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五年,中国与世界会冲突?合作?8位中外政要、学者深度解读

人大重阳 2021-02-0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大概10000字,读完共需9分钟



编者按: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正式通过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于11月2日顺利举办。会上发布了题为《奇点: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的研究报告。亚、欧、非、美等各大洲8位中外政要、学者参与研讨,共同展望与建言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以下为与会中外嘉宾发言实录。本文根据11月10日中国网“智库中国”头条号整合。



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埃及前总理、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伊萨姆·沙拉夫(Essam Sharaf)“十四五”规划涉及接下来的五年,这是基于之前各个五年规划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中国国内和全球层面都将遇到重大挑战,我重点谈一下“双循环”发展模式。

伊萨姆·沙拉夫(Essam Sharaf)

“双循环”发展模式,也就是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倡议,是一种“双赢”模式,它提倡全球共同合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双循环”的关键在于国内发展和国际发展两者之间怎么样互动。
国内发展强调中国国内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全球发展强调的是“命运共同体”以及各国之间的共同合作,如基于创新的现代化、中产阶级、扶贫,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
国家安全、绿色发展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基于这些前提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尽管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相信我们会共同解决这些困难,因为世界是一个共同体。2008年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都证明我们彼此利益相连。从“一带一路”提出概念、做出行动,再到收获成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彼此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2018年,联合国会议上就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五”规划下,我们需要一起行动,建立互信和合作机制。就像联合国秘书长所说的,全球现在的问题是信任的赤字危机。所以,国际合作不仅仅是开展很多项目合作,重点是大家要互相信任,这体现了人类多样性和谐,或者说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说到合作,互联互通非常重要,无论硬件上还是软件上。硬件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交通、能源、电信、水和卫生等;软件方面主要是政策、贸易、金融、人文交流等。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顾问委员会委员,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硬件、软件结合在一起。能够确保在未来五年,我们朝着这个目标采取行动。合作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合作,还有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100多个国家,以及多边企业,NGO组织和学术界都涉及其中,合作的范围是非常广的。
说到共同发展,不得不提SDG,即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13个目标实际上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些目标是一致的,能够实现协同增效,比如政策、贸易、金融,人员交流等方面都实现了异曲同工之效。所以,“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十九届五中全会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力: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和大家共同讨论,并就未来五年中国与世界相互关系的发展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周力

五中全会的召开,是今年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关心,世界人民关注。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长时间挥之不去、各国复工复产复学大受影响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稳如泰山,凝心静气,牢控疫情,抓紧复工复产,修复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经济社会生活走上正轨,尽全力完成“十三五”规划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习主席说,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我们要举一反三,进行更长远性的思考,完善战略布局,做到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想,这就是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所在。
为什么说五中全会是在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呢?我觉得可以指出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到2021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我们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划上圆满的句号。“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再跃新的大台阶。而这里面最关键的,是要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其中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具重要意义。它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对此,要做好总结和收尾工作,一鼓作气走完“最后一公里”。
第二,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即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作出新的部署。
第三,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总体形势,中国今后要能依然保持经济以较快速度、较高质量持续发展,必须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中国因素和世界因素统筹起来加以考虑;必须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统筹起来加以考虑;必须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统筹起来加以考虑;必须坚持底线思维,趋利避害,迎难而上。
第四,各方面各领域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进一步彰显。在当前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共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聚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现出了谋划未来的责任担当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
这次全会作出的一个前提性首要判断,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是我们迈向新征程所处的基本态势。中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社会大局稳定。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等。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会议重点研究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提出建议,同时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衔接起来,对中国未来五年以至更长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相应的战略部署、所涉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将要实施的重大举措等等,都一一作出了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安排。所有这些,对全体中国人民继续勇往直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无疑是一种有益、必要的动员和激励。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坚持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战略支点,是未来五年规划最大的亮点。它一方面要求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开辟经济纵深,把实施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创造、带动新的需求,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求进一步对外开放,包括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创新贸易发展形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等等多个方面和领域。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可能是外国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必经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存在和发展与否,最终并不以某个国家或者某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现在,在特朗普政府实施“美国优先”政策、不断退约毁群并对多国使用“长臂管辖”制裁的情况下,加之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全球化发展进程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碍。面对这股逆流,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结合进来进行,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作出重要贡献,推动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让我们共同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与繁荣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十四五规划是对新发展环境的很好应对


