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配中国人的三种“美国观”, 耐人寻味 | 文化纵横4月新刊

文化纵横编辑部 文化纵横 2021-04-06

《文化纵横》2021年4月新刊上市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在文化纵横微店订阅
文化纵横微信:whzh_21bcr



从“与世界接轨论”到“中国模式论”,

再到反思美国模式

——新刊手记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21年第2期)


美国模式出了问题。


这是当下中国主流社会的共同感受。美国模式的灯塔地位正在坍塌,美国模式的光环正在褪去,中国人需要重新认识美国。


关于美国和世界的认知,与其说反映了外部世界的客观变化,不如说反映了中国人对自身主体地位变化的认知。对于大部分并未去过美国的中国人而言,美国其实只是中国人内心的一个自我镜像。


二十几年前,关于美国,中国的主流说法是“与世界接轨”。


“与世界接轨论”的意思,是指外部存在一个客观的、理想的现代世界,中国的全部努力,是要达到那个理想状态。与世界对应的中国,则意味着非理想、不现代,是需要加以改造的对象。所有的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需要努力向西方学习,学着逐渐文明起来。而这种文明,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包括了政治文明,我们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现代经济,再逐步建立现代政治制度。按照这种说法,权力分立、竞争选举,当然是要学的,只不过当下中国条件还不成熟,可以放在下一步。


在二十几年前的中国社会,“与世界接轨论”代表了成熟稳健的改革,它明确了中国必须要转变为美国的改革方向,同时又避免急躁冒进,在条件不成熟时,不急于推动政治改革。


十几年前,中国社会心态开始变化,出现了“中国模式论”。


“中国模式论”出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西方发生了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之下,彼时的中国社会主流,仍然对美国模式坚信不疑,美国的问题只是出在金融业,出在一小撮过分贪婪的华尔街精英,只要解决了金融危机,美国仍会光彩熠熠。


“中国模式论”此刻却反其道而行之,并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模式论”并不以否定国际主流社会为前提,它尚缺乏勇气与美国模式及其背后的普世价值叫板,但它开始强调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文明是特殊的,上下五千年历史,不同于西方;中国国情是特殊的,超大规模的人口、独特的经济地理,不可能学美国;中国文化是特殊的,不可能以个人主义和契约文化作为日常伦理的基础;中国制度是特殊的,“百代皆行秦政制”,“郡县制”“大一统”乃中国之为中国的基本制度条件。


“中国模式论”并不想挑战西方主流,它只是拒绝西方强行推广的“普世价值”,拒绝“自由、民主、人权”的说教。“中国模式论”建基于中华文明特殊论基础之上,它不想替代西方主流,也不敢想象中国的特殊性有朝一日会变为新的普遍性。它强调的是,世界文明是多样的,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绝,并在今天有效地解决了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这至少证明,中国的文明是与西方文明并行存在,并可以支撑中国走出不同于西方模式的新的现代化道路的一种文明,它与西方文明同样伟大,同样不可否认。


应该说,中国模式论还是内向的,是人们情急之下拿来抵抗西方普世价值的应急武器,它只想解决中国问题,还来不及操心世界问题。

然而今天,当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不断考验各国时,“反思美国模式论”开始登场了。


“反思美国模式论”首先是因为美国开始出现各种乱象,而美国的现实与未来,攸关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因此,认识真实的美国,找出美国的真相,遂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若从中国人的自我认知角度观察,反思美国模式还意味着更加重要的价值观变迁的发生。首先,反思美国模式,意味着中国人已经开始放弃幻想,并不认为外部世界存在一个十分现代的、有待我们去追求的理想社会,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乌托邦;其次,反思美国模式,还意味着中国人从仰视美国到平视美国的变化。美国正在出现问题,许多问题是刚刚发生的,许多问题是早就存在的,随着我们日益成熟自信,美国的真实面相逐步显现,并剥去了它以往自我标榜的、或者由外人加给它的瑰丽外衣,还原出真正的美国。


