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有了“亲”导师,大学如何成全这场“师徒缘分”?

MyCOS 麦可思研究 2021-03-17


在教育部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导师制”再次被提及: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作为中国高校中较早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院校之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一些做法,也许可以带给高校管理者一些参考。


“我来自河北任丘一个农村,初到北京读书时,难免有些惶恐,当辅导员介绍为我们本科生配备导师时,感觉本科生也能有导师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一直以为研究生才能有。过了一段时间,我见到了我的导师谢生荣老师,后来得知在见面之前,他早已从辅导员那里获悉了我们的性格、家乡和成绩等。通过谢老师,我们还认识了一些优秀研究生学长。慢慢地,在这种氛围下,我撰写的五篇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其中1篇被EI检索,我切实感受到导师制的好处!”


上述内容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生代表郑志学在该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会上的部分发言内容。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已成为许多高校的现实选择。


对学生“分类指导”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相继推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度。2017年招收首批本科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宣布,对本科生的培养将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为每名本科生设置学业导师。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本科生遴选出的186名学业导师,绝大多数是博士生导师。确定“师徒”名单后,每位学业导师将负责带领1至5名本科学生,从大学专业认同、大学学习方法养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大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给予本科生教育和指导。


作为中国高校中较早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院校之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明确要求导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指导课”,每月指导时间不少于2小时。导师合理设定课题,引导学生围绕专业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督促学生学习、思考并形成个人观点。


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织小组研讨,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观点,深入开展学术交流。通过“指导课”,导师向学生传授学习与科研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研究能力,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与科研精神教育。


据悉为加强个性化教育,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


针对一年级本科生,以专业导论课为载体,导师着力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针对二年级本科生,导师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辅助性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针对三年级本科生,导师根据学生个体特点,与学生共同制订针对性的研究能力培养计划,引导学生选择和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针对四年级本科生,导师通过具体的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科研课题,进入真实的科研情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避免“形式大于价值”


有业内人士认为,高校扩招以后,师生比不均衡,老师与学生间交往少。实施导师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接触及除课堂外的良性联络,让大学老师的责任链更趋弥合。


但要注意的是,在本科阶段尝试实行导师制的中国高校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避免导师制成为宣传噱头,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教育部在2005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搜索文献资料我们也发现,当前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多属于有条件的那一类学校。


如若学校面临经费限制、导师人才匮乏、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导师制激励措施不到位、学生对导师制不重视等问题,盲目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必然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对此,有专家表示,本科生导师制更强调的是导师一方的义务,要避免导师制“形式大于价值”,高校需对导师有所激励,还应设置、完善相应的考核管理与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本科生导师制对学校和学生的益处显而易见,甚至招生季时还会被一些学校拿来作为招生宣传亮点之一,用以吸引优质生源。所以对于那些有条件的大学,该制度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实行。但是对于综合条件一般的院校来说,该制度的实行依旧任重而道远——学校需量力而行,忌盲目跟风,实行后需依据自身条件不断探索、调整,逐步形成适合自身且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链接:


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的杨仁树分享该校工作经验指出,学校必须尊重教师,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一方面将导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另一方面,通过表扬、评选优秀导师等方式,给予导师精神上的褒奖;所指导的学生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课题获奖或在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奖时,学校对导师予以表彰和奖励,以体现对导师工作成效的肯定与尊重。


对于导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杨仁树认为,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比较全面地涵盖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效果,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在“德”方面,考核导师的政治信念和教育创新理念、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等;


在“能”方面,考核导师自身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体现对教师和学术的尊重;


在“勤”方面,通过《导师指导手册》等具体内容考核导师与学生的联系频度与实施质量,考察导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否予以积极有效的解决;


在“绩”的方面,对导师的评价要以学生成长的绩效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综合考察导师所辅导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状况、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获奖情况等。(《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17年第6期)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麦可思 王慧

编辑 | 麦可思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