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世界其他国家尤其西方国家目前的态势不容乐观。比如在伦敦,我们有可能会准备全国范围内的第二次封城或封国计划。而且疫情死亡人数有可能增长1倍。欧洲整体情况是差不多的。美国没有封城或封国,但可能会出现第三波疫情。

罗思义(John Ross)

现在全球面临着经济大跌,美国也面临着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一次的萧条态势。美国以及欧洲民众可能不一定真正看清疫情下经济的真实情况。中国经济今年会实现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亚太地区2020年经济增速为5.4%,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其中中国的贡献率超过30%。这是一个卓越的数字,以这个态势发展,对世界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有没有可能中国和西方进行合作,或者至少西方国家来学学中国模式呢?
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剧变,源于美国对中国的攻击,尤其高科技领域的施压。我不赞同这种行为,我觉得如果全球化继续发展,双赢的模式应该是美国允许中国高新科技企业进入美国,这是正常的流动。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是支持全球化的,而且“内循环”并不表示中国在发展内循环的时候就忽略全球化。美国一些专家认为特朗普把对华攻击的焦点放在高新技术领域,是与美国自身的科技发展和民众利益相违背的。
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按照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到“十四五”末中国将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如果中国进入了高收入经济发展阶段,那么就意味着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富有群体。之前的十三个五年规划,是从贫困到欠发达的过程,未来实现高收入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包括可持续发展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是在能源、气候方面主要的参与者和制造大国,特朗普政府关于巴黎气候协定是否执行或退约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的。
美国会继续压制中国,美国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不会改变。中国接下来的五年规划其实是在新环境下做出的很好的应对。“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加强“双循环”,在这种内外部局势下,中国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多的应该在科技、政治方面自立自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核心优势


俄罗斯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俄罗斯梦和中国梦”研究中心主任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i Tavrovsky):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国领导人展现了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大目标的坚定信心。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计划草案,我们明年将会看到具体的行动计划,其中也阐述了中国的面临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i Tavrovsky)

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也是今年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中国的效率让全球印象深刻,中国向世界展示出它进一步地实现长远经济目标,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的决心。
有人问我中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全民动员。中国这种大动员不是起始于疫情,也不是始于贸易战和2018年的信息或科技战争,应该是习近平主席在2012年11月29日就提出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西方和美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那时候很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重新提出将重心调整到亚洲。西方国家对中国有了更多的怀疑和敌对情绪。
2017年十九大提出了“中国梦”,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和改革。美国的专家和精英也意识到,2049年中国和美国很可能会体量相当。中国梦是中国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需通过长期努力和很多关键战略来实现。
2018年特朗普挑起贸易战,这只是一个全面冷战的开始。除了贸易战,还有科技战,如针对华为等中国通信公司的制裁,还有全球虚假信息的战争,责备中国是疫情的始作俑者,“黄祸论”抬头,香港的“有色革命”,涉新疆、西藏不实言论、台湾问题等等。对中国进行冷战,对美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以及整个人类的未来都将产生影响。
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而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不是特别好。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肯定越来越好,“中国梦”等宏伟目标都将会实现;中国会更加关注创新,减少对于外部的依赖,维护国家安全。未来五年世界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不是特别确定。中国取得更多的成就,其他国家就会有更多的嫉妒和怀疑。不仅仅是美国,现在欧洲也开始加入美国的阵营,印太、拉美以及前苏联国家都持有嫉妒和怀疑态度,这对国际关系来讲是非常危险的。中国有个很好的模式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主要核心就是动员。
 

全球化的核心是“共有未来,共同发展”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全球疫情还在进行,国外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中国最先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中国采取了迅速行动,第一个走出了疫情影响。其他的国家面对疫情的反应特别慢,而且决心也没那么强烈,并没有中国那么成功。所以,这些国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疫情的影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是-4.9%。世界银行预计,其他国家的恢复比之前的预测的更慢。中国是唯一一个今年会有正增长的国家。

