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餐桌上的苹果螺,为什么让人闻之色变?

三蝶纪 物种日历 2020-01-04

每隔一段时间,“吃福寿螺感染线虫病”的报道就会重回人们的视线,令人闻之色变的福寿螺到底是何方神圣?日历娘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中文正名是大瓶螺,属于腹足纲瓶螺科,原产南美(又是南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都是它们的自然分布地。在水族市场,福寿螺有一个通俗的商品名——苹果螺,这个名字来源于它们的英文名:Apple snail(或Golden Apple snail)。

福寿螺五面观。图片:H. Zell / wikipedia

从外观看,福寿螺确实像一只苹果,呈短圆锥形,螺壳右旋,前四层都很密,到了最后一层突然增大,壳背上有气囊,可以辅助呼吸和帮助福寿螺在水面上漂浮,颜色从黄色到黄褐色都有福寿螺的个头比普通的田螺要大上几圈,头部有两对触角,后触角长,外侧有眼睛。


左右滑动可看到福寿螺和常见的两种田螺中华圆田螺和中国圆田螺的差别。图片:Claude & Amandine EVANNO  

福寿螺用鳃呼吸,通常在水田、池塘里活动,由于它们对温度比较敏感,通常都是在晚间进行各种活动。与雌雄同体的非洲大蜗牛不同,福寿螺是雌雄异体的。雄螺在水中爬到雌螺背上,完成交配。


交配中的福寿螺。图片:三蝶纪

雌螺交配后爬到离水面约15-20厘米的地方产卵,卵堆积成卵块。一只雌螺一年可以产几千枚卵,且孵化率高达90%。福寿螺的卵很好识别,初产时是鲜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变得偏粉红。在水生植物的茎干上,近水的石头上,都可以看到一堆堆红色的福寿螺卵块。这些卵并不在水中,这种产卵方式避也开了一些水生天敌的威胁。

万绿丛中一簇粉。图片:Shan Lv / wikipedia

福寿螺具有一切入侵物种的特质:繁殖快、天敌少、食性杂。直接面临福寿螺威胁的是各类水生植物,这些植物与人类也息息相关。最重要的水生作物当然是水稻,从水稻的秧苗开始,福寿螺就开始大啃特啃。

水稻收割了,天气也凉了,福寿螺就潜入地下进入休眠状态,等蓄水后继续活动,繁衍壮大。除了水稻,茭白、芋头、菱角、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也是常见的受害者。对于农民来说,福寿螺既不能添福又不能添寿,带来的只是灭不完杀不尽的烦恼。

水中的福寿螺。图片: Jess Van Dyke

1981年,福寿螺首次引入中国,当时是作为高蛋白经济动物养殖的。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口味和市场都欠佳,福寿螺被弃到野外,很快开始泛滥成灾,短短几十年就扩散到了中国大部地区。除了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福寿螺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在田里随便捡起两只“田螺”吃,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图片:mansum007 / 123rf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卷棘口吸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2006年,北京有70多人因生食福寿螺引发了广州管圆线虫病,轰动全国,一时间人们谈“螺”色变。此后每年陆陆续续都有类似的报道。广州管圆线虫会侵入人脑的神经系统和肺部,造成器官损伤、神经受损甚至呼吸衰竭。虽然听起来可怕,但是只要不是生吃,螺煮熟煮透,就可以避开这些风险。

虽说熟透就能避免风险,但是常人烹饪的时候又是否能保证熟透呢?图片:Luke Nguyen


日历娘の推荐

田螺福寿螺傻傻分不清

你需要一本自然·贝壳本

100张插画+100个学名

翻开就认识100种贝

180°翻开,书写零障碍

更多匠心设计

长按上方二维码解锁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田螺科 石田螺

就是传说中的螺蛳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