的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提供了新的策略。




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在耗散工程量子控制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在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俞大鹏的带领下,研究员徐源与副研究员刘松合作,在针对光子数福克态的耗散工程量子控制方向取得重要实验研究进展。研究团队在实验上开发了级联选择性光子数增加操作,实现对微波谐振腔中福克态的长时间稳定保持,首次展示了通过对多光子损耗错误的纠正来保护量子态信息。相关研究成果以“Autonomous Stabilization of Fock States in an Oscillator against Multiphoton Losses”为题,于2024年5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物理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这项创新成果开发了基于耗散工程的量子控制新手段,不但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微波和光学光子、机械振子和声波声子等体系,同时有望在未来量子光学、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纠错等领域发挥重要的应用。




姜丽光课题组发表极端气候频发下水库蓄水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姜丽光团队在地球物理学领域TOP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Reservoir Filling Up Problems in a Changing Climate: Insights From CryoSat-2 Altimetry”的文章。该研究从水库蓄水位视角出发,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水库能否蓄满以实现设计功能的问题,以期为水库蓄水监测和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库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利用不同时间尺度的SPEI气象干旱指数与ENSO事件指数数据,评估了525个水库水位与干旱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约86%的水库蓄水情况与干旱呈现显著相关,其中67个水库受持续性干旱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步增强。除此之外,研究发现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着43%的水库,包括世界十大水库之三和欧洲的42个水库,这些水库均位于先前的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范围之外。这些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气候变化在水库蓄水影响因素中的主导地位,提示了极端气候事件存在进一步加剧影响的情况,为水库管理策略制定以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卞劲松团队发表新成果,有望为肺动脉高压治疗找到新靶点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聂晓伟研究员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卞劲松教授团队近日在心血管领域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发表题为“o8G site-specifically modified tRF-1-AspGTC: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and biomarker for pulmonary hypertens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o8G位点特异性修饰的tRF-1-AspGTC很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新的治疗靶点与血液生物标志物。



此项研究首次证明了5o8G修饰的tRF-1-AspGTC在PH中的作用机制。该修饰形式的tRF-1-AspGTC通过重新靶向WNT5A及CASP3的mRNA导致PASMCs增殖及凋亡抵抗,并且通过BMPR2-ROS/5o8G tRF-1-AspGTC/WNT5A信号环路进一步加剧了PH的发展。抑制5o8G tRF-1-AspGTC可以阻断这一信号环路,为治疗PH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为将5o8G tRF-1-AspGTC作为肺动脉高压诊断新的潜在血液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洁团队合作揭示自旋轨道劈裂的演化问题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中心(CNAP)陈洁助理教授课题组联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利用美国稀有同位素装置(FRIB),在硅同位素链的自旋轨道劈裂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Evolution of the nuclear spin-orbit splitting explored via the 32Si(d,p)33Si reaction using SOLARIS”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 Physics Letter B 上。



本研究利用新一代装置 SOLARIS 进行32Si(d,p)33Si反应测量,是此新装置上的首个实验结果。实验得到了33Si激发态能级和单粒子强度,确定了1p3/2和1p1/2中子单粒子轨道能级。结合已有数据,文章研究了N=17,19,21同位素链中1p轨道自旋-轨道分裂随结合能减小的平滑变化趋势,从而对近年来领域内广泛关注的质子“气泡”核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不支持质子“气泡”结构的存在。该工作通过单核子转移反应实验系统地映射这一区域的自旋-轨道分裂的演化情况,为人们理解弱束缚原子核及天体中重元素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冷冻电镜中心刘铮团队研究成果为EB病毒中和抗体及疫苗研发提供重要基础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教授刘铮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孔祥炜博士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题为“Potent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ing Epstein-Barr virus gp42 reveal vulnerable sites for virus infec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的中和性抗体与疫苗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研究通过体外与体内功能实验验证了这两株抗体的中和能力,结合结构分析展示两个抗体结合于gp42上的不同表位,提出了抗gp42抗体能够阻碍病毒融合过程的中和机制,并首次发现gp42抗体在上皮细胞上的中和作用,为未来基于gp42的EB病毒疫苗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研究证明抗体2C1可有效预防EB病毒感染人源化小鼠,为开发基于抗体的预防或治疗EB病毒感染的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连发五篇!许宗祥团队在钙钛矿光伏领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教授许宗祥团队在钙钛矿光伏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与合作者在化学和材料领域学术期刊 Nano Energ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Joul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发表5篇学术论文。



发表于Nano Energy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氢酞菁的中心氢原子动态转移有利于增强钝化活性位点S/N的钝化效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的文章在研究SnO2/PVK界面相互作用时,对界面上退化钙钛矿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PbI2残留物和金属Pb0是分解钙钛矿的产物。发表于 ACS Energy Letters 上的研究设计、合成廉价的N, N'-双咔唑分子BCzSPA,其具有3D共轭延伸的“L”型构象,以固定分子堆积模型和电荷跃迁通道。发表于Joule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SAM分子设计和PSC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这为进一步提高PSC的性能和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的综述总结了PSTSCs面临的问题、挑战、商业化障碍和最新进展,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展望。




