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世界读书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云上展(上)
回归精神家园,阅尽人间繁花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云上展
明天,4.23,世界读书日。
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
是圣乔治节,男送玫瑰,女回赠书,
是“书与玫瑰的节日”。
在这个四月芳菲的时节,我们选择阅读。
嗅一缕花香,沁人心脾,执一卷图书,自在神怡。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根植本来,才能消化外来、兼容并包。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如果说,阅读是教育的灵魂,
那么经典,就是灵魂憩息的家园,是滋养哺育生命的源泉。
今天,我们选择走进自己的经典,回归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文脉赓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不仅诞生了孔孟老庄、程朱陆王、李杜苏辛、司马欧阳等各领域震古烁今的文化大家,更盛产了《易经》《诗经》《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史记》《坛经》《红楼梦》等璨若星辰的文化经典,中华文明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化虽饱经风霜,然终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同样谱写出了熠熠生辉而富有中国韵味、气度和智慧的新篇章!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推荐大家阅读的文学精品——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小知识 ✦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展而设立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13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其获奖作品多以重大历史变迁为背景,丰富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深情关照与深邃思考,代表着中国文学的最新成就,因此评奖作品也倍受世界各国文学界关注。
茅盾文学奖从1981年开设,已评选了十届,很多获奖作品为我们耳熟能详和热爱,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远者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礼》等,已成为陪伴70后、80后成长的青春印记,近者如目下热映的《人世间》,正引起街头巷尾的热议,至于莫言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蛙》,更是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荣光,走向了世界。这些作品聚焦于平凡人普通又典型的一生,从战乱年代前线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爱恨纠纷,到改革开放时期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从东南沿海湖光山色,到西北高原家族权争,如细枝末节之群像,沧海一粟之微声,在引起读者心弦激荡共鸣的同时,也默默催动着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历史变迁、社会大潮的涌动中思考和感悟人性的真与假,对与错,善与恶。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网络文学和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当代青年应该更多地了解国家的兴衰荣辱,感受社会的复杂变迁,体验祖辈的苦辣酸甜,吸收先辈的精神智慧,在阅读经典中契入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淳朴温暖、坚韧不屈和终极追求,从而构筑和坚守住自己可以安祥憩息的精神家园,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这正是我们给大家推荐这份书单的目的和希望所在!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电子书单
特别说明: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现场书展将待学生返校后择机开展,另行通知,敬请关注!
阅读,那里有着我们深深浅浅的足迹,
我们无畏前进,所向无敌
书展,这里有着我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我们满怀憧憬,心驰神往
世界读书日,左手玫瑰,右手书香!
茅盾文学展,人间故事,经典相聚!
来吧,在这个人间四月芳菲天,让我们一起阅尽繁花,品味这片常常让我们因爱得深沉而饱含泪水的土地上,所发生过的故事!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第十届
01
《人世间》 梁晓声
《人世间》分上中下三卷,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有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和复杂。
02
《牵风记》 徐怀中
该小说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讲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却在19岁不幸牺牲的壮烈故事。小说围绕着三个人和一匹马的故事,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战争,以特别的胆略探寻战火中的爱恋与人性,为大众展示了牺牲者的平凡和格局的伟大,描绘出了普通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03
《北上》 徐则臣
该小说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04
《应物兄》 李洱
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以“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生活画卷。
05
《主角》 陈彦
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人生近半个世纪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
第九届
01
江南三部曲 格非
本书是作者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系列作品。这套小说包括《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本。前两部,《人面桃花》写的是民国初年的知识人对精神世界和社会理想的探索,《山河入梦》写的是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和社会实践,而《春尽江南》则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在江南这片山水间,一个家族五代人跨越百年,在时代的大潮中往复于清醒与迷茫、逐梦与破碎,终越不过俗世伦常、儿女情思。一曲恢弘冷艳的史诗,映照中国人一个世纪的命运。
02
这边风景 王蒙
《这边风景》是王蒙2013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关爱。
03
生命册 李佩甫
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其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这些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又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04
繁花 金宇澄
小说以一个位置极低的说书人口吻向读者讲述了发生在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作者将叙述时间分割成两个时代,表现出上海不同时期的面貌。小说的主题是宏观大历史下小人物随波逐流的命运无常的无奈。《繁花》是一部上海市民心灵史,也是上海的成长史,且是一部痛史。
05
黄雀记 苏童
本书主要围绕着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一起青少年强奸案展开,并通过三个不同当事人的视觉去描绘故事中的青少年一路的成长和不停的碰撞,以及他们或受侮辱或受损害的命运。《黄雀记》让人们看到了与西方成长小说相通的精神气质。主人公成长阶段的迷茫、激情、浮躁,同时,又难以脱尽的单纯、怯懦与善良,都在《黄雀记》中不断呈现。
第八届
01
你在高原 张炜
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宁、曲两家故事作为主线,讲述了“高原”人们的生存方式,并在其中穿插了家族历史与祖辈和父辈的悲剧人生。还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独具特色。该小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它结构奇特:主人公前后统一,但每一本又可以独立。
02
天行者 刘醒龙
《天行者》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反映出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现实主义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03
蛙 莫言
《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04
推拿 毕飞宇
《推拿》围绕着“沙宗琪推拿中心”一群盲推拿师展开。小说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的生活,无论中西,明眼人作家写盲人多少有点“隔”,为了克服这“隔”,惯常是将小说写成象征或预言,是升华也是闪避。毕飞宇闭上眼睛,反其道而行之,老老实实“让盲人在小说中过日子”,以细腻熨帖的文笔,饱满而生动的叙述,写出一群盲人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的艰辛奋斗、日常劳作,以及梦想与尊严。
05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
本书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本书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孤独与不断寻求出路,最终获得心灵慰藉的过程。
【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新版主页】已推出上述作品介绍及索引号等相关借阅信息,欢迎大家访问查看: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2018-1977)(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特别说明:上述茅盾文学奖作品简介及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豆瓣”、“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网”
未完待续…… ✦
更多茅盾文学奖作品简介我们将在下期展出,敬请关注!
END
策划 | 书香社
审校 | 贾雪峰 陶晓霞
文字 | 周钰 雷莉 陈杉杉 范家慧
排版 | 吴林晨
图片 | 吴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