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的牛津热词有毒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 2021-09-18

2018年转瞬即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这一年,你会选哪个?


近日,牛津词典给出了其2018的热词选择。

图片来源:牛津词典


Toxic做形容词意为有毒的,中毒的


根据牛津词典官网的数据显示,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toxic在其官网上的搜索量增长了45%,而最常与之搭配搜索的条目是toxic chemical 有毒化学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苏联间谍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这也足见神经性毒剂引起的公众恐慌程度。


今年4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发布声明称,斯克里帕尔及女儿所中的有毒物质是“诺维乔克”毒剂。这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毒剂呢? 来看一段视频。


就在国际社会为这一中毒事件吵得不可开交之时,6月,在英国南部城市埃姆斯伯里一对情侣也被证实中了“诺维乔克”。


约翰尼·尼迈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日内瓦总部化学、生物、放射性、核处理部门主任。他认为,化学武器除了被使用时产生的大规模杀伤性和长期的危害,更会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恐惧

“化学武器的杀伤效果具有不分青红皂白的属性。也就是说,任何人,不管是否参加了战斗,都会因化学武器致死或受伤。”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即使战争结束,一些化学武器会给人带来终身的伤害。制造或使用这样生生剥夺一个人呼吸的武器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战时在毒气中作战的士兵。


Toxic这一现代英文词汇来源于希腊词toxikon,意思是涂在箭头上的毒药

几千年来,士兵们在水源地、水井里下毒,用有毒的箭射杀敌人。有毒化学物被用作伤害或致人于死命的武器由来已久。


在近现代史中,化学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有意地大规模使用。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发生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役,那也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化武袭击。当时被使用的是氯气。

一战期间,佩戴防毒面具的一对母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毒气的广泛使用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各国对致命武器研究投入的增长,化学武器被用在大规模战争中的频率也逐渐增多,毒性变得更强,造成的人道后果也更惨烈。

1993年,一项旨在全面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的《化学武器公约》开放签署,并于1997年4月29日正式生效。

同年5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成立,旨在实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宗旨和目标,确保公约的各项规定、包括对该公约遵守情况进行核查的规定得到执行,并为各缔约国提供一个进行协商和合作的论坛。

截止到今年11月,《化学武器公约》已有193个缔约国,还未加入的国家包括埃及、朝鲜、以色列及南苏丹

2005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缔约国大会在第十届会议上做出决定,为所有化学战受害者设立一个纪念日,并于2015年宣布将每年的11月30日定为“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

自11月21日起,《化学武器公约》第四次审议大会开始在荷兰海牙举行,为期10天。


根据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已宣布库存化武的96%已被销毁。


然而,剩下的这4%,让我们距离一个“无毒”世界依然遥远。

延伸阅读

电影里神奇女侠拯救了人类,但现实世界里没有超级英雄
应对化武问题:国际人道法真的准备好了吗?

招聘| 专业买家 无需剁手
从来不知道!一个简单的颜色,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关注我们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