胡佳顺课题组揭示下地幔中等尺度热化学异常体分裂与聚合过程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胡佳顺副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Geoscience发表题为“Segregation of a thermochemical anomaly and coalescence with a large low-velocity provi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下地幔底部的堪察加异常体为切入点,对中等尺度热化学异常体的演化历史以及与大型低速异常体(LLVPs)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堪察加异常和Perm异常是同源的。它们的演化突出了中等尺度热化学异常在控制地幔深部过程中的重要性,包括地幔柱的产生、热化学异常体之间的质量转移,同时也表明太平洋下方的大型低速异常体相对年轻,且正在经历着聚合的过程。模型还展示了热化学异常与俯冲板块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地幔柱的产生,深地幔与地表构造之间的密切耦合。




詹陈长课题组发表射频能量收集芯片研究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副教授詹陈长和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正教授罗文基团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 High-Efficiency Low-Cost Multi-Antenna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with Leakage Suppression”为题发表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顶级期刊《固态电路杂志》(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JSSC)上。



传统射频能量收集系统中通常仅有单根天线用于能量收集,由于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多径效应会使空间中分布一些盲点(电磁场强度非常低的区域),最终导致射频能量收集设备可以接收到能量的角度和强度受限。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低成本高效率多天线射频能量收集解决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盲点挑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陈熹翰团队在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超快动力学及光催化超快光谱领域取得多项新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陈熹翰团队在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超快动力学以及光催化超快光谱领域取得新进展,并与合作者在化学和能源领域顶级国际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CS Energy Letters上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



上述工作基于超快光谱技术,探索了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电荷传输层在界面处的载流子提取动力学以及光催化领域中电子空穴的动力学行为,并为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以及光催化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指引。




刘柳团队揭秘双亲性锡炔分子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刘柳团队在双亲性主族元素多重键化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一例晶态的锡炔(A Crystalline Stannyne)”为题,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



该成果通过取代基的π供电子效应和空间保护,合成了一种双亲性锡炔分子(R1−C≡Sn−R2 ↔ R1−C(:)−Sn(:)−R2)。这类分子的分离表征扩展了人们对元素化学的认知,推动了双亲性(ambiphilicity;既亲核也亲电)主族元素化学的发展。新型主族元素结构基元的创制对合成化学、药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范靖云课题组在实验中观测到非厄米边缘爆发现象

南方科技大学范靖云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在非厄米物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在实验中观测到了由非厄米趋肤效应和带隙虚部闭合共同导致的非厄米边缘爆发现象(Non-Hermitian Edge Burst Effect),相关研究工作以“Observation of Non-Hermitian Edge Burst Effect in One-Dimensional Photonic Quantum Walk”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他们利用时间分辨探测技术对粒子在晶格中的扩散进行了实时观测,通过系统性地调控实验参数揭示了耗散边缘爆发及其条件,从而确定其产生机制是非厄米趋肤效应和带隙虚部闭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刻画了标度律。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在该系统中,边缘爆发现象的出现还可用于探测相应厄米系统中的拓扑相变(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同期开展了研究)。




鲁大为团队在量子热力学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鲁大为团队在量子热力学领域取得进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在分子层面实现了一种不需要外界额外做功驱动的量子制冷过程,相关成果以“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self-contained quantum refrigeration”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该研究中关于核磁共振量子系统中功和热等能量的分析,为量子热力学领域的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有助于研究人员在更多量子系统中进行热力学问题的讨论。此外,该量子层面、不需要外界驱动的制冷过程将有望被应用于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中,通过对量子比特制冷降温,能够降低其在进行量子计算任务时出现错误的概率,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朱健康团队发现在主动DNA去甲基化缺陷的拟南芥植物中DNA甲基化的跨代增加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院士团队在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ransgenerational increases in DNA 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 plants defective in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的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报道了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中, DNA去甲基化酶ROS1突变导致基因组水平上DNA甲基化水平逐代升高。该发现揭示了ROS1在阻止随机形成的DNA甲基化的跨代遗传,维持表观基因组稳定中起重要的监控作用。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进化以及生存环境如何通过表观遗传对后代产生影响。




张作泰团队设计二氧化碳捕集材料的新体系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作泰研究团队在CO2捕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Atom-level interaction design between amines and support for achieving efficient and stable CO2 capture”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胺-载体系统,实现了高效且稳定的CO2捕集,为CO2捕集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该研究不仅为CO2捕集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还为未来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团队将继续优化拓展碳捕集材料体系,并探索其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潜力,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陈克杰课题组提出基于GNSS和降水数据的综合干旱监测新方法

南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陈克杰课题组在遥感领域学术期刊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上发表题为“A novel GNSS and precipitation-based integrated drought characterization framework incorporating both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indicator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和降水数据,提出了同时顾及气象和水文指标的综合干旱监测新方法。



