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美贸易摩擦两年来,美国贸易逆差为何不降反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大概7400字,读完共需8分钟
编者按:近年来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不断挑起贸易争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停止,但中美经贸合作依然是大势所趋。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2020年第1期《理论学刊》发文《中美贸易摩擦的地缘政治经济学分析》,详细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始末,本期人大重阳与您分享文章的上篇。
此轮中美贸易摩擦正是以2017年8月18日美国对中国开展301调查为标志,并依据所谓的301调查报告从2018年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后贸易战不断升级,从经贸扩展到科技、人文甚至政治等领域。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经贸谈判,中美两国于2019年10月达成了第一阶段成果,内容涉及食品和农产品、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等,中美经贸摩擦暂时告一段落,而以国有企业问题为代表的更为艰难的中美经贸第二阶段谈判尚未开始。美方选择奉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但无论国际贸易原理还是经济学理论都显示,美方以贸易摩擦来减少贸易逆差无异缘木求鱼,而唯有中美加强经贸各领域务实合作,才是削减贸易逆差的应对之道。
本文从地缘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中美经贸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贸易逆差不是贸易摩擦的真正原因,中美贸易战不可持续,合作竞争是长期趋势,只有加强中美合作才能减少摩擦,才符合全球各国共同的期待,才符合中美和各方的利益。
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一)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中美经贸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在此次贸易摩擦之前,从国别看中美互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了500%,远高于同期对全球出口90%的增长。伴随中美关系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经历了合作、施压到遏制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1989年、2001年、2008年和2018年为四个节点。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9年,中美经贸合作增加,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在世界格局中美苏争霸,美国开始与中国缓和关系,中美开始了密切的经贸合作。随着中美两国贸易迅猛发展,两国于1979年7月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关税待遇,中美贸易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在此期间中美经贸合作成为主旋律。由于美国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据美方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在1989年达178亿美元,双方签署了27个科技合作议定书。中美贸易蜜月期双边贸易增速均高于各自贸易增速。
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1年,美国对中国实行了各种贸易制裁,中美贸易摩擦增加。1989年之后,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中国对于美国的战略作用也随之下降,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转向制裁。美国对华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制裁严重制约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克林顿上台后提出以促进出口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所谓公平贸易政策,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并对中国实行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据美方统计,2000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逆差的第一大来源国。伴随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长,中美贸易摩擦特别是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逐渐增多,美国对中方发起多次301调查。为避免加征关税及其他报复性关税行动,中美连续签订了三份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中国同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立法和保护,充分表达了中国的诚意。
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中美贸易关系呈现合作与摩擦并存的特点。“911”事件之后,美国谋求与中国的合作以共同反恐,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贸取得快速发展,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增加,中美贸易关系也纳入到 WTO 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中。同时,美国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问题及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等作为牵制中国的贸易武器。近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以双位数快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从全球的第六位提升至第二位,并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双边贸易摩擦与日俱增。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对华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明显增多。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经济恶化导致美国国内反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于中美贸易逆差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42%,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让美国感到其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威胁,美对华战略转向了全面遏制。
(二)中美经贸合作推动美国经济更大幅度增长
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建交41年来中美两国贸易额增长超过233倍。作为全球两个主要经济体,中美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约40%,中美贸易和投资总量占全球的约30%,中美经贸往来促进了两国经济稳定增长,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和稳定器。从GDP规模看,2017年美国的GDP较1960年增加了15万亿美元;尽管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双位数的增长速度,但2017年中国的GDP较1960年仅增加了12万亿美元。
特别是近20年来,美国累计GDP规模共增长了303.6万亿美元,同期中国累计GDP规模则增长了104.9万亿美元,美国GDP净增加的规模是中国的289.5%。因此,中美贸易互利共赢,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受益美国利益受损。经济互补性强的中美两国,在双向互动的经贸合作中,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且也推动美国经济获得更大规模增长,并稳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头把交椅。
