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3位著名专家眼里的习近平外交思想
本文大概12000字,读完共需15分钟
编者按:7月11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高校、智库、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深入研讨新时代如何做好对外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此凝聚共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等6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对外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一周年之际举行,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背景下召开,专家学者们高度重视、积极研讨,会议取得重要成果。本文刊于7月19日《光明日报》。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不断增强对外工作理论自信与行动自觉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宋涛
习近平外交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做好对外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要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一主线。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外交思想给出了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答案,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要牢牢把握“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如何构建这种关系”这一主题。习近平外交思想强调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中国与世界关系。特别是面对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我们在对美错误言行进行坚决斗争的同时,坚持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既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又把握大势、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
要牢牢把握坚持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根本。习近平外交思想将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对外工作管根本的一点。要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坚持党的领导,把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到对外工作各个方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当前,我们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全过程。中联部作为党的对外工作职能部门,在研究、阐释和传播习近平外交思想方面责无旁贷,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的对外工作独特优势,加强对国际社会的政治引领,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贡献智慧与力量!
立正位、行大道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张政
习近平外交思想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今天,人类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深入,各国相互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紧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世界各国普遍愿望,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奋斗的如磐初心和责任使命。
习近平外交思想有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四大赤字,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能提供很大启发。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和而不同,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时候,中国也没有迷惘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迈开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习近平外交思想有着广阔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空间。我们坚信: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
光明日报始终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今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发来贺信。我们将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守正创新,用心建设新时代知识分子精神家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深做细做生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靳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是我国为推动国际秩序健康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既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智慧光芒,又延续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传统和长期政策取向。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应着重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把握贯穿其中的历史脉络,深入思考其现实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更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发展,主张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在这样的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谋发展新机遇、共探发展新动力,被国际社会视为我国捍卫多边主义的庄重宣言和有力举措。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很多挑战,这要求我们用智慧和勇气积极应对、有效化解国与国之间的分歧,维护世界和平,伸张国际正义,促进共同发展。
阐释中国同世界的相处之道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君如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这样的关头,习近平外交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宏大的历史思维、宽广的世界眼光,深入回答了外交工作“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的问题,回答了新时代外交工作怎么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的问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环境,中国外交需要解决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如何和世界相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世界。中国已多次向世界宣示: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走殖民主义的老路,绝不走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绝路,绝不会通过战争实现现代化。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有些国家开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阐释了正在走向强盛的中国同世界的相处之道——不是发动战争、不是称霸世界,而是和大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破解四大赤字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慎明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今年3月,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三大赤字发展为四大赤字,增加了信任赤字。只有破解全人类面临的四大赤字,才能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真正形成和平发展共享的局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当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靠的根本力量,是世界各国人民。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不能由一家或者少数人说了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享才是共建的基本目的和立足点,可以很好调动各国人民参与的积极性。
推动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于洪君
当前正处于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战略格局全面调整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形成了反映人类共同诉求的解决方案——习近平外交思想。
推动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为打造国际新秩序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中,大国关系始终占有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意义重大而深远。
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有助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健康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既重视大国关系,也高度重视周边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访问周边国家,多次参加周边地区的国际会议。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为人类社会联动发展开辟新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与各国人民同心协力,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 李景治
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四个突出特色: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结合。习近平外交思想强调树立世界眼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国际事务,为全球发展作贡献;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共建“一带一路”引领国内发展与国际互利合作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习近平外交思想始终坚持和平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自觉;习近平外交思想强调大国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作更多的贡献。
外交学院副院长 王帆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国际格局演变有着深邃的把握:在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就如何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提出新要求,兼顾了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体现了辩证思维和联系思维。“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是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历史演变的关键所在。既要看到中国对世界的塑造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上升,也要认识到中国需要同相关国家增信释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 王在邦
习近平外交思想有三个重要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21世纪国际形势。它的一个精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目标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三大途径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共建“一带一路”;四大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公平正义,履行大国担当。
河南大学副校长 孙君健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科学,是因为它基于对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的全面把握,是对中国国际地位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客观设定,以及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等现实基础上做出的综合性战略判断。系统,是因为它对国际、国内环境与发展态势及应采取的外交方式的战略判断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延展,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秦宣
“为世界谋大同”是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一把金钥匙。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谋解放的追求,体现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立场和外交理念。增强战略自信,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塑造中国外交规范,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它们共同服务于党的领导、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而服务于“为世界谋大同”目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宇文利