基于 GNSS 的综合干旱表征框架,不仅顾及了与气象条件变化相关的降水效率,还考虑了反映水文动态的陆地水储量,使其在表征和监测干旱方面具有优势。考虑到 GNSS 台站在全球范围内布设日趋密集,这也意味着除了定位、导航、授时(Positioning, Navigation, Timing)、地壳运动监测等现有应用场景外,GNSS 也可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综合干旱表征和分析提供新思路。




曾芝瑞、陶丽芝、曾福星团队联合揭示古菌膜脂GMGT的生物合成机制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曾芝瑞,化学系副教授陶丽芝和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曾福星研究团队合作在古菌膜脂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古菌膜脂GMGTs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并指出GMGT具有指示海洋缺氧历史变化的地球科学应用潜力。研究成果以“Biosynthesis of GMGT lipids by a radical SAM enzyme associated with anaerobic archaea and oxygen-deficient environments”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



本研究结合体内古菌异源基因表达和体外生化活性实验,首次鉴定出GMGT的生物合成酶(GMGTs synthase,Gms)基因。Gms属于radical SAM蛋白酶家族,利用自由基活化底物GDGT的 C(sp3)-H键,并构建C(sp3)-C(sp3)键,形成产物GMGT。




邓兴旺院士团队揭示光-COP1-剪接体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新机制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期杰出访问教授邓兴旺院士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Light regulates nuclear detainment of intron-retained transcripts through COP1-spliceosome to modulate photomorphogene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光-COP1-剪接体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新机制。



本研究表明,COP1参与了光介导的mRNA选择性剪接(主要是IR)过程来协调拟南芥幼苗的光形态发育。光通过对光信号通路成员编码基因(如PIF4RVE1ABA3)IR的调控来实现对拟南芥幼苗的光形态建成的精细控制,而这一过程依赖于COP1,并且受到了剪接复合体的调控。本研究中鉴定到的DCS1-DCS6蛋白均为拟南芥剪接体的组成部分。COP1通过直接与植物剪接体特异性组分蛋白DCS1相互作用并使其泛素化降解来调节剪接复合体的功能状态。因此,本研究揭示了光-COP1-剪接体模块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全新分子机制。




俞书宏院士、何振助理教授团队在纳米线自组装原理及纳米薄膜的精准制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俞书宏,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何振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建伟、副教授江慧军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种原位界面组装诱导合成的新策略,实现有序纳米线薄膜从一维到准二维结构的转变,揭示了其动态转变机制、界面合成动力学,为各向异性纳米基元构筑有序结构薄膜提供了新路径,相关论文以“Interfacial-Assembly-Induced In Situ Transformation from Aligned 1D Nanowires to Quasi-2D Nanofilm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上。 



这项研究成功获得了具有良好结晶和大面积的准2D纳米膜,显示出比1D纳米线薄膜更好的电子传输特性。理论模拟证实了纳米薄膜从1D到2D的转变。这些发现将为各向异性纳米基元的界面合成动力学提供关键见解,为探索不同界面上发生的其它取向搭接过程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有望应用于大尺度高性能纳米薄膜的制备。




朱强团队合作在3D打印高强高韧铝合金领域取得新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席教授朱强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团队、北京科技大学毛新平院士团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张明星教授团队合作,在增材制造(3D打印)铝合金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dditively manufactured fine-grained ultrahigh-strength bulk aluminum alloys with nanostructured strengthening defects”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 Materials Today 上。



朱强与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种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具有超细异质结构与纳米尺度面缺陷强化的Al-Mg-Mn-Sc-Zr合金材料,其兼具超高强度与高塑性。




贾铁争课题组在硫化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贾铁争课题组以 Chan-Lam 偶联反应为主要工具,致力于发展新颖高效的硫化学合成方法,取得两项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学术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以“Synthesis of Sulfilimines Enabled by Copper-Catalyzed S‑Arylation of Sulfenamides”为题的研究成果采用化学稳定且易合成的次磺酰胺(R1-S-NH-R2)为原料,通过在氮原子中引入羰基导向基团,可与 Cu(II) 催化剂形成能量更低、作用力更强的五元环过渡态,从而促进次磺酰胺的S-芳基化,最终获得硫亚胺产物,同时克服了传统 Chan-Lam 偶联的 C-N 键形成。以“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of ligand-controlled Chan-Lam coupling of sulfenamides”为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次磺酰胺的 Chan-Lam 偶联反应体系,克服了 Chan-Lam 偶联反应无需外加配体的传统局限,提出了外加配体调控化学选择性 Chan-Lam 偶联的新策略,成功开发出NH-次磺酰胺直接N-芳基化合成N-芳基次磺酰胺的新方法。





推荐阅读


揭晓!薛其坤校长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胡清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南科夏至,在最长的白昼,与梦想并往


参与人数首破两万,南科大综合评价招生能力测试开考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媒体中心

新闻中心


值班编辑:杨奂彦


欢迎投稿、建议:

weixin@sustech.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科技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