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律说 | 怀揣信仰,奔跑在路上

2017-12-06 张汇子 稼轩律师


最近的“三原色”事件,大家或多或少也有关注,事态从热搜上升到爆炸突然销声匿迹最终却反转,相信每个关注者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我不想做一个评论者,只是从这件事有感而发,想随便聊聊。


年初看完的Priest的《默读》,里面也有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可能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类人,他们邪恶的双眼和肮脏的双手觊觎着我们美丽的花朵。


“美好的东西就像瓷器一样,对他们来说,最危险的往往不是在房间里乱跑的猫,而是瓷器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易碎。你可以教孩子防备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让她怕穿碎花裙子,不然要我们干什么用的?”——费渡、骆闻舟


小说中警察的价值观就是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价值观,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我们不断还原事实追求真相,不是为了设身处地的同情、乃至于原谅犯罪者,不是为了给罪行以开脱的理由,不是为了跪服于所谓人性的复杂,也不是为了反思社会矛盾,我们仅仅是想给自己、给那些一直在等待、还抱有期望的人,一个公正的交代。


我相信每一个选择法律之路的年轻人,都和我一样,有着正义的灵魂和纯净的初心,也许我毕其一生在法学领域也只能做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但是我愿意做这条道路上的一颗瓦砾,纵使百年后零落粉碎,无人记起,也终将是一颗承载过历史车轮的瓦砾。这样的信仰,已逐渐被我们身处的时代所消磨,空虚、浮躁、功利、冷漠,一个动辄就会被煽动的内心,何谈独立思考的人格?谈及信仰,似乎那是很飘渺也是很矫情的一件事。梁sir在他sam的世界中曾分享过一个案例,当放弃信仰可以换取自由时,利益总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我又想起了几天前,在小区奶站碰到的买馒头的农民工,还记得当时那双黝黑粗糙还不太干净的手拿着白面馒头的画面对我的冲击。这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人民,我们是否了解他们的信仰?


曾经有个叫方寅的摄影师,拍摄了一组叫“30天”的专题照片,讲述挣扎在黑暗边缘的少年,他们的30天,他们的人生百态,各有不同,各自挣扎。在这个时代,似乎人人都很冷漠,又似乎人人都想知道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越惨越离奇就越想看。“看的人”感叹怎么会这么惨啊,“演的人”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


然而,在我们不知道的背后,他们那些张开嘴可能都喊不出声音来的人生里,到底有什么?一定是苦难挣扎吗?他们也可能是不放弃,不屈从,哪怕再艰难,仍要一步一步朝着阳光,奔跑在路上。人生总有些时候是需要奔跑的,逃离身后或者奔向前方,这个蜕变的过程,并不需要唏嘘几句后便散场的同情,只要一点点的肯定和尊重就够了。肯定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同这种追求幸福的努力。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看到了别人的绝望痛苦,谁又知道那些艰苦的背后,不是满满的希望和期待,甚至满足和快乐呢?这就是他们的信仰吧。


说回“三原色”事件,即使有悲观和愤怒,我们仍要相信,寒冬未至,我们的国土仍有绿意。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我们每一个人,哪怕有过怀疑,也要怀揣信仰,向着头顶的星空,奔跑在路上。




编辑 | 稼轩文编社


 __END__



推荐阅读👇

律说 | 律者,以身载道的寻道者

青年律师成长之路之——“知己”篇 | 律说

以爱的名义,为你撑起一片晴空 | 律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