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权力的宋仁宗,被不停贬黜的晏殊们 | 清平乐 贰

任淡如 菊斋 2020-10-01
乾兴元年宋真宗崩后,13岁的太子赵祯继位,55岁的太后刘氏听政。
赵祯和前朝大臣们当然也没有想到,刘太后听政,一听就是十二年……

复习【清平乐 壹】点这里


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贬为道州司马的寇凖再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西溪做盐官的范仲淹甚为不平,上奏替寇凖鸣冤……但是,九月,寇凖病死于雷州竹榻之上。

年轻的时候,寇凖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一语真成谶,最后卒于东南门至海岸只有十里远的雷州,远离家乡千里万里。

经历过太宗、真宗两朝的寇凖死了,而仁宗朝年少的读书郎们,正迎头赶来。

这年欧阳修17岁,在随州应举,可惜没中。富弼20岁,侍父至海陵,与范仲淹结交。学霸叶清臣24岁,学霸宋祁26岁,正在磨刀霍霍,备战备考。
两个学霸里,谁会是状元郎?


公元1024年(天圣二年)三月,朝廷放榜,叶清臣名列第二,第一名……是宋祁,又不能算是宋祁。

说起来,宋祁蛮冤的。
礼部本拟定宋祁第一,叶清臣第二,宋庠第三,但是刘太后觉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手工重排,定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到了第十位。

宋祁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丢了状元。
状元这个事情,有时候还真是三分天注定,将来会和宋祁一起共修《新唐史》的欧阳修,六年以后也莫明其妙丢了状元,再远一些,晁补之也丢过状元——好在,后人并不记得那么多状元,却记得宋祁是那位“红杏尚书”。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玉楼春  春景】 

至于榜眼叶清臣呢,后人会记得他是叶梦得的曾叔祖,也会记得他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叶清臣【贺圣朝  留别】

这首离别词,据说是叶清臣在汴京留别友人所作。但写于何年、赠与何人已不可知了。我们只知道,多年后苏轼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还是从这里借来的。

年过四旬的柳三变,第四次落第。
十五年的功名念想黯然成灰。这年秋,绝望的柳三变离开汴京,前去江南漫游。离京时,与情人(可能是虫娘)执手相看泪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此后,柳三变约有近十年没有参加科考,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更与乐工、歌女合作,走上了专业作词的道路。

坊间传说,是官家下旨不准录取柳三变:“且去浅斟低唱,要何浮名?”

但官家,这时候才是15岁的少年啊,万事由不得他做主的少年——从国事到自己的婚姻。

这年他娶了皇后,是刘太后替他聘的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据说,小皇帝宠爱的是张美人,想立她为后,太后不允。

这个张美人,并不是后来独宠后宫的温成皇后张氏。
这一年,温成皇后张氏才刚刚出生。而赵祯未来的第二任皇后曹氏,也还是曹将军府里9岁的小丫头。

15岁的少年娶了妻就是大人了吗?
当然不。

官家一日不成年,太后,便多一日操持国事。群臣,便一日不能放松地周旋于帝后之间。
太后须得强悍能干,又不能太强太能干。
群臣须得顺着太后,又不能太顺着太后。

这样的日子,还须有十年。

公元1025年(天圣三年)十一月,因为反对刘太后升张耆为枢密使,副枢密使晏殊忤逆了太后。

在晏殊看来,张耆升枢密使,委实没什么道理。

刘太后是成都华阳人,据说曾嫁与银匠龚美为妻,跟着龚美一起来到汴京谋生。龚美家贫,听说襄王府选姬,就将刘氏献了出去。
襄王很爱刘氏。可惜,襄王府容不下她。整整十五年,襄王只能把刘氏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偷偷去看她。
直到襄王登基成为宋真宗,刘氏才得以封为美人,以后又升修仪、德妃、直到成为大宋皇后——在刘氏落魄时照顾收留她的张耆因此成了太后的恩人。

太后并没有即时发作。晏殊还是好好地上班,出差。
据说就在这一年春暮他路过扬州,和江都尉王琪在大明寺里闲逛,看落花,他对王琪说,他有个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可惜总也写不成章,王琪便替他续了”似曾相识燕归来“,于是,便有了我们熟悉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晏殊在花径里徘徊的时候,柳三变也在江南漫游。
范仲淹也在江南。他被张纶推荐,知兴化县,开始修那条后来被称为“范公堤”的海堰。
不过这条堤,范仲淹并没有修完。

