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一波操作666,家长卡内余额000,你说787?

张钰 问北京 2022-05-07


导读

近年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现象越来越多。疫情期间,学校延迟开学,孩子在家使用网络的机会变多,涉及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付费“打赏”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最高人民法院5月针对此类纠纷出台了最新的《指导意见》。未成年人网络娱乐过度消费问题症结在哪,出现纠纷又该如何解决呢?






家长:玩游戏看直播,孩子花了不少钱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上网课时看了网络直播,还刷了很多礼物。


王女士:她就是看(直播)跳舞,主播肯定会说礼物刷起来什么的,小孩子又不懂事,他以为刷礼物不是用钱买的。开始发现了一笔交易,到晚上的时候又发现了很多笔交易,几天时间就刷掉12000(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女士说,发现情况后,她立刻联系平台申请退还打赏金额,但不确定是否能把钱要回来。


王女士:我发现了就马上(给客服)打电话,客服就说会处理。我看在网上有好多这样的现象,因为孩子在家上网课、看直播、刷礼物、玩游戏什么的,充了好多钱,有的就是很难收回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住平谷区的马先生(化姓)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告诉记者:


马先生:孩子在家放寒假期间没什么事,拿着手机就是无意中迷上了(看)主播(直播),给主播打赏,就一天半的时间花了3万多块钱。


除了网络直播“打赏”之外,很多孩子也会给网络游戏充值,家长邹先生(化姓)告诉记者:


邹先生:第一天我加班了,第二天中午在休息时间,我孩子悄悄把手机拿走就玩游戏,我醒之后一看短信(发现)钱少了,充了2400多块钱,将近2500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台:证明是未成年人可退款


如果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进行网络消费,家长需要立刻联系平台申请退款。


记者咨询了几个直播和游戏平台,询问退还未成年人消费款项的流程,客服人员说:


平台1:让家长这边配合官方去进行取证、处理,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我们这边专员后续会有专人进行跟进。

平台2:您需要在客户端做一个未成年人退款申请的,提供相关资料,提交成功之后有专人进行跟进处理,一经核实的确为未成年消费的话,就会退回未成年人消费款项。

平台3:在微信公众号提供一下送礼的账号ID,提供一些证明,要证明是未成年人的行为,然后我们这边去帮您反馈给同事,让他们去进行核实,然后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实现退款有难度


虽然平台客服人员都表示,如果能够证实确实是未成年人消费,可以将钱款退回,但是对于何时退回、退回多少等具体信息并不明确。


另一位家长赵先生(化姓)向记者反映,他向平台申请了退款,但是玩游戏充值的是他的侄子,平台需要开具亲属关系证明。


赵先生:卡在了他(客服)让提交资料这一块儿,后续的(程序)还不知道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律师:应该退但取证有难度


未成年人进行了网络娱乐消费后,监护人向网络服务平台申请退款是否有法可依?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消费领域资深律师葛友山,葛律师表示:


葛友山:其实我们国家这个《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到最近颁布的《民法典》都明确规定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像这种大额的处分财产行为应该就是无效的,法律上来说这个平台就应该把钱去退还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到底这个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去完成的,还是说是成年人完成的?这个可能需要参与者来提供相应的证据,这个事相对来说过程就比较麻烦,到底到一个什么证明程度,(能证明)确实是未成年人完成的。



最高法指导意见:应退尽退


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32亿。在疫情期间,涉及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和直播打赏的消费纠纷相对较高。


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纠纷,5月1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新出台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简称《意见》)。


《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官网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对《意见》作出了解释:


刘贵祥:我们涉及到的这些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的纠纷,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就是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针对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如果他的家长不追认,这就属于无效的行为,无效的结果,他请求退还已经支付出去的、打赏的金钱、相应费用,法院应该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徐想摄


在消费领域资深律师葛友山看来,此次《意见》的出台,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娱乐消费的纠纷提供了很大帮助。


葛友山:为了降低处理纠纷的成本,(最高法)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处理意见,以防止平台跟消费者之间产生扯皮现象,(《意见》的)意思就是说只要这个案件到了法院,法院肯定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家长:已发生事实如何取证?


虽然说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但部分家长认为,相关证据还是需要由家长来提供,取证的困难还是存在的。赵先生(化姓)告诉记者:


赵先生:因为取证这一块它毕竟是已经发生了,就是已经过去了(存在难度)。

记者:可能走到诉讼(环节)、提交给法院的话,也是担心这一个取证的环节是吧?

赵先生:对对对,有一点担心。


对于赵先生的担忧,消费领域资深律师葛友山也表示:


葛友山:取证工作还是需要家长自己去做相应的安排,法律规定不可能那么详细,说你必须取证到什么程度,法院就能支持,这个法律不可能给出具体的这个举证的一个样式或者是标准。



专业人士:平台难辨别是否成年


记者采访多位家长发现,大部分孩子进行网络支付的时候都是记住了家长的支付密码,自行操作的。科技财经作家醒客表示,也正是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所以网络服务商是很难辨认使用者究竟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的。


醒客:真正未成年人发生这种比如付费的问题时候,经常会有就是它实际上使用的是家长的手机。互联网这个平台来看,它看到的是家长的行为,它不是未成年人行为,只不过它发生的时候是一个未成年人行为,所以这个上面监管它是有一点难度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人脸识别可解决


有家长建议,如果网络公司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在支付时确认一下使用者身份的话,也许能避免纠纷的产生。家长邹先生(化姓)认为,人脸识别的支付方式就安全很多。


邹先生:最亲密的就是孩子嘛,在你身边的话,哪会那么小心,(你说要是)人脸识别(付款)多好啊,你一看是未成年人,不会让你玩,也就不会再诱导你付款了。



专家:人脸识别实施有难度


但是,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阿拉木斯表示,这样的操作难以实现。


阿拉木斯:现在扫脸支付是个可选项了,但是你说一定要所有的支付都要通过扫脸才能支付,包括法律规定也好,它(人脸支付)很难成为一个必选项。(因为)有些人是不愿意实施扫脸支付的,他觉得这样的话会对他的隐私啊、形象啊(有侵害),就是说这个事很难要求必须所有的支付都得扫脸才能支付。


同时,科技财经作家醒客认为,即使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提高监管、改进支付方式,但是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还是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


醒客:运营公司要配合家长去做一些工作,这是必要的,但是做这些工作的主体,他应该是家长,而不是运营公司。我认为在未成年人保护上面,家长应该有什么样的一个监管义务,这个必须明确,如果家长的监管义务不明确,那么光公司限制这个小孩的使用时间,限制支付手段,我认为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效的。



家长:维权+自省


发现孩子过度网络消费后,家长们从最初的恼火生气,到一步步学着维权,也开始自省。


马先生:我就是疏忽了一点,就是我平时的卡号、密码她(孩子)知道了,如果孩子,你说没有手机给他,或者监管着密码不让孩子知道,严防死守应该是问题不大。

王女士:毕竟我们(家长)也有责任其实,因为这一次我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训,已经把密码全都改掉了。



小 问 说


孩子一波操作666

家长卡内余额000

共管共治

你有何好的建议?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张钰   编辑丨苏宁

值班主编丨唐言



问 精 彩

问民生丨拆了儿童乐园,砍了树林,堆上铁蒺藜,小区这块地啥情况?问垃圾分类丨楼上垃圾间都封了,连汤带水的厨余垃圾就这么下楼?
问民生丨问后|通州区杨庄小学新建开工了!家长不用再“伤不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