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卓远
来源 | 新工业网
如何才能保证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这是企业当前最关心的问题。钱用了,时间也花了,人力也投入了,企业领导就一定要看到成效。管理者要直观地看到数字化转型后,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低了多少?生产效率提升了多少?品质是不是更好了?运营管理是不是更高效了?
然而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很多,不同企业的现状和推进方向也不大相同。就此,马晓东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归纳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的4种发展曲线和6种败局,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这些问题,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
图1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业务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要走过数字技术/体系、场景经验落地和行业结合等不同的阶段,时间愈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个性化特点就愈发鲜明。各类企业的发展路线并不相同,提前掌握数字化转型失败的4种发展曲线,企业可以规避风险,做到有的放矢。第一类企业发展曲线——止于体系泥潭。对于这类企业,刚开始转型时,投入的精力和经费较多,对转型效果也很有信心,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拯救公司或者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但它们没有从体系化角度了解数字化转型,转型的起点较低,企业的数字化团队只能不断试错,无法前进。这个现象说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达到了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丧失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信心,找不到突破困境的方法,直到最后放弃数字化转型。第二类企业的发展曲线——止于技术泥潭。对于这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较高,它们拥有优秀的转型咨询资源,也懂得借鉴其他企业的转型经验,因此平稳地跨过了数字体系泥潭,很快便到了技术环节。而到了技术环节之后,企业就在这里一直打转,可能尝试了很多年仍然不能突破技术泥潭。这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很大,总觉得技术投入还不够,因此不断加大传统IT技术的投入。可是传统的IT技术很难产生新的DT应用,而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DT技术。这类企业到最后可能在技术泥潭中放弃转型,也可能继续这样挣扎着,陷入IT怪圈。第三类企业的发展曲线——场景挖掘不足。这类企业穿越了体系发展阶段、技术发展阶段,获得的业务价值也高,但数字化转型仍然失败了。这类企业具备较好的技术体系和转型体系,但是场景挖掘得不够深入,不能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这往往是缺乏数字化人才造成的。企业的数字化人才密度不够,就很难批量、流水线式地进行业务创新。企业转型发展到这一阶段,需要很多懂业务的数字化人才进行业务创新。企业应打造创新体系和创新激励制度,建设完善的人才体系、文化体系和激励体系。第四类企业的发展曲线——未处理好转型拐点。这类企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但是当其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到了拐点后,数字化转型速度便开始放缓。原因在于,这类企业在拐点处没有处理好,导致最终的转型结果还是失败。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初期转型速度较快,但在中后期仍以摸索方向为主,耗费时间较长,最终影响了数字化转型效果。数字化转型起点高的企业,一般是借鉴了成熟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可能还准备好了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资源,且绕过了前面那些坑。这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初期便开始产生较高的业务价值了。将以上四种路线进行比较,会发现最聪明的做法是既借鉴成功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又使用先进的技术,并具备一定的落地场景经验,不断与行业结合,逐步投入资源,耐心等待转型效果。除了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的4种发展曲线,马晓东还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6种败局加以阐述,帮助企业降低转型失败的风险。第一,方向错误。一些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始时的方向便是错误的,或者开始时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后来越走越偏,导致技术和业务脱节,各自按照不同的发展轨迹前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对数字化转型工作关注度不足,没能及时纠正数字化团队的转型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呢?一种方法是回顾整个数字化转型历程,剖析出现问题的环节,调整数字化团队的执行流程,纠正转型方向。另一种方法是采纳咨询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对方案加以调整。第二,数字化转型技术路线错误,不断推倒重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二种失败原因是技术路线错误,需要数字化团队不断推倒重来,导致转型工作陷入无底洞、死循环。1)技术和业务不融合。其实这个现象在企业中非常常见。技术人员做出来的东西,业务人员感受不到价值,但又不知如何把需求说明白。双方之间的不融合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向慢慢跑偏。2)技术基础设施有问题。企业把数字化转型的想法都落实到技术上面,但是技术的基础设施有问题。为什么数据中台流行呢?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IT投入巨大,导致数据烟囱林立。但凡业务部门有需求,IT部门就配合做一个系统,常此以往,企业配置的CRM、ERP等管控软件越来越多。数据中台是一种技术支撑,支持实现一些不好描述需求的创新型业务,从而弥补企业技术基础设施的问题。第三,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业务价值低,无法赋能业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的第三种情况是技术实力强,但是产出弱,业务价值低。很多有实力的公司具有较全面的技术能力,也购买了很多先进技术,但是最终只产出了一堆报表,这些报表不能直接生成业务价值,如图2所示。这类企业的技术服务的对象是管理者,但对一线员工的赋能关注太少,而真正的数字化企业要赋能一线员工。第四,没有完整的数字化转型体系。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试错过程,企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尽可能减少试错成本,需要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数字化转型。企业应了解别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走过的坑,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每个环节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都相同的公司,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组织能力、不同的领导风格下,它们的转型重点也是不同的。所以企业在每个环节都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巧。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上下共同协作、配合完成,参与的部门多,周期也长。企业应该规定一个清晰的体系,不断发现并解决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团队的工作重点。第五,上下不统一。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能力。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几个上下不统一的问题。1)思想不统一。对于企业高层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视野,但是中层、基层对数字化转型路线是否有清晰的认识,CEO和董事会并不一定清楚。有些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只有几个人在思考数字化战略。2)能力不统一。企业中真正具备思考未来战略能力的人是少数。3)KPI不统一。各个部门的数字化转型KPI是不一样的。很多企业喊着“数字化转型很重要”的口号,但是各部门执行过程中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工作方法,因为这样能毫不费力地完成KPI。4)利益不统一。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打破以前稳定的利益格局,触碰一些人的利益。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成功之后,以前的一些人可能不再适合做现在的工作,此时企业需要处理好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但是这里涉及很多技术和业务混合的情况,所以企业很难找到巧妙的解决办法。其实企业在转型开始就埋下了这颗种子,规模大、非市场化的公司对此尤为发愁。5)态度不统一。CEO的想法如果没有让中层和基层领悟,企业的态度就无法统一。第六:缺少数字化人才。缺人才也会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1)缺少具备数字化转型经验的人才。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缺的不是技术型人才,而是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人才,尤其是有数字化转型经验的高层。这类人可以帮助企业大幅缩短试错周期,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2)缺少数字化运营人才。具备数字化思维的业务人员,是企业数字化创新的源泉。数字化人才会用数据意识去解决业务问题,实现业务创新。能够将业务和数据意识结合起来的人才是极其重要的。3)数字化人才没有形成闭环。公司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需要形成闭环,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企业仅完成人员配置是无法发挥效用的,这些人才需要形成合理的闭环,才能实现预期效果。总而言之,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因素多,有人的因素,也有技术等因素,但终归来说将就是企业没有把人、技术、资金等要素整合处理好形成合力。近期活动
推荐阅读
推荐关注
交流投稿
「首席数字官」是锦囊专家旗下的新媒体平台,专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洞察、前沿科技应用、模式创新、优秀案例、领军人物的采访报道。文章覆盖微博微信、腾讯、百度、今日头条、搜狐等20+媒体平台和国内外专家社群100+。
如果你是企业数字化探索者、观察者,对转型创新有独到的见解、夯实的案例,也欢迎投稿!投稿请联系《首席数字官》编辑部:fuyuanyuan@jnexpert.com
【加小锦好友:jn-xiaojin3备注行业职位,进相关社群与众多专家讨论交流】
转载须知
1、欢迎转载「首席数字官」原创作品。2、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转自「首席数字官」,ID:ChiefDigitalOfficer,作者XX。
分享、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