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在本科教育普及率不断攀升的今天,念大学越来越像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与之相对的, 便是越来越少人会去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上大学。把“你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问题抛给当代大学生,对方十之八九会把问题原封不动地抛回来:大家都上大学,我为什么不上?
给这几位同学多一些时间思考,也许会获得更有意义的答案:为了找工作挣钱,为了建立同行业的人脉,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享受四年起算的交友派对时光……
上大学,仿佛是一次学术成年礼,从此你会有一个“专业”来细分自己的学术领域,会和同样经历的人共享很多话题,会用这个“专业”教给你的东西来观察世界,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改造世界;它也是从小成长于竞争环境中的我们最后一场可量化的较量。
上大学与否,上哪一所大学,首先建立起了某位大学生与其他人的区分度。年轻人交友恋爱,自报家门时总会提及学历和工作。高等教育及其带来的价值,是在我们不长的人生历练中达成的阶段性成就,也是我们给自己打上的第一条个人标签。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被挑选和区分。没有哪所学校会认为自己有义务接受每一位申请者。一位申请者的学术成绩和个性化材料,包括能负担多少学费,在招生官眼里都是区别性特征,直接决定了申请者能加入该大学的校友会之列。
这个价值首先会体现在招聘要求里,因为雇主会很在意你的学历。尽管有时候他们给学历设立门槛,也只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挑选茫茫多的应届生而已,但设立学历门槛这件事就一直是把看起来很好用的筛子。在后续的高等教育里,优秀的本科学历和在读成绩,也将是你送给未来导师的第一份见面礼。
除此之外,这个价值还体现在交际圈的建立上。校友会的成员拥有着一段共同回忆,一起住过的校舍、修过的课程、吐槽过的教授,可以是校友套近乎的开场白。而亲切的背后,是两人同被这所大学认可的学术能力,或者被毕业典礼打进体内的同款鸡血。毕竟人都愿意去欣赏和自己类似的人,因为这本身就包含了对自己的肯定。
以上价值都是高等教育可以带给我们的,但也是高等教育以外也可以收获的。但如果只是搭建人脉和培养生存技能,这一点在职业院校或者基础教育里就能做到,让“高等教育”这种说法显得意味不明,无法解决它到底“高”在哪里这个问题。
那么,高等教育到底赋予了大学生怎样的社会价值?这个“高”的目的到底在哪里?
大概一个世纪前,美国心理学之父William James写了一篇名为《大学生的社会价值》(The Social Value of the College-Bred)的文章,就这个问题给出过一个答案:大学教育的理想追求,和期望为你达成的最佳成就是——帮助你在遇见贤达时能有知人之明。(原文:The best claim that a college education can possibly make on your respect, the best thing it can aspire to accomplish for you is this—that it should help you to know a good man when you see him.)
这篇文章发表于1920年,十几年后被西南联大编入了大一英语教材,又在近几年被再次编译出版。文章诞生之时,高等教育正在遭受“十分美杂志”的冲击,在职业化教育面前显得不够实用。在百年之后,学历通货膨胀已经让高等教育与职业化培训分不开关系。我们反而更需要借由它,来思考高等教育的高明之处——在教授专业技能以外,大学教育企图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叫作“知人之明”的判断力。
这个判断力不是比拼谁的成绩或工作更好。因为排名和数字,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也能看懂。大学教育想要培养的“知人之明”,是一种内化的智慧。
在大学里掌握专业技能,在专业领域内建立起评判标准,能学会识别行业。建立自己的圈子和人脉,知道和怎样的人相处最舒服,能学会识别他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学教育,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学会识别自己。而知人之明的核心就是“知己”,是成为一个对自己有足够判断力的人。
站在70年前的大江大海里,龙应台说:一滴水,怎么会知道洪流的方向?就像是走过漫长的培养周期,却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能“热门”多久的你,即使站在科技发展的风口浪尖上,也不免怀有担心浪潮退去的警醒。
科技是谈论我们这个时代不能绕开的话题,它将好与坏的标准深度量化,延伸和再定义了感官的界限。科技走得越快,人们就越相信自己能提前触摸未来,“未来已来”的概念称霸了2018年的大小展会,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推崇和渴望过“未来”。科技对我们的影响,早已不再局限于提升行动力和生活便利,而是根本性地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判断。
举个简单的例子,老一辈人打电话会喊得很响,而年轻人知道只需要保持正常音量,因为两代人对手机的认知有根本性的不同。成长在电话以前的人,要怎么去理解“互联网原住民”的想法?这种生活体验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如今的我们就算跟新鲜事物贴得再近,又怎么可能理解本就是“新鲜事物”的未来一代?
科技发展所催生的迅速代际更迭,让水珠们别无选择地去跟随浪潮的方向,去学习最新潮的理论,去研究最领先的技术。总有数据可证,人均寿命延长,人们拥有更多食物,气候变化得到控制……领导人会告诉我们: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可是,在这么好的时代和年纪,身边的世界兴兴向荣,一切都好像很有盼头,我们为什么还是睡不好?在深夜数着自己手上的offer,GPA或存款,再读一读同辈人的成功故事,焦虑得睡不着觉。
好与坏的标准一旦建立起来,有谁会去质疑标准本身好不好?在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眼里总有几个学霸、学神,或者是在某个标准里超过了我们的其他人。越是对比,就越容易目光短浅,为了眼前能占据上风,而错失未来只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快速变革的时代,知己之明是一把保护伞。它能帮助你不被peer pressure彻底压倒,在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市场环境里保持冷静,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听得到自己心里的声音。它会让你在争做一只资本社会优秀发动机之余,偶尔也会跟着热情走。它可以帮助你加速向前跑,但也提醒你也适当关心一下身后的人。知己之明,是忠于自己,不轻易被外部世界改变,本能地作出专业的、明智的判断。
知己之明,也是要让人离开自我的局限性,不过分高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自己。我们可以从大学的书本里读到:每一个时代都有伟大的人。人类星空闪耀时,只需要瞬间的璀璨就可以点亮一整片夜空,每一个瞬间连起来便写成了历史,达成了永恒。只需要一个伟大的人,就可以改变和引领他的时代,他们甚至可以与高等教育没有很大关系。大学能为天才注入灵感,但从来都没有专为天才设计。达成自己的成就很难,认清自己在人类星河中的位置更难。
有谁出发的时候,能准确知道自己的终点呢?改变历史上的某个节点,全人类的幸运都会不一样,更何况是人类中的一个个体。乔布斯的一次演讲,启发了一代人去思考怎样串联自己的点滴(原文:connecting the dots,来自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个改变了时代的人,在理解自己的用户之前,首先选择去整理自己的线索。
那些我们努力去追赶的人,往往也不过是足够了解自己的人。把“在遇见贤达时能有知人之明”这句话拆分开,大学教育期望做到的不过是:将人培养为“贤达”,并赋予人自我判断的能力。
在提高学术成绩以外,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去写个人陈述,去做活动和选校,每一个举动都包含了判断。换言之,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过程在申请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在一次次对判断的启发和训练中,我们会生出“知己之明”,在面对“你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问题时,逐渐找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