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美对华接触政策40多年失败了?未来走向何方?美国教授这样回答
本文大概3600字,读完共需4分钟
编者按:在6月19日下午举办的人大重阳系列讲座第120讲上,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职正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做了题为“美国对华接触政策40多年的是是非非”的讲座。赵穗生先生在讲座中系统回顾美国接触政策这40多年的演变,细数其功过是非。在他看来,接触政策还将继续,但要面临转型,抛弃改变中国的幻想,回归现实主义路线。而且赵教授认为特朗普总统目前并未超越他的前任,未来对华政策还将在上下、左右摇摆之中。本文刊于6月21日“国际援助官微”。
主讲嘉宾赵穗生教授
明年将是中美建交40周年,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一直基于接触政策来改变中国,以追求其战略利益和其他利益。今年美国政界、学界总结对华政策效果时,对接触政策的指责日益增加,一些人认为对华接触政策为美国制造了一个竞争对手,并未达到美国的战略目的。面对这种指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知?接触政策还能否继续?
改变中国——美对华接触政策的“错位共识”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美国接触政策的由来及其目的。接触政策是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提出的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目标有两个:一是地缘政治,当时中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苏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缘战略背景。二是美国的长期战略要求改变中国。这种接触政策一方面是要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让中国出现中产阶级,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化、民主化。另一方面中国在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崛起,是其中一个利益相关者,就不会对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产生威胁。
中国当时百废待兴,美国的技术、投资、市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中美两国达成一种共识,但这是一种“错位共识”。因为美国想把中国变成一个像它一样的西方式的民主社会,而中国现代化的目的只是要富国强兵。在这样一种错位的共识下,中美之间的接触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很成功,美国认为中国正按照它想要的方向变化着。
但是在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共同的敌人苏联消失了,中国作为当时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反过来被认作美国战略上的竞争对手。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参与者对接触政策能不能达到其目的产生了疑问。但是在这个期间中国按照邓小平的指引,韬光养晦,不出头,不搞对抗,加强合作。这又给在美国一些支持接触政策的人找到了根据,认为只要保持耐心,中国就一定会按照接触政策的目标加以改变,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一定会导致政治上的自由化和民主化。
2008、2009的金融危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然而,如今美国责备中国,说中国变了;中国责备美国,说美国遏制中国。美国逐渐认识到中国不接受它的一些理念,而它也没有能力改变中国。现在特朗普完全放弃了美国的价值观念,成为自由主义本身的一个挑战者,甚至可以说是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自由主义理念、美国的人权价值观念的一个最大挑战者。美国本身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美国对接触政策的信心的丧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认为对华接触政策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战略目标推行下去了。
与此同时,中国则是信心满满。2008、2009的金融危机对美国伤害很大,中国却从中很快走出来。当时国内的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大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学者都对于中国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坚定信念。同时,中国对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也越来越不满,因为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在中国看来本就有欠公平、合理,中国过去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现在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等对美国主导地位的挑战越来越强。所以美国开始担心中国是不是要建立一套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替代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这种背景之下,中美两国一个越来越没有信心,没有安全感;另一个则变得越来越自信,错位共识消失了。因此接触政策受到了很大挑战。美国开始反思,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太天真,被中国骗了,中国只要崛起就一定不会容许美国与之平起平坐;另一种观点认为其实中国原来是愿意改变的,但强大后心态变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他们都认为接触政策难以为继,美国要改变战略,对中国实行强硬政策,并且主要集中在对华采取强硬的经济政策。
美国把很多经济上的问题归结为政治上的问题。在安全问题上,一些学者认为中美之间产生修昔底德陷阱,可能会因为相互之间的恐惧而产生冲突和战争。特朗普上台后,其实还是继续停留在对华政策的上下、左右摇摆的周期。中美关系一直是上上下下。一个新的总统要批评他的前任,所以会采取强硬政策,一段时间后会发觉中美关系很重要,开始软下来;然后一段时间发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开始强硬起来。特朗普并没有走出这样一种周期。特朗普他所关注的跟中国接触的问题中只有两个:朝鲜和贸易问题。所以他的问题点很集中,而这些贸易摩擦并不完全只针对中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不认为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美国为何无法抛弃对华接触政策?