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

进一步遏制中国肯定会对世界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有些国家对中国投资进行施压,尤其在高科技领域。所以,中国共产党说更多地需要内需,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现在中国中产阶级不断增加,这将会促进中国内需,这样也能够为中国带来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潜力。中国市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中国正在推进创新驱动增长。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必须要由政府通过“科技驱动力”驱动整个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到实践转变的良好创业环境。现在的美国更多的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毒草模式”经济,“吃息族”经济,专门靠收房租、房地产投资等。这些投资表面看起来很不错,但都是虚假增长。
全球发展如果进入到经济的隔离,或以某个国家的专制进行,全球化就不会有未来。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词是共有的未来,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有些人对中国崛起感到惶恐,那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共同发展的含义。如果由美国来摆布全球整个发展局势,是不对的。
世界面临百年罕见的疫情,全球正经历重塑。美国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对外始终保持宽容、大度的大国风范。相反,美国国内面临各种政治分化和内部问题。美国没有像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和约翰肯尼迪总统时期那样采取正确的方式,如果它对自己的朋友、对手都没有办法做到公平、冷静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遇到问题。如果把美利坚合众国比作一艘巨轮,这艘巨轮没有找到自己的压舱物,没有找回自己当初建国时的价值,肯定是会产生问题的。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走向新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不仅对于中国而言,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特殊时期,特殊在两点:

