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读计划经典阅读推广成果分享】第八辑
书香伴读计划回顾
上学期开展的书香伴读计划,举办了3场系列经典导读(讲座)活动,组建了4支师生伴读小组,开展了9场经典阅读分享研讨活动,组织了经典阅读成果征集大赛,前后共有300余人参加,形成了总共约15万字的各类读书报告/书评,现选取其中部分优秀作品予以分享。
【书香伴读计划第二季】与你相约经典~
作者自话
大家好,我是书香社成员陶晓霞,来自法学院。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同研读《国史大纲》一书。读书之余,我也形成了一些琐碎的心得体悟,于2021年12月删改修订成篇,现借助图书馆平台和大家分享,一方面希望能通过本篇读书报告展现那段阅读畅谈的欢乐时光,吸引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另一方面也希望和大家一起体悟《国史大纲》其书经典、其人风骨,让同学们能够多读经典、善读经典、有所收获!
耕读中华之史,争做谋道之士
读《国史大纲》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宁读经典一本,不读庸常三千。”趁书香伴读计划的开展,也借由中财图书馆推出的“百本经典书单”,我毅然决然报名了《国史大纲》的经典悦读活动,与恩师益友们共同潜学研读,以求能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一、知人论世:钱穆其人和写作背景
我认为读一个人的书,首先要做的就是知人论世。余英时在《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一书中提出:“钱先生自能独立思考以来,便为一个最大的问题所困扰,即中国究竟会不会亡国?”。《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抗战时期的巨著,起源于教授西南联大的历史课堂讲义,于昆明宜良山中闭关完成。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亡国灭种”之危,由于时势动荡,人民朝不虑夕,各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各知识分子也纷纷为“存国保种”提供学术思考,钱穆也不例外。正如余英时所写,“他深信中国文化和历史自有其独特的精神……他继承了清末学人的问题,但是没有接受他们的答案。他的一生便是为了寻求新的历史答案而独辟蹊径。”为了完成救国使命、思考存国发展、教化中华国民的历史任务和个人抱负,钱穆先生创设了极具特色的钱穆史学,写就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等重要的史学书籍。
二、读史明理:阅读缘由和耕读计划
在开始叙述阅读感悟前,我想先谈谈:为什么我们要读史、为什么我想读史。其实在我看来,读历史就是在解读我们的今天。正如房龙所强调的那样,如果你不能理解历史,那么同样也无法理解今日的世界。我们对于历史的兴趣可能来自多方面:小说、电视剧、野史怪谈和人物传记等,但如果要去了解历史,那断断不能只观之小说、电视剧等二次或多次修改、杜撰和迎合社会大众的产物,以上方面所传递的历史观念是碎片化的,无法真正观之历史全貌。正如在金庸的笔下,康熙千钧之重的“永不加赋”四字,曾让作为读者的我们心潮澎湃,然而再激动,这样的“康熙”也只是一个小说人物,依然无法敌过《国史大纲》中平淡的一句:清代统治中国的传统政策,一面钳制士大夫,而一面则讨好民众。这样的“历史”,是蕴含了太多作者感情和观众期待的“故事”,如金庸美化康熙,其意图是为了寄托自己平天下的未酬之志。所以我们要读史,研读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史学资料,其意义正在于此。而真正的史料,也往往能在平实的叙述中,多方面颠覆我们对于中国史的刻板印象,比如《国史大纲》中提及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废黜百家等内容,均让我加深了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事件的多角度理解,对我窥见中华之史全貌有了更好的指引。所以我选择了这本史学界的泰山北斗——《国史大纲》,并在老师的推荐下通过同步研读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求能加深自己对于钱穆先生史学论述的一些理解和体悟。
三、阅读体悟:历史写法和士人本位
阅读《国史大纲》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让我最大的体悟便是:历史原来还可以这样写,这样教。如前所述,《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抗战时期的巨著,起源于教授西南联大的历史课堂讲义,于昆明宜良山中闭关完成。其书的语言特色接近古文,印刷正文分为大中小三号字体,大字为纲领性论断,几乎是一种严谨的白话文,易懂;中字辅以论点论据,也基本可懂;小字多为古文史料,以及一些论证结论,需要稍厚一点的古文功底,因人而异。总体而言,所写文字无丝毫艰涩之感,行文流畅,一气呵成,论证有力,意旨清晰精彩,绝无读不懂之忧。然而此书并不适合碎片化阅读,随便翻阅绝无法领略其要旨,因此在耕读过程中,只能每日抽出一至两个小时投入其中享受阅读,这才能保证自己获得最理想的阅读旨趣。(然而实在愧疚,每日汲汲于课业和学生工作,仍然没能实现“完整而连贯”的阅读,体验不佳,取得的阅读成果也不尽如人意,希望能在寒假重拾本书,精进阅读)