图1:1960-2018年中美两国GDP规模、增速与全球GDP增速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三)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特朗普上台伊始就退出TPP、TTIP、TISA、巴黎协定,挥舞贸易保护大棒到世界各地去签贸易大单,甚至在七国集团峰会上与六国对垒而导致峰会无果。特朗普竞选时声称对华贸易要采取加征高额关税的强硬举措,上台后所组建的政府囊括莱特希泽、纳瓦罗、班农等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的强硬派。以削减贸易逆差为由,美国针对中国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2017年8月对中国展开大规模的301调查,并在2018年提出301调查报告,以此为由分阶段对中国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以及更多商品加征高额的关税,并剑指中国制造2025,旨在遏制中国崛起。此轮中美贸易摩擦正是以2017年8月对中国开展301调查为标志,并依据所谓的301调查报告从2018年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4月,美国对中兴公司进行制裁,2019年进一步对华为公司等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截至2019年5月17日,中国企业被纳入美国“实体名单”的数量高达261家,占美国实体清单总数的21.9%,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对中国数百家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战,甚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都赫然在列。与此同时,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限制,甚至威胁要将中概股从美国摘牌。2019年8月,美国又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时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不仅如此,美国还将摩擦扩展到人文领域,限制等科技类专业学生赴美留学。为了遏制中国发展,美方甚至有人很早就开始讨论要部分实施中美脱钩。
针对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挑起贸易战,中国采取了同等力度的回击措施。经过十三轮的贸易谈判,2019年12月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初步达成,形成了农产品、金融、技术转让等九个方面的内容,中美贸易摩擦暂时告一段落。虽然持续两年有余的中美贸易摩擦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后暂时中止,但美国对中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所造成的影响已经从经贸延展到科技、金融、人文、政治等领域。
(四)中美经贸摩擦的目的是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
中方为解决美方提出的所谓贸易逆差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从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与特朗普总统进行会面,中美双方就经贸开展了中美百日计划,取得大量进展。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访华,双方签署了2535亿美元贸易大单。即使在2018年3月美国挑起贸易战之前,中美双方还进行了磋商。但是美方仍在1月23号对进口的大型洗衣机、太阳能电池板加征高额关税,3月23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进口钢铝加征关税。美国总统竞选顾问班农在日本发表了《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却让美国走向了衰败》的演讲;素有“钢铁老兵”之称的强硬派,曾参与美欧、美日贸易战的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则在《对过去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作用的评估》中对中国横加指责;美国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更是以偏概全,编造鼓吹中国威胁论,捏造事实攻击和指责中国。美国的人均GDP居全球前5位,而中国的人均GDP只居全球第75位,双方间的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美国以所谓对等原则来要求两国间贸易相等,而不看两国经济和产业互补性及比较优势,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公平贸易原则。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科技等实力,让美国明显感觉到威胁。早在2008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潜在竞争对手,特朗普上台后第一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又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因此,美国这次以公平贸易为借口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以及提出的贸易对等要求,更多的是为了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地位。
(五)美国贸易史实质是一部贸易保护史
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对于使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行贸易保护或者制裁他国拥有丰富的经验。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的划分,美国一直以关税、补贴和贸易壁垒等举措进行全球贸易竞争。
从贸易政策的角度来看,美国贸易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790年到1860年的70年间,美国作为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进行国际贸易,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不仅用来增加其联邦政府收入,而且以高关税门槛保护美国幼稚产业,为其国内产业的发展创造空间。
第二个阶段,从1861年到1933年的70多年,美国对国外进口商品实行高额关税的主要目的发生改变,即不再为增加联邦政府收入而征税,而是专门为保护其国内产业,以加征高额关税作为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美国,通过高额的关税壁垒加强对国内弱势产业的保护。在此阶段,美国的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在全球的经济实力也逐渐增强。更主要的是,美国在此期间逐步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开始增加商品出口,打破了英、德等欧洲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垄断,并直接参与到世界经济竞争中来。
美国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也尝到了贸易保护的苦果。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带来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衰退,这种自食苦果的教训令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开始向自由主义转变。在大萧条过后,美国国会通过了《1934年互惠贸易法案》,授权总统负责对外谈判并就调整关税税率签订贸易协议,甚至可以自行决定将关税最大程度地降低50%而无需国会批准。
第三个阶段,从“二战”以来的70多年,逐渐强大的美国开始垄断国际市场,为此美国逼迫他国降低关税门槛。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各国和日本等的经济崛起,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贸易逆差。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客观要求美国保持经常项目的逆差以输出美元,由此不断累积的逆差也部分地冲击了美国农业、纺织、钢铁、汽车、家电及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导致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开始动用包括关税、进口配额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甚至通过汇率战等各种手段来威胁他国并逼其就范,这成为美国历届总统都会使用的手段。美国针对包括日本、韩国、德国在内的国家开展贸易战并屡屡取胜,由此获得了更多国际市场份额,并一定程度地支持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托马斯·萨金特特别指出,实际上从20世纪至今,世界各国关税都在逐渐下降,贸易门槛越来越低,自由贸易则成为趋势。
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成因 特朗普上台以来,在全球各地挑起贸易战并签回大单,针对主要逆差国中国挑起贸易战,毫不掩饰地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如,在中国成为世界钢铁第一大国之后,美国就发起对华钢铁贸易摩擦,其实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仅占美国进口量的2%。美国实施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并行不悖,以退出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为特征,其结果是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修建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贸易保护主义与孤立主义形式不同但本质一致。