刘志勤

第一,中国经济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首先出现了复苏迹象。这在全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也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范例。领导14亿人口大国在如此困难的国内外环境情况下完成“十三五”规划,并且开始研究“十四五”的规划,向世界进一步宣告,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奋斗精神在今天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而对世界来讲,这个时刻更加重要。世界进入了一个非常紧急的,我不敢说是危机的转折关头,全世界几乎都没有预想到,在2020年,全世界经济和卫生事业遇到了滑铁卢式的溃败,而这种溃败在全球各国经济上、政治上、民众心理上以及社会层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现在存在,也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存在;不仅全球范围内疾病是否能有效防治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对未来国家治理、政治制度、人民信仰、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制定出了“十四五”规划,而“十四五”规划充满了正能量,它是号召和指引中国人民开辟新时代、新征程的一个战斗号角和动员令。读完“十四五”规划,让我们感到疫情带来的压力和雾霾一扫而空,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种冲击力是更大的。对中国来讲,“十四五”规划无疑是我们走向新时代、迈入新的发展轨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十四五”规划不仅制定了经济发展指标、政治发展指标和人民未来生活发展指标,最重要的是把中国两个百年蓝图进一步实际化和实体化。2020年和2021年将进入哪个时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基本消除贫困的国家,这在全球、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伟大创举。
第二,中国14亿人口将逐步迈进小康社会,这对全世界经济体是巨大的鼓舞和信心所在。中国在过去40年为世界所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中国迈入小康社会,对全球未来发展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这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而且对人类追求的最终发展目标将是产生最为正向的、具有长期效应的鼓舞力量。中国在进入2021年以后,将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迈开大步开辟一个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时期。
当前的局势十分复杂,让我想起毛泽东在1935年写的一首诗“念奴娇”里的一句话“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85年前他就怀抱着世界太平的期望,85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世界依然不太平,充满了各种冲突、不信任,甚至仇视。环球没有达到同此凉热,这是人类的一个悲剧。而这句话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我们现在面临严峻的挑战,西方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社会关系上进入了“渐冻期”。美国债台高筑、赤字上升、失业率暴增,特别是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这一切美国未曾遇到过,或者说曾经遇到过但没有如此激烈。这些变化使得美元经济和美国生产关系相互之间产生了制约,比如美国近段时间出现经济上的疲软和资本的巨大波动。这个渐冻期使得美国经济陷入发展困境。
面对挑战就应该有应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西方进入渐冻期时,中国提出了“化冻剂”。而化冻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掉西方目前存在的政治偏见,恢复到沟通、信任、共商、共建和共赢的基础上。西方特别是美国必须抛弃“老子天下第一”,是“世界的太上皇”的思路,如果这样的思路不改变,美国经济和西方经济的渐冻期可能不会短期内结束。这种长期过程将会严重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演进,甚至直接拖累世界经济的复苏。
第二,正确回答执政为谁、为什么的问题。中国经常提这个问题,但发现西方包括美国很少讨论到这个问题。美国大选,两党竞争为谁而争?是为人民还是为资本?这一点似乎在西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响。而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提的最多的、最响的、执行最得力的就是“以民为本”,一切以老百姓和民众的福祉为执政理念和宗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的。也就是说围绕同样的问题,中西方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目前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出现渐冻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中国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政策建议。
1、中国要提倡“卧金尝胆”。以前强调“卧薪尝胆”,因为没有席梦思,没有弹簧床,所以只能睡在草堆上卧薪尝胆,过苦日子。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发展到全球第二,今年GDP达到100万亿元,我们要做到在拥有巨大财富的情况下还能继续做到“卧金尝胆”,中国才能迸发新的斗志,才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中国要提倡“去奢图志”。当前我们的经济面临一个困境:一方面我们要鼓励消费,另一方面又发现有些消费过度奢靡,这对于经济刺激并不大,但对于社会风气以及下一代的教育,中国未来的发展危害无穷。要去除奢靡之风,奋发图强,把握好这两个基本点,中国未来才能处于安全地带。所以,我特别要呼吁政府能够在“卧金尝胆”或“卧金尝辛”,不盲目自满,才能保持我们执政党和政府永远清醒,才能保证中国未来的稳定发展。
2、保障人民生活安全感。我们在过去提出过,希望中国继续推动建设安心城市和安心生活的发展理念。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不仅在于收入多高,吃多少鱼肉,喝多少美酒等方面,而更应关注生活所处的环境和城市,以及对未来是否感到安心。所以,创造一个安心的社会环境,是衡量国家是否真正发达的很重要的标志。老百姓安心了,整个社会就能有条不紊地发展,所以,安心发展理念应该成为我们政府发展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点。
3、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光明、文明、清明和开明的国家,也就是“四明之邦”。光明是指发展前途;文明是指社会风气;清明是指反腐成果;而开明是指多边主义,这才是社会和谐发展、可靠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如果达到这“四明”,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环球同此凉热的太平世界,能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得以实现。
4、慎重考虑人口发展政策。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对人口发展政策并没有详细的注解,但很多专家基于未来劳动力缺乏的情况提出要进一步放开人口。这不仅涉及到未来五年,也涉及到未来十几、二十年,到2035年、2049年的整个发展政策。
我个人认为,要持慎重态度,不能因为现在人口老龄化,未来人口下降,劳动人数减少就要放开人口生育,这对中国来讲是不可承受的压力。现在中国14亿人口,国庆节走遍全国大好山河的时候,所看到的除了景色就是人群。这些会占用中国无限量的资源,这对中国来讲,地大物不博,是个巨大的压力。如果中国要想可持续发展,保持目前高速、高质量和高财富的发展方式,人口数量的控制应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人们担心未来30年、50年以后中国劳动人口下降,我个人认为,这个担心为时过早。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可以创造一定的体力劳动力,这对于我们制定未来的人口政策非常重要。而中国未来能否取得更大发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人口。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是6亿人口,刚解放时是4亿人口,现在已经是14亿,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这种提高总是会有一个极限,一旦到达临界点,再刹车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政策制定要有远见和前瞻性,需要专家、政府、百姓共同设计。
5、增加“政党自信”。美国政客们已经在不同场合点名了中国共产党,甚至要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挑拨中国老百姓和中国共产党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谈或不正面应对显然不对。我们的政党自信应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及时提出来,我们可以骄傲地、自豪地,自信地可以和世界上所有的政党公正、平等、公开地进行讨论,因为中国之所以成功,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这点是不容质疑的。我和一些美国朋友和欧洲朋友探讨这一点时曾说,仅就中国共产党把14亿中国人的吃穿住用管理得如此之好,没有花国际上的一分钱,始终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这个功劳难道还不够大吗?其他没有一个国家政党能够做到。仅此一点,中国共产党就应该受到国际社会政治上的尊重,我认为提倡政党自信刻不容缓。
最后,毛泽东有首词《念奴娇·鸟儿问答》,我觉得非常符合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中国成就举世瞩目,未来五年有更好愿景


