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幕,关于正义的回望
叩问命运的振聋发聩
朴素正义会温暖万家
当前,电影《第二十条》正在热映。围绕“正当防卫”这一主题,影片在笑与泪的交织中展现了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的办案日常,讲述了时代洪流下的法治进程。当故事结束、灯光亮起,有没有哪个画面留在你的脑海,让你无法忘怀?让我们来看看检察官的难忘时刻,看看拱墅检察人关于公平正义的坚守。
王蕴
第七检察部
《第二十条》海报(来源:豆瓣)
吕玲玲被停职处分后,在办公室声泪俱下对韩明发出灵魂拷问的画面。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是影片中吕玲玲被调离岗位时对韩明说的话。那一刻,作为一名检察官,她诠释了“我将无我”的真正含义。公正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检察官作为公正司法的守护者、监督者、执行者,当我们作出符合天理、国法、人情的审查意见时,法也是有情的。法的背后是立法的严谨,也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不断变化,但也确有相对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源于对正义的渴望,对世界的善意。
王烁
第八检察部
电影《第二十条》海报。(来源:豆瓣)
听证会上,韩明慷慨陈词的画面。
检察官韩明在听证会上激昂陈词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在罪与非罪的交锋中我看到,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其内在对公平、正义、尊严、自由等价值的追求,与老百姓最朴素的正义感从来都是一致的。作为一名司法人员,不仅要具备法律思维,更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充分兼顾天理、国法、人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的引领作用。当司法结论回应了老百姓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时,法律便会被敬仰。
陈小朴
第九检察部
《第二十条》海报(来源:豆瓣)
上访中,张贵生被货车撞死的画面。
电影很好地探讨理性的公平正义与老百姓感知的公平正义的冲突,也让我深思:检察官如何在办案中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正如检察官韩明,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张贵生放弃上访,但步入中年的他,面临着生活的重压、职业的迷茫抑或是法治的信仰,他重新触碰到了内心深处对公平正义的那份纯真与执着。无论是公平正义,还是法律的温度和情理,都需要我们的坚守和努力。法治的精神,检察的责任,就是为老百姓守护公平正义。
石玉婷
办公室
《第二十条》海报(来源:豆瓣)
张贵生在韩明车里的画面,面对韩明质问为什么去北京时,委屈地回答说“我想要个说法”。
影片中有很多具有记忆点的“名场面”,但韩明车里低着头老实委屈的张贵生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在公交车上挺身而出的他是“正义的化身”,韩明车里的他却怯懦憋屈。形象反差的背后是正义感的动摇,面对难以接受的判决,他一次次上访“想要个说法”。电影中这个“说法”来之不易,现实中对公平正义的维护也绝非易事,当看见身边的检察官们在办案中努力回应群众心中的正义,我对法律充满信心,相信张贵生的悲剧不会再重演,相信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能得到公平正义的“说法”。
臧伟
检务保障部
《第二十条》海报(来源:豆瓣)
受害人郝秀萍被逼无奈准备跳楼的画面。
郝秀萍在工地楼顶用手语诉说着自己的委屈,流着泪,带着对这个社会的绝望打算跳楼。在得知丈夫会被判防卫过当,她哭着朝韩明伸出手,绝望中带着一丝希望。就像检察官吕玲玲说的那样:“一个母亲,为什么会扔下她狱中的丈夫和五岁的残疾女儿去跳楼?为什么?因为她绝望。她对法律的绝望,对公平的绝望,对我们的绝望。如果我们不能给她带来希望,那我们又有什么资格穿这身衣裳呢?”最后的纵身一跃,郝秀萍的勇敢和不妥协,直击了我的内心。电影落幕,郝秀萍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换取来的公平正义更显分量,却也沉甸甸的。也让我明白身为检察干警,面对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最朴素的期待,我们必须心存敬畏,久而弗懈。
汪冰沁
政治部
《第二十条》海报(来源:豆瓣)
韩雨辰被几个小混混拳打脚踢倒在地上抱头却不敢还手,回家后迷茫的画面。
观影后我问女儿:你看见同学被欺负,你会怎么做?她想都没想就说:我会马上制止!可是怎么制止?施暴者会这么容易就停手?孩子会不会也受到不法伤害,或者像片中的韩雨辰一样遭到报复?韩雨辰被围殴时不敢还手,因为他不想再给父母添麻烦。防卫保命什么时候变成了还手就有错?当我的孩子被霸凌了,她能遇到韩雨辰吗?影片最后给了韩雨辰一个好结局,霸凌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世界有太多的无奈,虽然现在我还是不能教给孩子“见义勇为的标准方式”,但是法律在不断进步,法治的细节在不断完善,有那么一群人在努力弥补这些世间的无奈和遗憾。我们需要成为韩雨辰,更需要勇敢坚定、合理合法地出手。法治的不断进步,一定会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相关链接:
素材丨各支部
编辑丨李伟
★
往期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