公元1026年(天圣四年)八月,正在筑堰的范仲淹接到母亲谢氏夫人去世的消息,遂放下手中事务,回应天府丁母忧。未完成的海堰,交由张纶继续治理。

算起来,范仲淹和柳三变这年都在江浙一带晃悠,但,他们并无交集。柳三变是在苏杭漫游,范仲淹呢,大概是去找林逋喝酒。

闲约诸公扣隐扃,江天风雨忽飘零。方怜春满王孙草,可忍云遮处士星。蕙帐未容登末席,兰舟无赖寄前汀。湖山早晚逢晴齐,重待寻仙入翠屏。
——范仲淹【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何当伴闲逸,尝酒过诸邻。
——范仲淹【寄西湖林处士】

这年林逋大约59岁,范仲淹38岁,晏殊36岁。

晏殊,就要来应天府了。

公元1027年(天圣五年)正月,晏殊被免去枢密副使的职务,贬知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

晏殊被赶出京城,外放应天府,大概还是前两年张耆一事埋下的因。

但当时太后并没有立即发作。后来谏官弹劾晏殊,说他陪太后到玉清昭应宫时,随从送笏晚来一步,晏殊在宫门前殴打随从,致其倒地跌落门齿,没有一点大臣的样子……晏殊遂以“大臣失仪”罪被贬。

晏殊在应天府呆了两年。
城南五里外有南湖,据《归德府志》记载,晏殊曾放驯鹭于湖中,又常与王琪、张亢等幕客泛舟湖中,看红蓼夹岸、有诸伎相随……看起来过得还蛮不错的样子。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晏殊【浣溪沙】

范仲淹这几年也正好在应天府守母丧,晏殊便邀范仲淹掌应天府书院,同时执教的还有王洙、韦不伐等人。据说范仲淹掌书院期间,觉得比赛写诗写赋无法在民间擢取到干实事的人才,于是写了一封长长长长的“上宰执万言书”,深受时相王曾赏识,据说,也震动了赵祯。

这年,远在深宫的小皇帝赵祯,18岁了。

这几年也许是小皇帝最孤独的时候。
曾陪他读书十年的老师被远远地贬到外地,而他未来的重臣们,彼时都还分散各处,遥不可见。
但他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要医官校定《黄帝内经》、《素问》及《难经》、《病源》等医书,分送到全国各地,又专门要翰林学士宋绶撰写了《病源序》一文,还令太医局翰林医官王惟一造了针炙铜人——以竭力减少民间的夭亡和病殁。

对了,内侍卢道隆还根据晋朝记载里的样子还原了记里鼓车。
这是个十二分有趣的车子!
《宋史  舆服志》里说:“记里鼓车很华丽,四厢四面画有花鸟,车有数层,走到一里,上层木人会击鼓,走到十里,次层的木人会击镯。”
记里鼓车……四面画花鸟,重台匀栏镂拱。行一里则上层木人击鼓,十里则次层木人击镯。一辕,凤首,驾四马。驾士旧十八人。
(也有一说,记里鼓车是龙图阁直学士燕肃在这一年造出来的,他还造了指南车。《清平乐》第七集里陈熙春说是仿燕肃做的车子,就是指南车)

对了,赵官家未来的重臣们,这年终于有两个奋力走上了金榜,一个是榜眼韩琦,一个是黑炭头包拯。

公元1028年(天圣六年)七月,兴化县历时近二年的捍海堰终于修成。因为范仲淹首倡之功,乡人感念,呼为“范公堤”。堤成一月后,3000余户离乡背井的农民返回家园,从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到宣和元年(1119年)的91年中,东台境内再无海潮倒灌之灾。

这一年,范仲淹守丧期满,被召为秘阁校理,跻身馆职。
他被召入京是晏殊推荐的。
晏殊已于这年秋,先行奉诏回京了。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晏殊【浣溪沙】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晏殊【浣溪沙】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晏殊【浣溪沙】

北归筵上,晏殊即席写下这些词,离开了应天府,归去九重天。

范仲淹和晏殊北归了,柳三变,仍在四处漫游。漂泊日久,他渐感身心疲惫。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柳永【轮台子】

而隐居西湖三十余年的林逋,彻底归去了瑶天洞府。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山园小梅】


梅花落尽,世事消残。
人间于他,算是再无挂碍了。

但多少人,仍需在人世间打滚呢?或为情爱,或为功名,或为家国,或为权势。

大宋的君王,这年已经20岁了。
61岁的刘太后,打算归政于小皇帝吗?
似乎是没有。

公元1029年(天圣七年)六月,宫中发生了一场火灾。汴京城降大雷雨,电光乱掣,竟将玉清昭应宫烈烈轰轰的烧了一夜,烧成了一片瓦砾荒场。灾后,刘太后以"兼领玉清昭应宫使管理不严,因而发生大火"为名,将多次劝阻她想得皇权礼遇的首相王曾罢免,贬为青州知州。