“担当大国责任”体现了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协调意识,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持久和平与繁荣稳定的发展意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意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辩证法,体现在把中国与世界作为既不同又相通、既区别又联系的单元,体现在把对内与对外、改革发展与开放协调统一起来的科学决策与战略布局中。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夏立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目标。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前提,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可以用全球共生系统理论来证明,即全球事物都共生于巨大的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院长 张胜军
习近平外交思想有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其主要特色在于:准确解释了世界政治、中国与世界的客观规律关系;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新型国际关系等重要理念;塑造了中国的独特外交风范。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中,有很多对传统外交范式的创新性突破。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体系以“以人民为中心”为前提,强调和平发展是关乎民心向背的外交理念。促进民心相通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特质,也是世界政治发展的要求。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群英
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深邃战略视野,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整体。它具有显著的实践导向特点,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两个主要内核。它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和超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刘世强
习近平外交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历史使命是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价值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原则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战略布局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共建“一带一路”。政治保证是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外交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精神追求是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执行所长 陈向阳
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把握历史前进大势,避免在国际乱象中舍本逐末,从而弄清楚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对外方针政策。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磊
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外交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与创新。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坚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其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给人类带来更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永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全球治理的现实经验,植根于人类智慧累积的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当代人类交往活动提供终极目标指向,引领人类探寻有效的全球共治方式,和平友好地从事生产生活实践,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合作。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董振华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根和魂。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交融相通?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这和生物成长规律是一样的,只有不断交流互鉴才能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有强大包容性,可以寻找并实现和其他文化、文明的价值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具有共同特点:在价值和逻辑上的统一。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接受,也必然从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原副所长 李文
习近平外交思想聚焦四个方面: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国家发展道路多样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这是对中国传统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主张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他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儒家思想的转化与提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刘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理想是全人类的解放,要求各国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历史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通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必经阶段;哲学底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美美与共”是我们处理多元文明关系的基本遵循,“和而不同”是我们处理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哲学依据。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 李平生
习近平外交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从孔子开创儒家学说,到中华美德体系与士大夫人生价值追求相结合,发展为“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再到我们党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顾可见,儒家大同理想、五常美德等,精髓要义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均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追求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涵盖了传统美德、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民族精神、外交理念等方面根本要素。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吴宏政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利益诉求、价值观。这并不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共同体是在矛盾冲突中实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实现的。中国的问题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是中国以自己的进步实现对全人类的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志洲
“天下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和文化根源,具体体现为共同利益观、共同价值观、全球治理观、做负责任大国。“和而不同”是重要的哲学观,习近平外交思想强调文明平等,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外交思想继承中国传统人文主义,讲感情,重情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领导人互访要像“走亲戚一样”,强调中国的周边外交要“亲诚惠容”,富有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精神。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志丹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方法论,主要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提高这六大思维能力是提高驾驭外交领域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的客观需要。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长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蕴含着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也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发展中既关注本国人民,也关心世界人民,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价值追求。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宋志辉
习近平外交思想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传承发展基础之上,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中大国兴衰循环论和宿命论,强调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它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强调整体布局、突出重点,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轨迹背后的大逻辑、大动力、大趋势。习近平外交思想不仅包含深厚的哲学理论,而且深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二者智慧的结晶。
郑州大学国际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余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三个层次入手:个人层次、国家层次、国际体系层次。个人层次,要尊重事物多样性;国家层次,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联合国宪章,坚持独立自主;国际体系层次,追求全人类和谐共处,即追求“大同”。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黄仁国
中国外交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立足于人民,通过互联互通、和平合作,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发展、谋幸福。我国外交体现出外交主体多元化、外交客体复杂化、外交决策民主化、外交活动机制化的总体特征。中国特色的交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有序的交融。在外交方面,交融体现为强调开放与合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引领外交事务中各领域双边、多边关系的发展,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和平发展。
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姚遥
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传统从历史到今天并没有断裂,依然发挥作用。中国文化不否认差异,强者要重道,弱者要重节,即“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谢忠文
习近平外交思想充满哲学智慧。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源和道。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理念处理国际事务,这是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高度去认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法和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从国家软实力、硬实力的角度去认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势和力。从国际国内凝聚的强大共识去认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和运。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郭树勇
习近平外交思想有以下特征:政治性,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性,注重人类共同进步,注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福祉、民心相通和中外人民交流等;时代性,大变局中强调大发展、谋复兴等;普遍性,提倡文明互鉴、平等对话交流。
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张瑞才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念上体现了时代进步,深刻回答了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是什么;目标设计体现了时代性,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实现方式上提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开辟各国创新发展、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发展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方长平
