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念书,是不是比穷人差一点
01
曾经有一个颇为土豪的家长问过我:
我家孩子升学这一路,从语言培训到留学中介,从上夏校到搞科研,一样没少。衣食住行更是不用说,该花的钱全给他花了,怎么现在要申请大学了他还事不关己一样,天天吃喝玩乐的。人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不是你们那里家境不好的学生,反倒更吃苦耐劳、更懂事一点?
我回答:不是的,你家孩子不懂事,不是因为家里太有钱把他惯成了富二代,而是因为他本来就不够懂事。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教育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
那位家长听完此话,故作若有所思状,但我心里知道,他应该是没听懂。
现在回想起来,也和当时我表达得不够充分有关。
02
关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其实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文版本,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背过,孟子说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推敲一下,这碗战国鸡汤无疑是错的。
国家基本政策里,把消灭贫穷和消灭饥饿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贫穷就是一种极为负面的东西,是和饥饿、疾病一样,应该被人摆脱的东西。
而最负面的一种贫穷,可能就是年少时的贫穷。
我们这一生,性格的塑造主要就在青少年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建立起了自我认知,也搭建起了和外界的联系。这段时间也是我们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候,我们会逐渐产生很多需求。青少年有求偶的需求,有打扮自己的需求,也有社交的需求,获得认可的需求。
如果在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是赤裸裸的贫穷,那所有这些人的天性和需求都会受挫,人对自我的认知也会扭曲。青春会变得灰蒙蒙的,灰蒙蒙的青春是否一定导致灰蒙蒙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站在人生往后的阶段回顾青春,总归是灰蒙蒙的。
03
我还没出国留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些比较穷的同学。就我个人感觉,他们有的成绩不错,有的人缘也还可以,但是好像身上很少流露出真正的快乐。相比大多数衣食无忧的同学,气场里似乎总有一丝黯淡的味道。
我有过这么一个男同学,家里经济状况很差,父亲赌博,母亲鬼混,别说管教儿子,就连基本的生活费有时都困难。困难到什么程度呢,因为经常要留着钱放学后自己回家、吃饭,他一般就省早饭的钱,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吃早饭的习惯。我们几个和他关系好的,就常常在上学路上分一点自己的早饭和他一起吃。他起初还不太好意思,但毕竟男孩子长身体,不吃早饭扛不住饿,渐渐地也就和我们一块儿吃了。
有一次,我外地的祖父来探亲,老人家早上送我上学,替我买了早饭拎在手上。走到公交站遇到了他,他明显饿着肚子,但看到早饭在我祖父手里,又不好意思说。到了公交车上,他久久地盯着那袋面包,甚至不禁伸出手,轻轻摸了一下袋子。我的祖父没意识到,于是我把面包拿了过来,悄悄分了一半给他吃。
直到现在我还能记起这个画面:一个少年直勾勾地盯着一袋面包,并渴望到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它的包装袋。这在我长大的年代,似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它就这么真实地发生了。
所以穷真的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吗?我认为它只是一种罪恶,无情摧残年轻人心志的一种罪恶而已。
04
从成年人的角度看,经历过贫穷也不能算什么优势。以往长期的贫穷就像是一种心理疾病,容易让人对金钱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偏差。
从计划经济时代、尤其是再往前的困难年代走过来的人,对财富往往就是不理性的。家里有老人的读者对以下这种场景一定不陌生:住在几万块一平米的房子里,却喜欢收集和堆积价值几十块钱的空瓶子、旧报纸;一个月退休工资好几千,却舍不得烧点好菜,经常吃剩饭,甚至不新鲜了的也舍不得扔。你可以跟他们讲道理:现在看病那么贵,人还得受罪,你把不新鲜的饭菜吃掉不是节约,而是浪费。但这种道理他们是不会听的,因为本能告诉他们:饭菜是好东西,不能轻易扔的。
