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云团综付费节目下架,有人买账有人喊冤

程子 传媒头条 2022-05-09

来源丨传媒圈-传媒头条原创

作者丨程子


“主要是我们这个意料之外,收费的节目实在是太多了。”这是德云社相声演员杨九郎在《德云斗笑社》衍生节目里的吐槽,也一语道破了观众的心声。
 
 
作为国内第一男子天团德云社的团综,《德云斗笑社》第二季已经播出了近一个月,这一季节目除了在周五周日更新上下两季之外,还搭配了数档衍生节目,把综艺节目的套路拿捏得
死死的。
 
在一众衍生节目里,名为《德云哥哥直拍》的节目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原因在于这档节目所采用的是会员付费的模式。也就是说,在开通了腾讯视频会员的基础上,还要单集购买的内容。
 
 
迎赶上超前点播模式在电视剧领域的风波,也直接牵连到了综艺付费板块,从风生水起,到风口浪尖,德云团综的直拍付费做错了什么?
 
德云团综直拍单卖,付费点播模式引发群嘲
 
在《德云斗笑社》此前发布的“追综指南一周日历”中,《德云哥哥直拍》被安排在了每周一中午上线,并且“明码标价”,会员购买以3元/集,非会员购买以6元/集。
 
 
另外,在推出这一模式之初,除了购买之外,还推出了做任务换直拍劵的做法,观众每日观看满15分钟,连续四天即可换一张直拍观看劵;以及每周邀请好友助力,3位好友助力换一张直拍观看劵。不过这两种形式都是限额1000份。
 
最早的付费直拍是从8月23日开始,第1期共设置了14个直拍,每个直拍时长为30分钟,简单换算,也就是在正片内容之外,看完直拍共需要耗时7小时,耗费至少42元。
 
之所以采取直拍付费模式,主要有两方面考虑:其一,这一季《德云斗笑社》在阵容上更为庞大,包括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在内共计有17位演员参与,但是正片内容时长有限,也就导致嘉宾人均镜头不足。
 
 
不过,更为关键的因素是,近几年来,德云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其拥有了大批忠实粉丝,“德云女孩”们在自家团综方面往往慷慨解囊,这也是德云团综直拍单卖的立足之根本。
 
但是好巧不巧,时运不济,正好遇到了由热播剧《扫黑风暴》引发的针对当前超前点播机制的质疑,主要问题在于按顺序解锁观看,由此而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因涉嫌捆绑销售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等部门点名批评。
 
在9月1日时,腾讯视频发布关于优化超前点播服务的声明,表示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腾讯视频会尽快调整解锁规则,支持用户选集解锁。
 
 
正是受这一风波影响,腾讯视频在《德云哥哥直拍》先是延迟上线,紧接着在上线后不久,又草草下架了付费直拍内容,慌乱收场。
 
观众投诉粉丝买账,惨遭滑铁卢的粉丝经济
 
在《德云哥哥直拍》下架后,腾讯视频以及节目组方面并没有给出相关解释,但是有粉丝表示,自己已经付费的直拍内容,并不能正常观看,这一问题尚待解决。
 
同时,当绝大多数观众对综艺付费模式吐槽不断的时候,也有诸多德云粉丝在社交媒体表示:“没有直拍的德云斗笑社是不完整的。”“没有直拍的日子好难过,快乐少了一半啊。”
 
 
其实,对于喜欢德云社的人来说,一场线下的演出,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而且还一票难求,相对应地,一档线上的节目,仅仅只需要花费几十元,便可以观看到这群“说学逗唱的哥哥”,自然也就愿意掏腰包。
 
从2016年起,优酷与德云社签署了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长期深度合作,从成立20周年的开幕庆典,到后来的天津站开业,以及每年的开箱封箱庆典等,德云社专场的独家版权成为了优酷拉动会员的一驾马车。
 
 
不同于舞台上的演出,《德云哥哥直拍》能够更加直观地跟踪相声演员们的私下状态,自然能否俘获观众的青睐。那么,既然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什么最后直拍付费还是要落得如此下场呢?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近期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在《德云哥哥直拍》都有所体现。
 