劝阻刘太后的不止王曾一人。

年底,范仲淹、滕宗谅等更多官员以更直接、更激烈的言辞奏请刘太后放弃垂帘听政,把军国大权交还给仁宗赵祯。
《乞太后还政奏》等劄子雪片似飞向玉清昭应宫,太后勃然大怒。所有上劄子的官员,不论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统统享受了贬谪的待遇。

才回到汴京不久的范仲淹,大概冷板凳还未坐暖,便瞬间被贬出汴京,出为河中府通判。

正是铁打的汴京城,流水的来往客哪。
有人走,就有人来。

是年,柳三变一是思念故人,二是倦于漂泊,便由江南返回汴京。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不久,他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柳永【满朝欢】

学霸欧阳修,这年也来了汴京。
欧阳修来汴京,是为了参加国子监的解试。广文馆试、国学解试几番下来,23岁的欧阳修都稳拿了第一名:监元和解元。

再拿一个状元,他就三元及第了。


公元1030年(天圣八年)正月礼部试,大热门欧阳修再次毫不手软拿下第一名——照这节奏看来,殿试的状元,还能从他手心里跑掉不成?

他特意去做了一身新衣衫,好穿上当状元。
同学王拱辰试穿了衣裳,笑着说:“我穿状元衣裳了”——第二天唱名,19岁的王拱辰高中状元,欧阳修仅列二甲第十四名。
据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太狂了。

要说欧阳修年轻时的确是很狂的,爱玩,毒舌,不加点检……十多年以后,同年及第、同朝为官、甚至先后娶了薛家女儿成为连襟的王拱辰和欧阳修,不仅没有越走越近,反而渐行渐远,直至成为对立的朋党。“非吾知己休交语”的高傲,明明白白地写在欧阳修的脸上。

这年和王拱辰欧阳修同时金榜题名的,还有张先、石介。
张先考中的这年41岁,也是挺不容易的。说起来,他其实比晏殊、张昇、宋祁、欧阳修都大……可他比柳三变小啊。

到现在为止,比柳三变小的那些大咖们,全部都考上了进士了。
柳三变呢?这时候还在西北一带晃悠。

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
继上一年的斥贬群臣后,这一年,仍有朝臣因忤逆太后被贬,吴遵路被贬往祟州,宋绶被贬往应天府。

年轻的欧阳修,于这年春抵西京洛阳,任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推官。
钱惟演算是吴越王旧王孙,虽然一心想做宰相,把妹子嫁给了太后兄刘美,把女儿嫁给了权相丁渭,但对手下有才华的年轻人,可真是非常好。

据说欧阳修们有一次去嵩山游玩,到达龙门的时候下起了雪,忽有人骑马冒雪渡过伊水而来,原来是钱惟演派了厨子和歌妓,并传口谕说:"你们可以在山上多留一阵赏雪,府里没什么事,用不着急着赶回去。

欧阳修就在这段恣意的时间里,和同事尹洙、梅尧臣等名士结为至交,渐以文章名冠天下。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欧阳修【减兰】   
   
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一老应无却少人。
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欧阳修【减兰】 

钱惟演的知遇之恩,欧阳修一生没有忘记,后来在《归田录》里记下了钱惟演的琐事:"钱思公生长富贵,而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他自己见缝插针的"三上"读书法(马上、厕上、枕上),大概就是受钱惟演的影响。

这年南来北往的路上,我们还须得提两个人。

一个是48岁的柳永,他仍在关中一带,秋风落叶满长安地漫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少年游】

一个是13岁的司马光,他随父亲司马池从汴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路转运使,据说,他在路上斩杀了一条大蟒蛇……

这年仁宗赵祯22岁,他要废的皇后20岁,还没娶的皇后曹氏16岁,宠爱一生的贵妃张氏8岁。
顺便提一下西夏,这年李德明去世,29岁的太子元昊成为西夏首领,即将成为让赵祯头痛的劲敌。

接下来几年让赵祯头痛的,可不只有元昊。

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二月,宰相吕夷简上朝时对刘太后和赵祯说:“听说有个宫嫔去世了。”

赵祯并不知道,逝者李宸妃是他的生母。
赵祯更不知道,这个身份微妙的宫嫔的身后事,正激起一场看不见的风波。

但是刘太后知道啊。

史书记载说:太后怫然不悦,对吕夷简说:“宰相为什么要管这种后宫的事?”但是吕夷简坚持以太后之礼厚葬李宸妃,并以水银精心护棺。最后,原本打算草草了事的刘太后退让了。李宸妃的丧事办得非常风光。
也许是吕夷简的寸步不让让她觉得疲倦了,也许是吕夷简说的“太后难道不为刘姓子弟留条后路”让她觉得恐惧了……
毕竟,就算她没猜到自己第二年会死,就算她舍不得把权力还给仁宗,但她不能装作看不到,眼前的皇帝,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幼童,他已经23岁了!