对财富的理性就是被这种本能慢慢磨掉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老人为了便宜几块钱的大米和鸡蛋,可以在大卖场里排几小时队,为了省个几块钱的公交车钱,可以徒步走好几站路,但是却能在旅游的时候花几千上万买玉石手链、乳胶枕头。
这么一想,保健品诈骗之所以屡屡能得手是有原因的,因为几块钱和几块钱能买来的东西他们是有概念的,但几万块和几万块能买到的东西就有点超出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来说,两万块的“补品”不是一万个两块钱组成,而是高于其的存在。这种错乱,就是长期的物质匮乏导致的。
05
说回升学这件事。
我们往往觉得富二代会顽劣一些,压根不拿上学当回事,而家境差的就会懂事、善良得多。这可能也是社会的主流认知,就像电视里,穷孩子一般都是好学生,是正面人物,坏学生和反派人物通常都是阔少。
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以我个人接触到的情况来看,虽然个例总是存在的,但大体上来讲,生活环境优越的孩子,还是比家境差的孩子要懂事和善良一点。
道理其实很简单,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无忧、生活比较优渥的孩子,极少有机会亲眼见到社会的阴暗面,也不需要拼命争夺才能获取资源。世界对他们柔软得多,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多半会柔软一些。
升学这件事上,我们已经习惯了培训、补习、请中介这种砸钱铺路的玩法,实际上,家境不那么好的孩子走这条路,就是有很物质很粗糙的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窘迫到了一定程度有些事情就是做不了。比如学英语这件事,小张上不起私立双语学校,也报不起托福雅思的培训班,但小丽却可以从小被外教带着长大,标化考试随时一对一辅导。试想小张和小丽谁的英语会更好一点,在出国这件事上更自信一点?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误区,那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会更吃苦耐劳一些,这个其实也不一定。
我们的潜意识里,通常觉得只有体力劳动才叫吃苦耐劳。但换个角度看,坚持学英语弹钢琴的孩子,跟在衡水中学没日没夜背书、刷题的孩子,哪个更吃苦耐劳、更努力一点?我认为前者不见得逊于后者。
因为这里有一个词叫选择,即你可以选择辛苦一点,而你的家庭条件让你也可以选择轻松一点,但你还是选择了吃苦,因为吃苦可以实现你的理想或愿望,这种选择就是一种主观的努力。但当你除了吃苦没有任何选择的时候,除了念书就是回家种地的时候,考不上大学只能上流水线当工人的时候,这种吃苦里反而掺上了“忍受”的成分,多少有点被迫的意思。
一定要比较难易,被迫忍受是容易的,主观努力是困难的。要做到主观的努力和坚忍不拔,需要有足够的物质支持和对未来的规划,大多数情况下,物质的匮乏只会削弱我们的规划能力。说白了就是兜里有钱,才能心里不慌。
06
上学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留学圈里家境差的孩子,好像总是比自己努力一些,那几个靠着奖学金交学费,靠着餐厅打工补充生活费的同学,好像读书就是比别人刻苦一点。
其实现在想想,这大概是种幸存者偏差。
能够被国外大学全奖录取的,基本上本来就是非常努力的一群人,因为如果他们不努力的话,根本没有出国的机会,也进入不了富二代的视野。他们能够和富二代出现在同一所校园里,证明了他们的努力和坚韧,但把他们当作所有穷学生的代表,是幸存者偏差。
我记得去年夏天,有一个叫王心仪的河北女孩高分考上北大中文系,家境贫困的她写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我想说,没有人应该遭遇贫穷,也没有人应该感谢贫穷。给穷定性并不是对穷人的贬低,就像我们给“不自由”定性为恶,不是要贬低深陷牢笼之中的人,而是希望和帮助他们去获得自由。我们要消灭贫穷,就像要消灭不自由一样。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说,灾难和不幸并不能使人性高贵,反而是幸福让人变得高尚,苦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人心胸狭隘、充满报复心。
这句话很好地说出了这个“有违常理”的结论,也是我想对那位土豪家长和他的富二代儿子说的:贫穷并不能让人强大,而是原本强大的人不巧碰到了贫穷;财富也不会让人不思进取,而是原本不思进取的人恰好拥有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