今天的人类社会,正遭遇重大挑战,经济危机、技术革命、疫情危机……百年变局之下,美国模式明显失灵,西方提供的普世价值遭遇重大挫败,那些在疫情应对中仍执着于“威权vs民主”“专制vs自由”的意识形态教条,不过是日趋没落的西方贵族精英的呓语,根本无法掩饰它们在抗疫过程中无处不暴露出的失败。


美国模式不再适用,但世界并未出现一个可供替代的方案。今天的中国,欲找到未来的道路,不仅需要面对自己的问题,也需要面对美国的问题,同时还需要面对世界的问题。退回传统中国,退回中国特殊论,是无法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的。没有人类问题的解决,便不可能有中国问题的解决。


反思美国模式,是从认识真实的美国开始的,而它的下一步,一定是寻找新的道路。



—  2021年4月新刊目录  —

域外

印太区域:大国竞争的新“战场”

史 庆


特稿

01 知识,如何才是力量

韩少功

时值全球现代化面临新的十字路口,各种知识小格局碎了又碎,我们能否重建“三观”,重建形而上,打通知识的任督二脉,找到各种知识既能相互博弈和碰撞,又能相互通约、消化、滋养、激发的成长机制?我们能否跨过前人的许多见解,但找回前人的志向,谋术有别,为学相济,做事有别,为道相通,让全人类文明成果再次汇聚成共同前行的力量?这是逼近每个求知者的又一悬问。


▍封面选题:反思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曾经塑造了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全球性帝国,但对它的因循和依赖也让今日美国饱尝苦果。本期封面选题的五篇文章只是剖析了美国模式的若干方面,更全面和深入的阐释和反思,仍有待更多研究者的加入和更长时段的追踪。但美国模式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永恒且普遍优良的模式,我们应始终根据时势变化对制度体系做动态调整。这是美国模式的外部观察者和学习者需要谨记的。


02 被遗忘的阶级议题与寡头政治的未来

孔 元

03 “两个美国”才是常态?——美国社会分裂的历史脉络

欧树军

04 空心国家与美国的制度危机 

李 泉

05 超越灯塔主义:美国种族与族群政策再认识

励 轩

06 亚健康”的帝国与负重的“本部”

章永乐


▍学术评论

07 “伪身体化”:当代人文学危机与港台青年 

赵 刚

本文的最终所指,不是港台青年、港台问题,也不是地缘政治问题,而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知识问题。这种知识不应只是找到我们自己文明的语言去表述个人的痛苦与不安,更应是从我们的文明出发去感受我们原先感受不到、表达不出的痛苦与不安,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当代中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


▍专题: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

从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农村工作的政策指挥紧随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变迁。在新发展阶段,农村既不能单方面服务于城市发展,也不应单方面依赖城市的帮扶。农村应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在经济发展、社会协调等方面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出的,正是这一发展转型的关键信号。如何理解乡村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和位置?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在实践中推动这一转变的发生?本期“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试图从顶层设计、地方推动和村庄发展这三个层面,展现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对乡村振兴的构想与实践。


08 整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潍坊模式” 

王立胜 刘 岳

09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 

宋 棠

10 乡村振兴的“宁波经验”——基于五个村社的讨论 

刘炳辉 


疫情改变中国与世界

11 国家引导的合作责任治理——中国抗疫对风险治理的启发

郑振清

中国的抗疫经验,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四方责任制”实践,很好地体现出国家引导的合作责任治理的模式,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抗疫绩效,这是面对未来的高风险时必须重视合作责任治理体系的强大理由。


12 双重边缘的自我加压:意大利普拉托华人华侨抗疫经历 

杨 肯


▍地方

13 市场机会与理性选择:藏族农民如何参与市场经济? 

强 舸

由于地理环境和发展情况差异,不同地区藏族农民生计模式往往呈现极其复杂的多样性。面对现代化和国家行动时,不同境遇会促使他们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


▍政策

14 开放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移民政策与身份焦虑 

田方萌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是向世界输出移民的主要大国,同时更多的外籍人口也将迁入中国,这是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然而,目前我国境内的外国居民尚不到 80万人,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百万量级的外籍人口与其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21年第2期,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打赏不设上限,支持文化重建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