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夕夕,不高兴
最近,拼夕夕不高兴。确切的说,是高兴不起来。
短时间内两起员工殒命,两个家庭蒙上阴影,天堂没有“996”,愿逝者安息。
几天前,一名拼夕夕员工因拍照和上传公司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的照片,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随即,该员工以“王太虚wary”的ID,在B站发布了名为《因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护车我被拼夕夕开除了》的视频,截至1月12日,获赞10万以上。
这一事件,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拼夕夕身陷舆论风暴之中。
资本的恶
事实上,拼夕夕只是资本裹挟下的科技巨头的缩影。
截止去年,智能手机普及率达80%以上,2020年并未出现现象级别的App独角兽公司。行业增长乏力的大背景,决定了不可能出现大的创新机会。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互联网红利在迅速消失。
与此同时,各家巨头都面临业绩增长的压力,再加上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于是“996”、“内卷”、“奋斗逼”等现象非常普遍,一度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代名词。
这也是,近年来“XX公司程序员猝死”、“XXX员工被辞退后跳楼”等恶性事件的直接推手。每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都让人心痛不已。
这就是资本背后,深藏的恶。
回想老K年轻的时候,作为程序员也经历过几年“996”。由于当时住的是公司的集体宿舍,老板强制我们每周打两次羽毛球,不参加就扣工资。
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真爱啊,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家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而老板关心你挂没挂。不多说了,给老板烧柱香先。
改变,正在发生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声讨“996”、“内卷化”的声音越来越大,整个科技圈大环境上有了一些改变,如谷歌员工组建了工会、阿里不再强制绩效考评等等,都是好的转变。
老K经常奉劝读者,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别被公司洗脑,天真的以为把事情干起来,你就能躺着享受胜利果实。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年轻的时候,我们用命在拼,我们努力的全部意义,很可能只是加快了老板换豪车、换豪宅的速度而已。
透支健康甚至生命,换回微不足道的奖金,值得吗?
是时候冷静下来思考,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意义,哪一个更应该去追寻。
要不要反对996?要
我们反对996,并不是因为“钱没给够"。很多人说,不就因为“钱没给够么?只要钱到位了,别说996,007也没有问题。”
马克思早就揭示了残酷的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996”、“奋斗逼”、“内卷”只会让职场人的单位时间价值更低廉,资本家的气焰更嚣张,“不想干就滚,多的是有人想干。”
相比多挣几个臭钱,你没时间成长,没时间陪伴家人,没时间锻炼。仔细想想,哪一个对你的价值和意义更大?
问题的合理化比问题本身更可怕。身在职场,我们都很清楚,很多公司都在996,所以996是普遍现象,许多人会觉得这很合理。
就是这种“顺理成章”,把问题进行合理化,才让许多公司更堂而皇之地推行996,而丝毫没有觉得不妥。
自己要不要996?要
反对公司996,不等于反对拼搏精神。我们要捍卫本就稀缺的“剩余时间”,身处职场以后,我们深刻地感觉到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所侵占了。
在北上广,一个正常上下班的打工人,早上6点起床,7点出门,晚到9点回到家,稍微休息洗漱之后也就十点多了。这还是在理想情况之下。
如果是996的公司,大多数人的情况是根本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加完班回家之后,疲惫得只想倒头就睡,毫无个人时间和空间可言。
没有时间学习成长,没有时间锻炼,35岁以后,你的青春年华已逝,没有了“剩余价值”。恐怕你只能成为一个被互联网“杀”死的中年人。
写在末尾的话
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996?因为个人权利需要被捍卫,个人自由需要被守护,个人价值需要被尊重。
996可以成为个人选择,但不能成为公司强制要求,更不能被所谓的“拼搏文化”裹挟个人意志。
最后,送你一首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与你共勉: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庄园,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参考:
《我们为什么应该反对996?》,热心青年小李
-END-
大家在看:
《阿里中台架构研究》电子书,全网震撼首发,本公号读者免费领取!
《阿里中台架构研究》作者老K,“技术领导力”公众号主笔、畅销书作者、独角兽公司CTO,是国内第一批研究中台架构的专家,先后发表了50多篇中台研究文章,全网阅读量200万+。书中涵盖了40个架构案例,100张技术架构PPT,一书在手,掌握中台。
免费下载方式:关注下方“BAT架构”,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阿里中台
关注“BAT架构”
一个专门研究BAT大厂技术架构的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