(一)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2017年后,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的范围之广、手段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而事实上,在违反世贸规则的国家中,美国是第一名。据WTO统计,在G20成员国中,2017年针对外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量,美国排在第一位。2018年上半年,美国发起了15起反补贴调查,占G20的71%。
美国当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有五个特点:
一是贸易摩擦国别和产业范围更广。一是国别扩展。美国历史上发起的贸易战,往往只针对欧洲或日本等某个区域或国家,而近年来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则针对全球,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征关税;也不只为了保护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其中对钢铁加征25%关税是为全面保护美国的钢铁产业。二是行业拓展。以往关税壁垒一般只针对农业或其幼稚产业等,现在美国用关税壁垒不仅针对要保护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等,而且贸易保护措施涵盖全面并且不断升级,用贸易保护及科技制裁等综合举措来打击他国。
二是贸易保护方式更加隐蔽。除了在传统的WTO框架下反倾销、反补贴之外,美国运用所谓保护人类健康、检验检疫等各种方式来提高技术壁垒。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表示,“防御比财富要重要多得多”,因此,在安全与财富这两个目标相冲突时,前者重于后者。美国正是利用其规则在位优势和贸易保护与欧洲、日本以及中国打贸易战。美国多次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提出各种贸易保护的非关税壁垒,甚至加大投资审查力度,贸易保护极具隐蔽性。
三是贸易保护采取单边主义。特朗普总统的就职演说提出要实现美国利益第一,要买美国货,雇美国人,充分表现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正在通过贸易、金融等手段向全球索取利益,甚至要其国内法优于国际法,用国内法来保护美国的利益。美国不仅退出巴黎协定、TTP、TTIP等,而且藐视WTO。由于美国在WTO中被告次数最多,超过中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总和,就利用其规则制定权公然破坏WTO上诉法律制度。不仅如此,美国退出多边机制的目的正在于在双边关系上占据主动,使美国重新取得主导权,获得更多优势。
四是从临时向长期过渡,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美国过去实行的贸易保护有临时性和阶段性特征,而现在的贸易摩擦不只是短期行为,更有长期和升级的发展趋势。贸易摩擦短期似乎对美国有利,但其长期利益则必将受损,因为无法将美国同全球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进行精准切分。2002年发起的钢铁贸易摩擦,美国因实行30%钢铁进口关税,不仅导致下游产品价格大涨70%,且因美国违反WTO被迫中止征税,贸易摩擦以失败收场。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一些美国农场破产;长期来看,贸易摩擦将进一步损害美国整体利益。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货物虽不足2000亿美元,但美国在华投资企业超过6.8万家,在华年销售额超过5000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中美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顺差,在华利益更多。
实际上,中美贸易逆差既与中美产业结构有关,也与美国控制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本国比较优势产业产品出口密切相关。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主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中国每年进口的大量高科技产品中,从美国进口的量却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多由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生产。因此,对中国发动贸易摩擦,不仅将抬高美国进口商品及其下游产品的价格,也会影响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地位,表面上可能会影响部分中国产品出口,但最终买单的也包括美国。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不在于贸易逆差
其一,特朗普发动中美贸易摩擦是为了解决美国国内问题。美方以贸易逆差大导致美国利益受损为由冠冕堂皇地向中国发动贸易摩擦,这是美国实施“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的体现,也是反全球化思潮的表现。贸易摩擦与“美国第一”“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一脉相承,是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集中体现。据彼得森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作为惯用的贸易制裁手段,美国对全球共发动122起301调查,其中对中国就发起6次。事实上,美国要利用中美贸易摩擦来将国内问题国际化、美国问题中国化、经济问题政治化。但是用国内法来对他国实行不平等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冷战思维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只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最终损害美国经济。
其二,贸易摩擦的实质并非贸易逆差,无法用关税壁垒解决。美国以贸易逆差作为贸易摩擦的理由,但事实上,美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是由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国际贸易规律及美国经济结构三重因素所决定的。
从世界货币角度看,美元要以美国外贸逆差为前提才能输出,这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必然规律。美国对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是贸易逆差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看,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中美两国在世界的资源禀赋和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国际分工所导致形成的,并非贸易战可以改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产业融合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伴随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生产的全球布局和市场的全球化更是势不可挡。美国占据高利润的价值链两端,而切割价值链违背价值规律、经济规律和国际贸易原理。曾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帕斯卡尔·拉米曾指出,试图缩减贸易逆差的逻辑自相矛盾。
从国际贸易来看,贸易逆差相对固化,难以通过设置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来解决。美国对世界100多个国家贸易逆差,不仅因国际分工、产业竞争、世界货币,更因美国国内长期高消费、低储蓄。加征关税必然直接增加百姓生活成本。中美贸易摩擦两年来美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增,也证明贸易摩擦根本无助解决贸易逆差。
图2:中美贸易额发展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WIND
其三,贸易逆差不是贸易摩擦的原因,美国利益第一才是关键。特朗普总统提出,美国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理由是中美贸易存在巨额逆差。但美国贸易逆差凸显,不仅是由于中美贸易以中间品为主,更因为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全面管制等。由此,贸易逆差是借口,美国利益第一才是关键。所谓美国利益第一实则是美国利益唯一,为了所谓美国利益,特朗普不惜退出各种国际组织,放弃美国本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当感到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受到威胁时,他便把贸易保护大棒指向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
推荐阅读
谨防被美国金融霸权“卡脖子”,以开放政策促中国金融强国
前驻美外交官预测:如果拜登上台,TikTok会存活吗?
鞠建东:2060年中国GDP或将达到美国的2倍,中美之间必有一战吗?(附视频)
香港基本法咨委怒斥乱港搞手想以“退出”洗脱罪行,别想抵赖!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