为什么特朗普对华政策不可能产生本质性的变化?为什么美国即使对接触政策有这么多批评,但是还没有办法放弃对华的接触政策?简单说几方面原因:
第一,接触政策中国受益很多,美国也受益很多。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了30%,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也起到了支撑作用。即使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当时中美建交的时候,美国处于一种滞涨状态,就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中国的廉价产品、廉价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美国走出滞涨。这些年中国是美国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也是作为单一国家对美国就业支撑最多的一个国家。所以如果打贸易战的话,美国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第二,美国要想在亚太地区继续存在,就必须跟中国合作。因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十年以前绝大多数的东亚国家和美国的贸易额都超过这些国家贸易额的50%,现在只有20%左右,而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50%。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想在亚太地区存在,跟亚太地区国家保持好的关系就必须和中国接触。
第三,接触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中美之间的对抗,对于中国的发展有利,对于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也非常重要。
最后,美国并没有放弃接触政策,而是转型了。过去的接触政策是要改变中国,现在是不求改变中国,只求维护美国的利益。也就是说过去的接触政策强调是用合作来定义竞争,而现在的接触政策是用竞争来定义合作。
Q1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非常敌视,想阻止中国梦的实现,主要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请问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的?
赵穗生
我倒不认为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敌视。其实我接触的很多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都很好奇,都很想了解中国,对中国都有很多好感,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历史,对中国现在的发展,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东西多一些。但是作为决策者,或者作为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对于中美关系这些年发展却有很多新的反思。你刚才讲中国制造2025,我不觉得美国想在科技上阻止中国和美国竞争。因为中国跟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中国有国家的战略计划,有投资重点,有国家扶持重点,所以中国制造2025很多先进的科技领域是政府去扶植,而美国都是私人公司去发展,所以他们认为一个举国之力的国家和一些私人公司这样的一种竞争是不公平的。所以在这些具体问题上,的确有很多美国的决策者或者美国的学者有他们的想法,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敌视。
Q2
美国国内不同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会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赵穗生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政治力量和利益团体都会游说政府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特朗普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会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另一方面他自己所能决定的事情又非常有限。
所以美国的政策不是由特朗普一个人所决定的,农民的利益、高科技公司的利益、军方的利益、学术界的利益,方方面面的利益相互冲突,相互妥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中美关系在相当一段时间不会出现大的周折,中国本身没有挑战或替代美国的意愿,而美国本身又受很多因素制约,所以我觉得中美关系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Q3
最近特朗普政府频繁接触朝鲜,是不是可以解读为美国对自己的接触政策非常自信,从而意味着美国政府将继续依赖接触政策来达到其原本的目的?
赵穗生
朝鲜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的个人因素,韩国新总统文在寅希望跟朝鲜和解,所以给特朗普跟朝鲜接触创造了一定条件。我觉得这种选择反映的是特朗普的一种赌徒心态。
特朗普与金正恩的会面,在美国主流的外交政策界是批评大于赞同,因为大家都认为他让步太多,而且没有得到朝鲜具体的回报,如果是会全面弃核的话,过程会非常长。所以在很多美国主流研究者看来,这一次会谈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主讲嘉宾:赵穗生,现任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职正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是美国外交思想库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拥有美国加州大学政治学博士、密苏里大学社会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出版了十余部英文著作,包括《权力的设计》、《东亚权争》、《邓小平时代的决策过程》、《转型中的中美关系》、《中美在东北亚的竞争与合作》等。作为英文《当代中国研究》杂志创办人、主编其主要从事中国外交、中国政治、中国周边关系、中美关系、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
推荐阅读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