在《国史大纲》的出版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及其书出,学者交相称誉,群推为中国通史之最佳著作。中国通史,前后延绵下来大概六千多年,期间人物辈出,事件繁芜,每朝每代跌宕起伏,而中间连绵不断。而通史要用一个理论,一种标准、价值观,去解释数千年延绵不断的纷繁人事,难度可想而知。大师治史,其在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一种历史的纲领和精神、整个中国史的演变逻辑,以及背后动因;其次是帮助理解这种纲领和精神的历史脉络叙述,包括引证,例证,推断的思路和依据;最后才是所谓的史料。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提到,他不会给读者灌输精确的历史发生年份,因为这并无意义,只要读者能大致了解历史的发生阶段,从而理解前因后果,这就达到了目的。而钱穆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评述了当时存在的三种史学流派,一为传统派(记诵派)、二为革新派(宣传派),三为科学派(考订派)。钱穆首先将自己别出于三派之外,其在《国史大纲》中的做法其实就是把次要的,无益的,偶发的历史事件和庞杂的史料信息都过滤掉,把最重要的那部分以中华民族史发展为轴线呈现出来。所以读来的感觉,不是一种浩瀚无边沉浮史海之感,而是一种沿着历史航道乘风破浪遨游向前之感。可见大师的见解是相通的。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中强调:“政治制度必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从国外移来,也必然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也在《国史大纲》的扉页中说,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温情与敬意,正是《国史大纲》的一个基调,也是我们作为读者阅读本书带有的基础情感。整部书处处均有温情与敬意,很难看到冷峻的思辩式分析与结论。然而,我所惊异的是,即便这样感情用事,也能梳理完数千年的历史,并自成体系;我所不解的是,这样的感情和体系,到底是钱穆的个人特色,还是儒学的特色;我所看到的是,钱穆史学中深厚的国家本位色彩。
而在其国家本位色彩的背后,钱穆还有更深一层的士人本位色彩。
钱穆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通读《国史大纲》后,会发现钱穆特别强调“士人”这个元素。其在引论中没有专门提及,从他的角度看,士人集团应该是独立于皇室和社会的一股力量,在上与皇室王权抗礼,在下则代表民众利益向上连接皇室。
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渐渐培养了一个与王室分离的独立政府,士大夫门第从此崛起,读书人不再是旁门杂流被秦始皇所坑之儒,而是正式走上政治舞台,开创文治精神,公卿朝士,名儒辈出。
而到宋代,士族门第已基本消亡,士大夫多出身于平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用钱穆的话说,普通人家,家庭温饱,即从师问学,而一登仕宦,则束身礼仪之中,厚积为富,其势不长,然亦非有世袭之贵人也。此时士大夫精神达到钱穆的理想最高点,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上升到了宗教哲学的地位,一直影响到晚明时期。
钱穆指出,不管怎样,士人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保留的最核心集团,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钱穆在论述史学的时候,尤其强调士人的作用。如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就提到:“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枯燥无味,无可讲。”。其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所罗列的政治的四个方面之中,尤其重视“考试和选举”一章,他赞美中国传统政治的正是由于士人政府才得以建立。
总而言之,钱穆讲政治的得失,事实上是讲士人精神的得失,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好的政治由于士人自强和觉醒,坏的社会在于士人自身堕落和功利熏心。士人兴则王朝兴,士人坏则王朝败。钱穆先生的两本书中所写不仅仅是史实,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演变,其对于“士人本位”的看重和对于士人精神的提倡,形成了其撰写史料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构成了其史学名著的独特性。
“知我罪我,归之读者”,这句话是对于任何一件传世之作生命力的诠释,也符合我对于《国史大纲》一书的崇赞。
一代大师已经远去,士族精神并不断绝。读史以增信,正如孔子所云的“吾道一以贯之”,钱穆先生通过其浩大的史学体系来规范和确立了士人的地位,同时将自我放入这一地位之中,思考个人应如何自处,并依次为出发点试图解决其史学设立的元问题。其书其人,不仅在当时对世人有教化作用,也对今人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钱穆先生曾描写自己幼时读书的情状:早起读经,午后读诗,晚间读史。今人亦如此,很荣幸能与大家共读《国史大纲》,共悟四千年的悠悠文明,古今多少事,都付悦读谈笑中。
杨柳依依,书香伴读。本学期,图书馆阅读推广团队正陆续开展【书香伴读计划第三季】(点击链接了解详情)相关活动,让我们一起聆听经典的声音,荡涤枯燥与浮华,一起传递那份与经典不期而遇的美好与惊喜!感兴趣的同学可点击链接了解详情,欢迎大家参加书香伴读计划!
在这片盎然景色中,图书馆书香社带来了【经典阅读成果征集大赛】(点击链接了解详情),为你提供一个分享读书故事、进行作品创作的平台,征集大赛目前正火热进行中,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策划 | 书香社
审校 | 贾雪峰 陶晓霞
排版 | 热伊拉·阿不都热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