习近平外交思想首先体现为进步性,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国际关系进步;其次是公正性,充分维护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再次是现实性,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统一,强调自我发展和世界共同繁荣;最后是系统性,打破了安全和发展、政治经济与外交边界,契合当今世界发展大局。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副院长 张景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极大拓展了海洋政治研究的主体和维度。拓展后的主体包括国家与组织、人与海洋生物、海洋非生命;拓展后的研究维度包括实践维度、认知维度以及感知状态维度。这为海洋政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深化提供了动力与空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苏长和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对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给出的判断和回答。比如,中国是走“国强必霸”的西方老路,还是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新路?是搞排他性经济集团和经济势力范围,还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等等。对此,习近平外交思想均予以坚定回答。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 吴志成
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化了对新型大国外交的规律性认识。它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新篇章,充分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特性;为塑造国际新秩序确定了根本方向,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未来。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存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概念。它与所谓的“普世价值”存在根本差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外交领域以不同方式践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对维护和拓展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
习近平外交思想集新中国成立70年对外交往经验之大成,凝结着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与深远的世界意义。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对习近平外交思想进行更多学理化阐述,推动国际学界对其进行严谨专业的研究;要通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引领更多国家和地区齐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辽宁社会科学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吕超
周边外交始终在中国外交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搞好周边外交提到了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层面,对于极具中国特色的周边外交实践进行了精准概括。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并愿意同周边国家分享共同发展的机遇。
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蔡春林
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共建“一带一路”是关键词。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提供全新的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主要表现在:提升中国外交软实力,包括增强国际政治运筹能力、外交斡旋能力和战略环境塑造能力;深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营造良好外部条件;维护中国外交利益,坚守底线思维;提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中国找到了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提供了实践支撑,给出了成功例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表明中国愿意以包容开放心态面对世界,这种心态是内生的客观需求。习近平外交思想不仅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详尽的战略规划、配套的政策实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院长 石晓虎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不仅需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宣传其科学性与必要性,争取更多理解和认同,也要通过行动,有序而务实地加以推动。周边国家是我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切实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意义重大。中国在履行大国责任、展现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的诚意方面,正得到越来越多亚洲国家的信任和认可。
盘古智库常务副秘书长 王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总结了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进展和理论创新,全面规划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的使命任务和前进方向,有机结合了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
苏州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张继业
习近平外交思想所提倡的,是在国际治理领域,用多元共生的治理模式取代霸权主义;在大国关系方面,用合作共赢超越对抗,超越“文明冲突论”;在世界前途命运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取代所谓的“文明终结论”,为世界维护开放和平、共赢发展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了时代性与党性的高度统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 栾建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既有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关于对外工作思想精髓的继承,更有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理论创新;体现了时代性与党性的统一,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路径、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努力方向的中国方案,这种时代性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分不开的,也是需要通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供政治保证的;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提出要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为指导,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轨迹背后的大逻辑、大动力、大趋势,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强调既要整体布局又要突出重点,为更好地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特别是坚持文化自信,将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用于当代问题的解决,向世界提供了许多基于东方文化特点的思想公共产品,从而赋予中国一种不同于传统大国的新型国际领导力。
为民族复兴尽责 为人类进步尽力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陆先高
习近平外交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伟大实践,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外交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中国应该推动构建怎样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发展需要怎样的外交事业等关键性问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保障。
今天,全球正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关口: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日渐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尽力,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健康的方向演进,指引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让世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
习近平外交思想首先从历史中来。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提供了构成要素。同时,世界上各种文明长期共存,各有其精华。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激活了相关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为各种文化寻找公约数。其次,从现实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是空洞的,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从世界各个国家合作共赢的发展实践中来。最后,从未来而来。今天,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不断夯实。
给不确定的世界以新的确定性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赵可金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贡献是给予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以新的确定性,发出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明确信号。
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渊源和一贯的哲学基础,不仅体现在思想内涵上,也体现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能够使我们在新的时代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国际局势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而努力。
从洞察大势、阐释规律的高度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崔桂田
要从洞察大势、阐释规律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内涵。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进程、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相结合,充分考虑国内环境深刻变化的新特点、新走势,综合形成的一系列理念、观点和主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今天,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对中国发展负责任 为世界发展作贡献
《求是》杂志社国际编辑部主任 杨发喜
习近平外交思想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还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从理论意义上讲,习近平外交思想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新篇章,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新篇章;从实践意义上讲,习近平外交思想不仅对中国发展负责,更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在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多边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引领了人类进步的潮流,推动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坚持用习近平外交思想观察纷繁复杂的世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戚振宏
用习近平外交思想观察纷繁复杂的世界,对于增强战略定力意义重大。要坚持以中国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来突出中国独有的外交风范;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要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特别是其开放、包容的特征;要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所彰显的崇高使命情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要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思维方法,如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统筹兼顾的整体思维、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公正公平的法治思维、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等。
推荐阅读
【聚焦】学习习近平在全球政党对话上的讲话,靳诺书记等60位著名专家如是说
【独家】章百家:七十年来,中国与世界互动发生怎样巨变?未来有哪些挑战?
【独家】中国崛起面临美国打压,北大教授王逸舟建议走“仁智大国”之路来取胜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