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伟:70年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逻辑
本文大概4700字,读完共需6分钟
受访学者刘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本文刊于8月24日《瞭望》。
从经济体制变化看,70年来核心是贯彻一个主题: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二是只有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回顾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尽管有成功的时期也有挫折的年代,但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总体上都服从一个主题:怎样才能在中国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接受媒体专访中表示,7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演进的最大特征,是根据历史逻辑层层递进,根据历史条件相互衔接,相互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不断变革和完善的历史整体。
“既然是历史统一进程,不同历史时代的经济体制选择必然会体现不同历史要求。这种不同的历史要求根本上是源于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及其变革的历史规定。因此应把这种区别和改革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去认识。”刘伟认为,从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看,新中国70年来能够迅速地“站起来”、普遍地“富起来”、进而大踏步迈进“强起来”的新时代,有五条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二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四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能动摇;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媒体:回首70年,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成就巨大。你认为70年来的经济体制变革中有哪些重大的历史节点?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刘伟:我个人体会,70年来带来巨大历史变化的节点应该有三个。第一个节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形成了新中国最初的经济框架,把支离破碎的国民经济恢复起来,也为后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历史没有给我们发展和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在这一制度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的机会。这一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打击排斥,二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使得旧中国无法完成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相应制度,进而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因此,中国历史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第二个节点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无外乎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化,另一条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实现工业化。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走苏联道路是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以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目标,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也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选择。因为要保障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在所有制上就需要国有化,特别是城市工业商业经济的国有化。与之相适应,为支持国有化并适应计划经济要求,国有化之外还需要合作化,特别是农村农业经济的集体化。
媒体:为什么中国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会存在很大差别?
刘伟:中国前30年的计划经济很有特色,虽然在经济体制上学习了苏联,但苏联体制很大程度上是条条主义,即垂直管理,而中国是条块结合,既有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各中央部门的垂直管理,同时地方也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出现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当时中国与苏联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层次不一样,必须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举个例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局做统计时,知识分子的标准是小学毕业,即小知识分子,所以搞计划经济会做报表的人才都不多。苏联人才储备充分得多,苏联当时提了两个口号,一个叫干部决定一切,一个叫技术决定一切。因为苏联当时的干部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中国当时整个国家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搞数学、搞统计、搞核算的人才,只能凭经验,这是客观条件。加上中国幅员辽阔,不尊重地方的差异性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强调“条块结合”,注重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
媒体:第三个节点是什么?
刘伟:第三个节点是改革开放,其总体目标导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验教训、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基础上所确立的。党的十四大之前没有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改革的导向是朝这个方向走。党的十四大以后,目标更清晰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过程的核心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能不能统一。回顾苏联走过的道路,计划经济一个弊端是低效率。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统一问题,苏联东欧国家尝试改革,都不太成功。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这些国家纷纷放弃公有制,开始走资本主义道路。
可以说,无论是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还是西方正统的经济理论,或是早期的社会主义实践,甚至包括上世纪50年代以后计划经济阵营国家的改革,都没有成功地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围绕着这一问题不断大胆探索。改革开放初期,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然后推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步一步走来,不断探讨和解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二者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二个方面是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的关系问题。如果说第一个方面是基本制度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关系问题,那第二个方面就是运行机制问题。其中,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市场包括各种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等。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改革、企业改革、价格改革一直到现在提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都是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
媒体: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
刘伟: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传统理论和实践都把公有制和市场机制对立起来的情况下,中国能够提出把市场作为调节手段,认为市场是中性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是巨大的思想解放。
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有中央领导人在总结三大改造过渡时期的一些经验时提到,我们可以以计划经济为主,但是要有一部分市场。公有制部分可以搞计划,非公有制部分可以让市场发挥作用。可以说,正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改革开放后,这一思想才能够逐渐在全党取得共识。
媒体:目前来看,在统一协调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关系上,还存在哪些挑战与不足?
刘伟:在对市场经济和公有制关系的处理上,现在还不能说做到了完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比如:公有制怎么保持主体地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怎么起决定性作用?主体和决定性作用怎么实现统一?既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索、公有制分配领域的探索、市场秩序和市场体系如何构建、政府机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宏观调控机制和方式的变革、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传导机制的改革及完善等,这些都还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
媒体:如何看待新中国前30年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40年发展之间的关系?
刘伟:首先要强调的是一定不能把改革前后两个阶段割裂开。特别是不能把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本对立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出于不同历史条件规定的历史选择,都是出于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发展的目的。必须历史地认识和对待不同经济体制的特征。既不能以变化的历史条件和要求去否定以往体制选择和变革的历史合理性,也不能以过往体制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否定改革的必要性和进步性。
从经济发展实践上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确立了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尽管在积贫积弱的基础上形成的国民经济体系十分落后,但为我国实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建设国家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这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新中国实现“站起来”的重要历史内涵,没有这个“站起来”也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富起来”,没有“富起来”也就不存在新时代的“强起来”命题。这是新中国70年以来一以贯之的历史逻辑。
从经济理论探索上看,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反映出来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特点和规律的开创性探索,到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写出一部政治经济学初稿”,再到习近平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这是新中国70年来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程。
媒体:回首70年的经济建设历程,你认为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刘伟:第一个经验,就是要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核心的观点是,一切生产关系的变革都要紧紧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70年取得的成功正是因为牢牢坚持了这一点,出现偏差也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
第二个经验,就是要特别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从而推动了思想解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脱离实践,什么时候就会脱离客观规律,就会陷入主观主义。从一开始,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够脱离苏联式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干扰,就是因为我们尊重中国的国情,尊重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和规律,这才有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的胜利。这70年来,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和思想及实践。
第三个经验,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们是在一个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相对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不能妄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只有认清了这个现实,才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才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统一,才有“两个毫不动摇”,才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等等。
第四个经验,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改革方向,都要长期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当中,必须做到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第五个经验,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道路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成果分享问题,即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是永恒的主题,首先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最后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来分享。一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二是只有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有不竭的发展动力。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解决不了生产社会化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解决不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因为其发展成果的分享是受阶级局限的,其持续发展动力是相对枯竭的。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由人民来分享,由人民来推动,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总结这五条,一个是生产力的观点,一个是实践的观点,一个是初级阶段的观点,一个是市场经济的观点,最后是人民的观点。我认为,这五方面经验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要的经验,应当长期坚持,丝毫不能含糊。
推荐阅读
【70年华诞】祖国您好,请查收来自中国智库的生日祝福!
【深度】盘点中外70年,这份信息量巨大的白皮书代表着官方的清醒
【深度】全球经济亮红灯!中国经济为何能“一枝独秀”?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