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芯片”,武大人握牢了!

禾下逐梦的 武汉大学 2022-10-03


微风拂稻浪

九月稻田香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

今年5月上旬种植的

130多亩杂交水稻新品种

展示及科研育种材料已成熟

这些农业“芯片”

是中国人粮食安全的保障

随珞珞珈珈一起

去现场看一看吧



良种成熟啦


“鄂州基地可以准备选种、收种了”

“这一穗有500多粒”

在品种展示区

武汉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朱仁山面带喜色摘下一杆稻穗

长长的稻杆上,稻粒颗颗饱满

今年高温下

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这个夏天

红莲型杂交水稻罗田制种示范基地

制种喜获丰收

鄂州基地即将开始选种

这里展示的

红莲型杂交水稻“珞红优1564”

两系杂交水稻“易两优311”等品种

经历了炎炎夏日的“烤验”

仍旧傲然挺立

预计结实率达80%以上

亩产达700多公斤

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


“芯片”英雄,是他们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丰硕成果的背后

是一代代武大人的接续奋斗

红莲型杂交水稻

是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汉大学朱英国团队的原创科研成果

耐高温、适应性广、产量高、米质优

与我国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一起

被国际公认为杂交水稻的

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朱英国在试验田


18岁起

朱仁山就跟着朱英国院士

走上了红莲型杂交水稻

育种的科研之路

如今,他研究杂交水稻已近40

红莲型不育系细胞质中

存在微效恢复基因

导致不育系“不纯”

这项曾被权威专家“判死刑”的技术

却被朱仁山硬攻了下来



杂交水稻的生产需要年年制种
繁殖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从而构成一个相互配套
缺一不可的
繁育体系
当时研究发现
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繁育过程中
种子总是难以达到国家用种纯度标准
有权威专家曾说
是因为红莲型不育系细胞质中
存在微效恢复基因
导致不育系“不纯”
这是阻碍红莲型杂交稻
大规模繁殖的
“绊脚石”

▲朱英国(左二)、朱仁山(右一)查看育种情况

在朱英国院士的鼓励和支持下
“不信邪”的朱仁山开始对这个
“搞不成”的难题展开了攻关

“只要大方向是对的

不是死胡同,你坚持下去

就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近十年的深入探索

朱仁山带领团队研究出

红莲型杂交水稻独有的提纯技术

建立了亲本提纯繁殖体系

使红莲不育系大面积繁殖纯度

99.96%以上

为红莲型杂交水稻产业化

奠定了坚实基础


▲朱仁山在试验田


在深挖“红莲”这座宝藏的同时

朱仁山团队在两系杂交稻

研发育种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他们成功选育出富硒低镉、耐高温

抗褐飞虱抗稻瘟病

红莲型不育系和两系杂交稻

新材料、新品种

参与创办遥感表型组学

杂交水稻精准育种实验室

试验出可实现水稻父母本

同期机械直播制种组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果你不往这里想、不往这里做

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端稳饭碗,走向世界


1972年,朱英国和科研人员

用海南岛“红芒”野生稻作母本

与几十个常规稻种杂交

反复试验筛选

成功选育了“红莲”第一代

夯实了中国人

“吃得饱、吃得好”的基础

2017年,朱英国院士去世后

朱仁山继续攻克

“吃得好、吃得安全健康”的难题


▲电影《朱英国》剧照


褐飞虱是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水稻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广

危害最重的害虫

朱仁山团队结合运用分子标记

辅助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

“易两优311”获得了

抗稻瘟病、抗褐飞虱的优良特性

不仅避免了病虫害带来的

毁灭性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

也解决了传统化学药剂过量使用

带来的农药超标问题

产量还能增加10%以上

2023年将在湖北

推广种植30万亩以上


▲朱英国(左一)和朱仁山(右一)在试验田


“康稻1号”“康稻2号”

是朱仁山团队首创的新品种

产量高、低镉吸收

可以有效解决水稻受镉污染问题

他们新培育的耐盐红莲型

水稻品种“科珞优108”

也即将在盐碱滩地

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国现有盐碱地高达1.75亿亩

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0%

如果以盐碱地亩产500公斤计

可以创造1000亿元的经济价值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在武汉大学的积极推进下

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科研合作

扩大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9年,武大与巴基斯坦

旁遮普大学共同成立了

“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

在朱仁山的发起带领下

湖北罗田有了红莲型杂交水稻

制种示范基地

目前,红莲型杂交水稻已在

巴基斯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越南和缅甸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注册推广

国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超4.5亿亩

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90亿元

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金秋季,稻浪翻滚

涌动着收获的喜悦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这句话武大人不会忘记

也将激励一代代武大人

勇攀高峰,踔厉奋发

用一颗种子

握牢农业的“中国芯”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武大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发布






暖心好导师,武大教授李圣杰






《恋在武大》公测开始,速度!





● 暖心好导师,武大教授李圣杰

 《恋在武大》公测开始,速度!

● 武汉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发布

● 20余篇!这位武大博士生科研力拉满!

● 大赛开始!武大文创等你来创

 当家乡疫情报急,这几位武大新生做了什么?!



武汉大学-luojia1893-

封面图:陈勇

内容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田佩雯

部分图片源自武大往期推送

编辑:张华 韩袁紫阳

责编:张华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致敬粮食安全守护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