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 16 | 喜欢在阳光下谈天说地,我离开CMU去了哥大…
熟悉美本申请趋势的同学想必都知道,理工科的申请竞争相当激烈;而在理工科院校常年需要通过录取更多女生调整性别比例的情况下,大陆男生申请理工科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申请策略上,通常曲线救国比正面突击更容易成功。
本期KIT采访到的聂同学,刚好撞上了“大陆理工男”这个平平无奇且最不容易杀出重围的申请形象。然而这一次转学申请季,他的申请结果是最亮眼的,斩获了包括宾大、哥大、杜克、布朗、深泉在内一众牛校的offer。他是如何推翻招生官对于理工男的刻板印象的?经历了两次申请季的他,对于申请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那么就和菌菌一起,听听他一路以来点滴的心路历程吧。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简介:简称哥大,位于纽约市曼哈顿的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八个常春藤盟校之一。哥大的学术声望很高,医学、法学、商学和新闻学院都名列前茅。哥大也被誉为培养政治、经济领袖人物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奥巴马、罗斯福等四位美国总统、八名最高法院大法官、十四位纽约市市长和十位纽约州州长。在2019年U.S.News排名中位列美国大学第三。
转学录取档案
姓名:聂同学
背景:普高—世界联合书院—卡耐基梅隆
IB:44/45
标化:SAT 1560 托福113
原专业:认知科学
申请专业:哲学
主要荣誉&活动:
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论文发表
大学人文主义社团组织者
高中中文辩论社社长
全国级辩论比赛组织者
TechX 科技峰会主要组织者
在CMU教授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室和研究生一起做了有关交互环境下学习模式的实验;
在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罗欢教授实验室完成了有关听觉中物体特征的小课题;
在北京理工大学闫天翼教授的指导下,用机器学习方法分类阿尔兹海默氏病人。
1. 转学结果很不错,同时拿到了哥大、宾大、深泉等学校的offer,为什么选择了哥大?哪些特质吸引了你?
这个问题要分开回答,先讲讲深泉以外的。转学,是想在本科,学习各种学科的思维方式,呵护、丰富、完善理想,然后想想如何实现。计算机方向上,CMU资源丰富,很幸运也很感激。但我还是想去一所文理兼备、博采众长的学校。宾大充满了实干家,我自愧弗如,还想不好要干什么的情况下,和梦想家讨论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更适合我。
选深泉更像是选Gap Year,两年,三十位好友、几位智者,去旅行,谈人生谈理想,偶尔干干活,我相信这会是极好的体验。如果是半年前我会欣然接受。然而进入大学的那个冬天,我遇见了一些朋友也思考了很多,整个人沉淀下来,心态变了,目标更明确了,道路更清晰了,因此想绕个远路看风景的闲情逸致也就淡了。
2. 转学时的申请专业从认知科学变成了哲学,当时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选哲学的?
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有更实际的考量。男生申文科,统计上来说,录取更容易。恰好我也喜欢,那段时间时不时思考很多哲学问题,看前人写的书,和教授说说话,加⼀些社团,有时和人辩驳几句,讨论的兴致就更浓了,算是那时支撑我的精神动力吧。申请材料也对口,自然而然就选了。
3. 原本就读的CMU也是CS专业很出色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决定要转学?
上面大致提到了⼀点,更好的通识教育,还有交朋友的方式。比起待在图书馆、宿舍里,从下课到深夜做作业,讨论算法,我更喜欢在阳光下谈天说地,做项目闲聊时各抒己志。我太喜欢演完《三打白骨精》以后,和导演在聚会上的那次聊天了。从剧本说起,到社团的历史,学校的特点,个人的爱好,未来的方向,喜欢的游戏,考虑的职业,都是敞开心来谈,很难得。所以时常在想,这样的机会,是否可以更多⼀些?
4. 科技和人文这两条线在申请中是如何交叉与平衡的?如何跳脱出理工男的刻板印象并展现自己的优势?
在这次申请中,科技是为人文服务的。学心理学、计算机,是为了理解认知和智能的特性,方便我在此基础上,思考得更深⼀些。现在很多哲学问题,尤其是心灵哲学,都扎根于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至于如何展现自己的优势,通过呈现相关的活动、荣誉,在⽂书⾥抒发自己的哲思,招生官或许感受到了我的热情是真实的。
5. 能不能谈谈在UWC的经历是如何塑造你的?