汴京城内深宫里的这些个事,对远在洛阳的欧阳修和渭南的柳三变当然是没有甚么影响的。

这年春,欧阳修大概是与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浪淘沙】

这是他在洛阳的第二年,也是他在洛阳的最后一个春天。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欧阳修【玉楼春】

而柳三变,似在渭南一带漫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柳永【曲玉管】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浪子,是不是疲倦了?
“那故乡的云,故乡的雨,都在说,归来吧!归来吧!”

这一年,67岁的刘太后似乎也听到了某种“归来”的召唤。

公元1033年(明道二年)二月,刘太后固执地想要穿着天子礼服谒太庙,群臣哗然,然而谁也拗不过太后,太后定要穿着天子礼服去拜,勉强答应可以稍微减少一点儿装饰……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大概是68岁的太后,给自己圆的一个小小的秘不能示人的梦想。
梦想总是要有的,虽然它可能永远实现不了。
当年,程琳向太后献上《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说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后世的史书因而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三月,刘太后薨逝,将代管了十二年的赵氏江山,还给赵祯。
24岁的赵祯,终于开始君临天下。

四月,亲政后的宋仁宗召回因忤逆太后、被逐出京城的宋绶和范仲淹。

范仲淹被召回京任右司谏,但象上次一样,没有撑满一年就又被贬。
这次被贬的原因是忤逆皇帝。
上次范仲淹说的是:“太后,您这样做不对……”
这次范仲淹说的是:“皇上,您这样做不对……”

因为皇帝要废掉太后给他娶的皇后郭氏。

其实,仁宗也不算太不对。郭皇后脾气暴躁,在宫中与其它美人发生争执大打出手,还顺手给了拉架的仁宗一巴掌(不小心打的),又在仁宗面前挑拨官家与吕夷简的关系,吕夷简被短期罢相(很快复任了)……这太后为他娶的媳妃,从前他不敢动,如今还不敢动吗?仁宗一说要废后,吕夷简自然拍手附和,孔道辅、范仲淹、宋庠等人上劄子、跪谏、拍打宫门求面圣,全被贬官外放。

最后郭氏还是被废了,降净妃,幽居长宁宫,仁宗还给她赐了个名字:郭清悟。两年后郭清悟不甘不愿地死了,死的时候,正是赵祯当政时的年龄,24岁。

18岁的曹氏很快奉诏入宫,成为待选皇后。
她的祖父是北宋名将曹彬,父亲是曹玘,长弟曹佾,就是过海八仙中的曹国舅。
她也是多年以后,为乌台诗案里的苏轼说过一句话的人。
她说:“那年仁宗皇帝曾告诉我,今日为子孙喜得太平宰相二人,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难道,你(指宋神宗)真的要把这宰相人才杀了吗?”

苏轼后来没死,但也没有当上宰相。
欧阳修也没有。
他们都有宰相之才,也曾都被皇帝视为宰相之选……

这年,27岁的欧阳修往来于京师、汉东、洛阳三地,第一次遭遇到丧妻之痛(不幸得很,后来还有第二次)。

这年,50岁的柳永由渭南抵成都,又沿长江出三峡,过湖南,游洞庭、湘江一带旧地,感慨故人星散,自己潦倒失落。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玉蝴蝶】

你也许想不到,这个浪子,他的后半生已经启程,他的后半生,并不是无依无靠、在花街柳巷厮混至死、除了才华一无所有的白衣卿相,他将会是一个能干且仁厚、载入地方史册、70岁光荣退休的世家“名宦”。

而年轻的宋仁宗赵祯,他的四海八荒经天纬地文功武治圣君梦,也在这一年开启了。
他的那些才子大臣们,正从四面八方踏上赶来京城的路。

阅读链接:【青萍之末 | 清平乐 壹】


世间 · 好物

作者:任淡如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欢迎个人扩散、转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往期 · 撷录

菊斋 |  文人  | 美学

努力写好看的艺文史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公号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juzhai99。

投稿请在后台键入“投稿”查看要求。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