一方面,在“清朗行动”中被明令禁止的氪金行为,是综艺付费的另一种呈现,无形之中,综艺付费模式也是助推粉丝购买明星周边内容,与当前大背景相悖。
 
另一方面,同样被禁止的打榜、应援行为,也在直拍付费中有复苏迹象。以第一期《德云哥哥直拍》为例,由于点播量出现在单集名列下,也就在私下出现了付费榜,何九华第一,栾云平第二,秦霄贤第三,无形之中,成为了变相的明星艺人榜单。
 
 
因此,《德云哥哥直拍》成也粉丝,败也粉丝。最佳的改良方案,取消以个人为视角的直拍付费,可以换为额外的内容付费。
 
视频网站集中试水,综艺付费如何站着挣钱?
 
据云合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超前点播已经覆盖了50%的独播网络剧。单集购买电视剧的认可度逐渐被普及,但是单集购买综艺仍旧还有许多路需要走。
 
国内率先尝试综艺付费的,同样也要从德云社说起。在2016年时,在会员模式发展相对成熟后,爱奇艺开始推动综艺付费模式。与德云社共同打造《坑王驾到》第一季,成为了全网首档以单口相声融合VIP会员付费形式的纯网综艺节目,引领付费新形态。
 
 
此后,在会员模式逐渐成熟之后,来自各个平台的网综都以抢先看、专享版、未播花絮、衍生节目等形式,进一步深度捆绑付费用户。由此开始,第一阶段的会员付费模式得到普遍的接受。
 
在此基础上,近两年,各大视频网站都进一步探索盈利模式,腾讯视频凭借着电视剧《陈情令》《庆余年》等开辟了超前点播的先河,随后,综艺单集付费也紧随潮流。
 
2019年11月,芒果TV《明星大侦探》的IP“NZND系列”举办破冰演唱会,以会员3元/集向用户收费,非会员更是10元/集,不过限定一个星期内,在一周时间后就变成了会员
观看,无需另外付费。
 
 
也有不同于这一模式的,2020年初,优酷头部综艺《演技派》播出期间,为导师张颂文开辟了衍生的付费节目《光影中的演技派》,10集共98元,这是行业首个从演技切入的电影演技鉴赏课程,也是优酷第一个由综艺IP衍生出的知识付费节目,目前仍旧是以单集付费形式对外销售。
 
 
除了衍生演唱会、衍生课程之外,综艺付费领域还有各种不同维度的尝试。如,联动节目付费,2020年夏天,浪姐爆红之后,《密室大逃脱》联动《乘风破浪的姐姐》推出了一次付费联动节目,以会员12元,非会员18元出售;
 
 
还有像未播内容付费,今年《向往的生活》第五季推出了《老友记》,以会员2元/集、非会员4元单集购买,12元/24元预售全集,内容主要为蘑菇屋的正片未呈现部分,开箱揭秘、互动游戏等环节。
 
 
综合来看,综艺付费之路道阻且长,无论是说观众对于付费之外再付费模式的排斥,还是说加紧风向对粉丝经济的严管,综艺付费单纯依赖嘉宾人气做付费内容,已经不复存在,或许只能通过精品化内容来探索,尝试站着把钱挣到。

欢迎关注
传媒头条视频号


推荐优质行业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我也想得社交牛逼症”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霸榜,国产IP类游戏真的能吃相好看吗?
国产励志体育片为何难以叫好又叫座?
《杭州新闻联播》出现重大播出事故:提词器故障,主播不知所措

一天涨粉181万,警察为了反诈骗有多努力?

朱军“性骚扰”案胜诉!

年轻视角看非遗,做一次“减负”的尝试

十年快手,五年抖音,短视频双寡头变了?

“货拉拉女乘客坠亡案”一审宣判,究竟是“司机倒霉”还是“姑娘倒霉”?

《失控玩家》:望梅止渴还是久旱逢甘霖?

闲鱼,还是任人宰割的咸鱼?

超前还是“朝钱”?这是个问题

《云南虫谷》豆瓣开局7.9,“鬼吹灯”系列IP是否还有更多可能?
当人们开始“丢”脸丨刘昊然卷入AI换脸风波
受害者成为带货主播,“卖货”还是“卖惨”?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
微信号:cmtt6636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