在普高时,我就是⼀个典型的理工男,热爱物理、数学,想创业。在 UWC,有赖于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自己组织的中英翻译活动、以及⼀年⼀度的中国文化晚会,我意识到了中国文化如何深刻影响了我,也想在未来不断守护和践行她的价值。现在练传统武术,读历史,翻翻四书,都是那经历留给我的影响。
我也更喜欢和人打交道了。站在讲台前仍会紧张,但不再羞涩。从梦想着创业,⼀个人写代码、画设计图,到能够和大家交流想法,达成共识,甚至⼀起干些事情,影响⼀些人,是很巨大的改变。若是没有理想主义的众人⼀直在身旁支持、引导和帮助我,恐怕也不能够进入一些现在自己很热爱的组织,所以在UWC的时光对我来说也是很宝贵很难忘的经历。
6. 再次经历申请季,体验有什么不一样?觉得自己有什么进步吗?
①更从容,更知道申请的规律了。申请就像是个游戏,玩得好得要懂规则。招生官的时间有限,展现多个侧⾯,不如集中火力突出⼀个特点。刻板印象很根深蒂固,短时间内改变它很难,走巧路绕过它最合适。申请又像是切蛋糕,所谓申请材料要真实,不是把所有东西⼀股脑写上去,而是说蛋糕要是你的,具体切哪块由你选择,不⼀定非要和未来的⼯作职业道路密切相关。
②心态上更放得开,这或许是最大的变化。本科被理想的学校拒绝时伤心了很久,这次被拒绝则感觉好很多。那时有⼀种心态,叫做“我只有进了这所学校才有资格追寻这个理想”,现在则是觉得,理想是自己的,能不能实现也是靠自己,和上不上某所大学没关系,所以不需要用录取什么学校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7. 与三士渡共同度过了本科和转学的两个申请季,这期间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和选择,是什么原因让你愿意持续相信三士渡呢?
本科的失利主要怪美本申请的大趋势。⼀个来自大陆的理⼯科男生,想要杀出重围,极端困难。导师也尽了她们所能帮助我,结果不尽人意也没什么好说的。在转学改变策略后,觉得三士渡这里的交流方式更熟悉,磨合成本更小。三士渡为我匹配的文书导师和个性化导师,也非常合适本次文科申请的风格,所以我选择继续相信。
8. 一路走来,你觉得造就自己的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认真。我不是年级里最聪明的,但我应该是讨论、做事最较真的。日常对话很容易扯到价值观和世界观,辩论时追着⼀个点讨论不止,课堂上⼀个问题思考很久,做抉择要和所有知情人通电话了解情况,做项目时⼀定要思考清楚各类影响之后才动手,反思过往行动时也经常总结出我自己的规律。如此种种,虽然耗时耗力,也时常拖延,但好歹是理解了很多行为,也看清了很多事情,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在哪里,缺陷在哪里,该怎么改进,行动上不会犯大错吧。我⼀直觉得思想上可以走得很远,但行动上得是小心谨慎的慢慢来。
9. 乔布斯说过,最好的科技是站在Liberal Art和Tech的十字路口的,苹果也因此伟大,而你的专业正是二者的结合,这让你对于世界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期待?
我还没有想清楚,但希望能在将来,能成为⼀个统筹众人,把前沿科技带给广大同胞的人。我觉得科技会改变很多事情,不只是生产力上,可能还有社会组织结构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我希望能把科技和人文的知识,尽可能有机地组合起来,为社会带来正向的理想,做向善的好事。我希望能看到⼈类乘上宇宙⻜船,开启外太空探索的那⼀天。
10. 对正在申请美本/转学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尽最大努力探索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天性所在,然后沿着那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从最初热爱物理的"理工男",到爱辩论爱思考、爱在阳光下谈天说地的哲学男孩,再到如今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眺望着,脚踏实地践行着自己价值观的Columbian,在聂同学的身上,菌菌清楚地看到深厚的人文底蕴给予他的滋养和清晰的逻辑思维带来的通透。这对于他在申请中采用正确的申请策略以及明确的自我定位功不可没。
申请过程中的遭遇让他对申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懂得利用规则却不被规则所限制,不再让申请的成功与否来决定自己的价值。申请不该停留在技术层面,不该迷失在提升标化和丰富课外活动中,在这条路上能有所成长,与更好的自己相遇,这才是我们更乐于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