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全球研究研究员、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彼得·凯尼格(Peter Koenig):过去五年中国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中国有望能够在2020年或之后的几年突破100万亿元GDP,全球第一个经济体能做到这一点。

彼得·凯尼格(Peter Koenig)

第一,中国的扶贫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过去五年,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在6.5亿吨以上,包括稻米、小麦、土豆等等这类粮食作物产量都达到了高峰。
第三,中国有全世界最大也最为综合的社会安保系统。
第四,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截止到2020年3月,来自各大洲的138个成员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其中非洲有38个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是非常多的。
第五,在金融和货币政策方面,去美元化取得了显著效果,正逐步形成人民币结算体系或数字化人民币结算体系。数字化的人民币很有可能会成为储备货币,非常快地取代美元,取代欧元,成为一种新的储备型货币,美元的经济专制或美元统治的地位快要结束了。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现在马上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是比较难的,是个挑战,但长期来讲是可以期待的。
以上这些成就都是在贸易战、南海问题、美国对台军售等复杂环境和系列挑战下取得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3.5%,而其他国家经济受疫情影响,今年可能会是降低或典型的负增长。
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聚焦新基建、人民福祉、国家政策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一种均衡发展,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强调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联动,这在五年规划中非常清晰。还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环境得到改善,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民生改善等。
“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持续发展,沿路国家都受惠于中国的本地产品、跨境交易、对外输出等等。“一带一路”概念提出来之后发展得非常快,这个倡议到现在看来是非常成功的。不但倡议是成功的,而且发展方向也是正确的。“一带一路”可以改变美国想成为世界霸主、想要成为市场主导的现状。
数字化人民币取代美元、欧元成为全新的储备货币如果实现,能够重塑支付方式。美联储有可能也会开发一系列的数字化的货币来专门应对。中国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至少中国是有这个准备的。

展望2035年,中国将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的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国家,中国关注实体经济,而不是虚拟经济。现代化的中国已经经历了“十三五”计划期,在下一个五年,中国将会有更好的前景。中国的愿景是要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总结语


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十四五”规划中反复提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五年将会是凸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的五年。我认为有这么几个特点:

总结发言

第一,未来五年,国际经济大格局会出现重大变化。1892年以来,美国GDP一直位于世界第一。越来越多人认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这是过去一百多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而疫情加速了这个超越的过程。
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战略强调要在GDP上超过美国,这取决于中国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5亿人家庭里没有马桶,中国的机场才530多个,而德国就有570多个,美国的机场就有1万多个。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大。所以,未来的五年,国际的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二,未来的五年,有可能是大国霸权终结的五年。美国的霸权终结,是越来越多人都有的共识,美国不再会是帝国,将会退缩为区域性的强国。美国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会领先于世界,比如科技的创新、军事的实力,但它作为世界警察、世界霸权的时代将会终结。欧洲也出现了在人口、其他领域很多方面的后退。所以,未来的世界将不再是西方绝对领先的世界。但我也不认为中国会取代美国,中国没有任何战略想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未来不是一个G1或G2,或者G20,而是Gn的时代,有很多力量主导世界的发展。
第三,未来的五年,有可能在智能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的突破。云计算、大数据、无人驾驶等等,新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飞跃。过去300年,机械革命、电力化革命、信息化革命解放了我们的四肢和五官,智能化革命将解放我们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将会何去何从,同样也值得我们思考。未来五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发生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巨大的、超乎想象的变化,等待着我们进一步去发现。
今天的研讨会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建议通过后的第一场国际研讨会,我们也算在思想研讨上开创了一个历史,再次感谢各位!

文字整理:刘建平

文字审核:杨清清


推荐阅读

拜登的美国会继续对华“新冷战”吗?11位中外专家第一时间探讨

人大副校长刘元春:“双循环”不是一时之需,切忌这五大误区

中行前副行长:冷静观摩“发疯”的表演,中国不能陷入美国设置的陷阱

【专栏】新的造富时代正在到来(双语)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