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过一只鲸鲨。图片:Pete Oxford
01
大个头,小眼睛
鲸鲨是当今世界现存最大的鱼类,目前有确切测量的最大体长记录为18.8米,雌性通常会大于雄性。鲸鲨也是最具辨识度的鱼类之一,它们灰蓝色的身体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像繁星点点的夜空,体侧有三条纵向的棱脊,看上一眼便不会再忘记。自带星空背景的鲸鲨,特殊的花纹还可以用于识别不同的个体。图片:FGBNMS,Eckert / Wikimedia鲸鲨个头虽大,眼睛却很小,位于大嘴巴的两边眼睛,与巨大的身体对比起来,简直不要太萌,有时你甚至会忽略它的存在。小眼睛意味着鲸鲨的视力很差,对猎物及外界的感知都需要依靠灵敏的嗅觉和听觉。个头虽大,眼睛却小到看不见。图片: blog.nus.edu.sg鲸鲨是非常温柔的滤食性大鱼,喜欢摄食浮游动物和中上层生活的鱼类。鲸鲨的嘴巴巨大,能达到1.5米宽,位于身体的最前端,嘴里有很小的倒钩状的牙齿。摄食时鲸鲨会张大嘴巴吞吸进一大口水,然后闭上嘴巴,将海水通过头部两侧的鳃裂滤出,鳃内5对密密麻麻的梳状结构便可将大于1毫米的生物和其他碎屑全部截流下来一口吞进肚中。
02
追寻食物的轨迹
鲸鲨属全球性分布,从热带到温带均有它们活动的影子,中国从南海到山东威海附近的海域均是鲸鲨的活动区域。它们洄游习性明显,经常为了追寻食物而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没有固定的生活海区,通常在热带海区较为常见,有一些个体被观察到在一个同一海区停留的时间在1~6个月之间,当该海域的食物变少,便开始向其他迁徙。它们还具有昼夜活动的现象,白天通常待在较深水域,夜间则相反。不过,目前在东南亚一些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方,例如菲律宾宿务岛的奥斯洛布(oslob),会通过人工定时定点投喂饵料的方式将鲸鲨吸引到某个特定的海区,以此吸引游客通过浮潜等方式进行观看鲸鲨。这种方式目前尚存在较大的争议,因为目前固定的投喂对鲸鲨的迁徙及寻找食物的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尚未知;但相较将鲸鲨圈养在狭窄的水族馆中,这个方式似乎有被可接受的地方。鲸鲨观光项目。图片:GREENPEACE
03
行踪难觅
由于鲸鲨的全球性迁徙习性,它们交配的行为、场所及产仔的场所都仍是未解之谜。目前观察到每年5~9月在巴西沿海聚集的鲸鲨中,有雄性生殖器官鳍脚出现损伤的现象,因此认为该海域可能是鲸鲨的交配场所之一。鲸鲨是卵胎生的鲨鱼,卵会在雌性的子宫内受精并发育成幼鱼再被产出体外,交配得到的精子会被留在子宫内,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雌性仍能利用这些精子产下幼鱼,一次最多可有300只的幼体在子宫内。刚被产出的幼鱼体长为30~50cm,幼鱼的成长在深海或者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进行,其行为难以被获知,幼鲸鲨也非常少见。到目前为止,鲸鲨的群体数量仍是个谜,根据对1964~2016年中所有关于鲸鲨的影像资料进行身上花纹的识别区分,结果显示鲸鲨的个体数超过7000只,但这个数据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只能说明鲸鲨的数量在这个数字之上。在所有的鲸鲨中,大约有75%是生活在印度-太平洋海域,剩余则生活在大西洋。分析历年鲸鲨分布海域的监测数据,发现在过去的75年间,鲸鲨印度-太平洋海区的群体数量下降了63%,在大西洋的下降了超过30%,因此,IUCN在2016年鲸鲨最新的评估中将其群体状态提升为濒危(EN)级别。另外,由于鲸鲨的性成熟年龄较晚,要超过21岁,甚至有可能需要大于30岁才能达到性成熟,因此成熟个体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体恢复的难度。
04
抵不过人类的欲望
鲸鲨群体数量的下降和人类活动分不开。近年来,渔船的性能、功率、数量以及捕鱼范围不断提升和扩大,使得鲸鲨被误捕的概率也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鲨鱼在一些地区饮食上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在东南亚及中国华东和华南沿海一带以及香港、台湾均有捕捞食用鲨鱼的传统,鲨鱼被加工制成了鲨鱼油、鱼翅、鲨鱼丸等,鲸鲨也是其中的一员。
鱼翅在传统上被看作高级补品,然而其实并没有任何特殊功效,而且鲨鱼作为海洋顶级掠食者,体内富集的重金属也十分可观。图片:harmon / Wikimedia
昂贵的鲨鱼油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进行生产,但被奉为高级补品的鱼翅目前在中国仍为热销的干制海产品,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浙江、香港和澳门等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鱼翅实际上是不被建议食用,但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养生”人士极力吹捧,鱼翅在中国的消费还是在逐年上升。市场上的鱼翅均没有标明其所属的物种,这有违于中国食品安全法,再加上中国目前缺乏鱼翅相关的行业标准,其食品安全及合法性问题也值得商榷。
天九翅来自鲸鲨或者姥鲨,因为鱼翅贸易,姥鲨的处境也十分危险。鲸鲨和姥鲨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交易天九翅是违法行为。图片:Chris 73 / Wikimedia全球有超过130个国家的鱼翅出口到中国,其中大约有50%到了香港,大部分经过修剪、再包装后转运到大陆市场。一份针对香港干货海产品市场上鱼翅种类的分子识别研究表明,一共有76种软骨鱼类的鱼鳍被用于制作鱼翅,包括鲨鱼以及鳐等,其中包括CITES附录II的种类。相关的研究引起了香港政府的重视,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AFCD)在香港的干货市场开始采样收集证据,为将进行鱼翅非法贸易的人送进监狱做准备,而大陆地区的鱼翅研究仍在进行中,希望也同样能引起重视和更进一步的有效监管以及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