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牡丹算什么,芍药才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头牌

阿蒙 物种日历 2019-04-21

牡丹花谢,芍药花开,正好是两个季节交替之时。“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的牡丹暗示着春的落幕,而“晚春早夏扬州路,浓妆初试鹅红妒”的芍药则被视为初夏到来的象征,二者花期的交替成了春夏之交的征兆。

草本的芍药。图片:Daderot / wiki commons

牡丹与芍药,是人们常常一并提及的花。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两种观赏植物的花、型皆相似,不过牡丹是木本,而芍药则是一岁一枯荣的草本。在唐之前,牡丹所指的还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富贵之花,而芍药被视为爱情之花已历千年。若不是得武则天从家乡西河的众香寺移栽,恐怕牡丹只会被视为“木芍药”。<这段逸闻,不妨戳这回顾>

木本的牡丹。图片:Shin Kai / wiki commons

芍药,曾经是调味料?

芍药很早便记载于典籍。“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先秦的溱洧[zhēn wěi]之畔,两情相悦的人儿,互述爱慕,将要离别的时候,赠芍药以表情思,于是芍药便有“将离”之名。古人认为芍药是百花中最早得名的,在“三代(夏、商、周)之际”就被人传颂。与“兰”“桂”“木兰”等先秦典籍中记载的佳木名卉不同,“勺药”一名并未随着历史变迁而落到其他植物头上。花开花落几千年,芍药名之所属未曾改变

芍药和牡丹同属芍药属,植物学家可以从它们的雌蕊看出区别,普通人就不用记啦。图为芍药品种 'Jan Van Leeuwen',滑动可见牡丹(圈出了雌蕊)。图片:Geograph;Dalgial / wiki commons

古人惜字如金,“芍药”是古名中少有的双字词,在历代文人的训诂[gǔ]学中,它是人们乐于考证和解释的对象。李时珍说芍药得名于“绰约”,“芍药,犹婥约也。婥约,美好貌,此草花容婥约,故以为名。”然而李时珍所在的明代与先秦已有两千年的时隔,而且仅谈及字形也有望文生义之嫌。

芍药的花形、花色多变。图片:陈霆 / flickr

在汉代的《子虚赋》中有“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这里的“勺药”意为五味调和,和我们所说的芍药花是否有联系颇有争议:东汉文颖解释“勺药”为配置的调味料,其原料味道多样;到了唐代,颜师古则支持“勺药”是草药之名,可作为调味料添加到食物中,从而引申为调味之意;宋代罗愿则以“制食之毒,莫良于勺,故得药名”来解释“芍药”。于此来看,“芍药”与“勺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勺”是调和,“药”指调味料

芍药根的切片。图片:Monterey Bay Spice Company

日本的青木正儿写过一篇“勺药之和”的文章来考证两者之间的联系,他说到如今烹饪马的内脏,依然使用芍药的根茎作为消除异味和食性调和的调料。如此古法,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芍药在古时候的功用,它不只是情人之间传递感情的信物,也不只是药箱里的草药,在先秦恐怕还与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难怪古人看重它。于是“芍药”一名的来历便也越来越明晰。

从餐桌走入园艺的芍药

如今,芍药早已不再作为调料,而在花园里专供观赏,或作为药材被栽培在田里。五月回乡的路上,高铁快速穿过了一片片盛开的芍药花田,让我倍感亲切。那些粉、白、红相杂的花朵,正在宣告夏天的到来。

芍药重瓣变种'Pink Hawaiian Coral' 。图片:F. D. Richards / wiki commons

中国人对芍药的栽培很早。先是从原始的白色芍药中选育出粉色、红色系的栽培品种;到了唐代,重瓣的芍药也被培育出来,与牡丹一并成为国之宠儿;宋代芍药栽培最盛,在作为芍药栽培中心的扬州,人们曾一度举办赏花节来为芍药选美。

凑近看看重瓣变种'Pink Hawaiian Coral' 的花朵。图片:Charvex / wiki commons

芍药的美丽,不但国人喜爱,欧洲人也趋之若鹜。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芍药很早便传到欧洲。最早,欧洲人也把芍药当作肉食烹制的调味料。之后芍药开始进入园艺,与欧洲本土的其他芍药种杂交形成很多美丽的园艺品种。这些芍药大多是单瓣型的花朵,花期也比较早。

芍药的白色单瓣品种 'White Wings'和白色重瓣品种 'Barrington Bride'。图片:Ulf Eliasson & Charvex / wiki commons

到了清代晚期,中国的白色和粉色的重瓣芍药、牡丹随着航船抵达欧洲。在它们抵达之前,欧洲人从中国来的瓷器和漆器上见过它们的图像,但他们觉得这样硕大艳丽的花是中国人的异想天开,等见到真花才发觉中国的图画并没有欺骗他们。可惜牡丹不喜欢潮湿阴冷,观赏牡丹的热潮很快冷却,而芍药则凭借强大的适应能力成为园艺中被受青睐的花卉、优秀的鲜切花。

意大利人郎世宁笔下的芍药。图片:《仙萼长春图之芍药图》

芍药植株直立,枝条长且耐运输。美国人从欧洲引入芍药之后培育出很多的切花品种,从此芍药成为切花界非常重要的花材之一。

芍药的艰难选育

芍药之盛到此并没有结束。栽培芍药和牡丹虽然花色丰富,但缺少鲜艳的黄色类型(大花黄牡丹的发现让牡丹缺少黄色的问题很快解决,可芍药没有很好的黄色花出现)。而且,作为草本,硕大厚重的花朵让芍药很容易低头倒伏,观赏价值大打折扣。

巨大的花朵长在柔弱的茎上,容易倒伏。图片:Salicyn / wiki commons

为了解决倒伏的问题,日本人伊藤东一利用杂交的黄色牡丹“金晃”和白色的日本芍药“花香殿”杂交出了著名的“伊藤芍药”。“伊藤芍药”的杂交过程极其辛苦,因为牡丹和芍药极不亲和性,使得杂交之后所得种子发芽能力极低。在成千上万次播种后,仅有36株小苗成活;并从它们的后代中,最终选育出四个极具代表性的黄色品种。

如今,“伊藤芍药”是最受欢迎的芍药属园艺品种。

四个伊藤芍药黄色品种之一‘Yellow Crown’。图片:Captain-tucker

从调味品到药物,再到人类竞相热爱的观赏花卉,芍药这种曾经流连于河岸的草花,因为人类的喜好而成为文化中的一粒明珠。这种野生于平原沃野的植物,从史前就与人类相伴。然而如今,平原上的野生芍药已经完全绝迹。只有在人迹罕至的草原上,还有大片像仙境一样的芍药,花朵硕大粉白、身姿绰约,悄然开放。

内蒙古的野生芍药,今天这样的景象已经不易见到。图片:余天一

希望人们不要再打扰野生芍药,让它们在最后的栖息地绽放吧。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129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阿蒙


还有4天就是母亲节啦,你给妈妈准备礼物了吗?<戳这里>,日历娘帮你挑好了清新脱俗的植物系丝巾,快去看看。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芍药科 草芍药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