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破产重整专栏 | 刍议民营企业开展合规专项法律业务的五项必要性
预计预览时间:9 分钟
自国资委推行国有企业合规以来,不少国有企业纷纷开展合规体检工作,即聘任律师事务所负责法律合规体检、审计机构负责审计合规等,围绕企业公司治理、规章制度、重大法律合规风险、日常法律合规风险,以及投融资领域的违规风险、人事管理中的违规风险等问题,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法律合规风险。此番体检,充分为国有企业进行了健康检查,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中立、独立、无利害关系等优势,查找痛点、巩固重点、发挥特点,为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保驾护航。民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兄弟企业,二者都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合规领域,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同面临着公司自治、财务风险、债务风险、人力管理等合规风险,但是,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合规风险。
近期,在我们推出了《企业合规法律服务指引》后,我们收到了诸多关于企业合规问题的法律咨询、合规体检必要性的法律建议,以及前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进行合规专业培训,主题包括国有企业法律合规体检专题分析、国有企业违规投融资责任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普遍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在总结我们写作、体检、咨询与培训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挥合规体检对于民营企业的积极功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企业合规文化,我们特开展民营企业合规问题的实务研究,以飨读者。本期文章是开篇之作,以飨读者。
一、自检公司治理情况
民营企业的类型复杂,按照民间分类:按照规模分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按照管理模式分为家族式企业、现代管理型民营企业,按照企业经营范围分为:房地产企业、医药企业等。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情况多数取决于领导者风险,根据其个人喜好、社会经验、资源配置、知识积累等进行设置,治理水平有较大差异。通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往往经营实力强、收入高、公司稳定,较少出现破产风险,反之,盛极一时、风险暗波汹涌。常见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合规风险与要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管理与业务脱节,道德风险疏于管理。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取决于管理人个人意志,缺乏制度对于“集体决策”程序的有效约束,这就难以发挥集体决策带来的科学决策或者充分考虑到不同观点、考虑周全等,导致偏颇性决策。此外,不少管理者商业版图较大或年事已高,未能关注到一线业务的具体情况,管理脱离实际,存在信息隔阂、决策机制僵化等,以及未能引入职业经理人等问题,道德风险持续叠加发酵为企业风险。上述问题,也是不少民营企业走向没落的因素。
第二,权力缺乏监督,尤其是高层、中层管理者的监督形同虚设,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尤其是发生对外投资失败、担保承担连带责任,若不能及时把控风险,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巨大影响。有甚者引发企业破产或重大财务危机。权力的监督不仅是层级式的,更重要的是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形成的有效监督机制,能够彼此约束、互相约束,这种监督机制使得即使在权力集中的情况,也能够有效监督其他高管之间的业务、职能分工、风险管控等,避免发生企业的控制形同虚设、财产不当转移、掏空企业等问题。
合规要点:通过法律合规体检,就公司现有的公司章程、公司治理结构、权力分配以及实施情况开展调查分析,掌握企业现行公司治理具体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法律建议、合规建议,为企业规范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专业合规审查意见,也为与企业提供同行经验教训,便于管理者借鉴参考。
二、省察重大合规风险
重大合规风险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的痛点,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声誉影响以及实际损失。重大风险具有突发性、高损失以及争议解决成本高等特质。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重大合规风险的特殊性在于其隐蔽性。不少民营企业实际上是小本买卖,在财务制度、日常经营中依赖关系、人情往来等,长期以往,积累了不少经营隐患,积少成多、积患成疾。不同民营企业的重大合规风险有着较大差异。
例如,房地产企业的重大合规问题表现在:总包、分包合同约定不清,合同权利、义务、履行、股权、权益分配等关键事项未能约定清晰,导致后期发生争议缺乏合同依据;企业管理者缺乏法律审查,存在黑白合同、违法招投标、超越资质、违法分包、资金筹划风险等问题,由于风险暂时没有爆发,仍然处在发酵阶段;房地产质量管理缺乏监督、检查以及有关证据,一旦发生质量纠纷,或将影响到工程整体,关乎到项目安全。
又如,科技类企业的重大合规问题表现在:知识产权合规风险较高,企业未就技术、商标、专利等及时采取注册、备案或其他保护措施,使得企业核心技术被侵犯后未能得到有效保护;与核心技术人才、重点岗位、有关员工未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协议,一旦员工出现离职、跳槽等情形,将会对本企业核心技术造成冲击,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重大法律合规风险,不全然是因为违反法律的某项具体规定而发生,而是因为业务、行业自身的特点所致,未能就业务自身风险配套以合规制度,导致了风险暴露在日常工作中,这里,风险的发生不是因为法律没有规定,而是合法权益未能得到企业关注,合规制度不能跟得上而导致了危机。
此外,近年来刑事合规问题较为严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均因为法治观念薄弱、违反犯罪遭致处罚,企业家、管理者锒铛入狱,给企业、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带来巨大损失。合规经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三、排查潜在制度漏洞
不少企业存在潜在的制度漏洞,有些制度直接来自网上的多拼西凑或者是通用版本,没有针对企业特殊的人、财、物量体裁衣,制定如何自身发展的合规制度或者作出有效的修订。尤其是公司章程、财务制度、投融资制度、合规制度、决策制度等关键制度。制度本身对企业的行为具有规范、指导功能,不能天然的认为制度就是镣铐、就是限制和制约,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制度对于企业的积极意义,充分深入到企业的实践中,修订制度,并将各类制度运用到企业的人、财、物管理中,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尤其在财务审查、合同审查、集体决策、项目投资、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合规制度、排查制度漏洞,通过弥补制度漏洞来排查业务风险。
此外,对于本行业特殊的行业规范、最新标准,业务部门、合规人员等要在合同审查、业务开展过程中及时更新,避免新业务适用旧标准,或存在与第三方签订协议时疏忽了对最新标准的遵守,导致项目存在质量问题,难以达到监管部门的最新要求等,遭致不必要的行政处罚,甚至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等。
四、风险事项重点关注
风险事项重点关注问题,是民营企业合规的核心所在。不同民营企业面临的风险千差万别,但是重点事项都需要关注,才能真正隔离风险,实现经营管理的安全与稳定。但是,重点事项作为企业的常态事项,尽管被配置了完备的法律审查、财务审查等,但是,百密一疏,仍然可能因为政策变动、政府干预、人事调动、法律修订等因素,发生重大风险。在较为充分总结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风险事项的重点关注合规要点,需要关注几个点:
(1)动静结合,实时关注最新变化。对于国家、地方出台产业政策、调控政策要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隔离措施,以获得最大程度的保全、降低损失;(2)定期检查,谦虚谨慎,不要因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来看待当下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合规问题,要及时更新、保持谦虚,全面核查重点事项的开展、过程、实施与后续评估;(3)重点岗位重点关注,配合岗位不敢掉以轻心。对于重点岗位,需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制度来约束、预防道德风险,提高岗位效能和管理质效。
五、学习深化合规文化
合规文化是企业合规的关键所在,表面上看,合规文化是松散的、无形的、不能带来经济价值的,但是,合规文化本质上如同人的性格一样,影响到企业的行为、决策、经营与管理。一个没有合规文化的企业,如同没有品质的个体,难以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难以为员工所认同,人人不遵守规则,亦难以获得交易伙伴的尊重与信任,反之,企业合规文化未能有效形成,员工、管理者在日常行为、重大商业活动中难以遵守制度、提高对风险的警惕以及未能充分对事项进行风险评估、对交易对手进行尽职调查,仍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隐患。好的合规文化,离不开日常对合规的学习、合规专家对企业的专业培训、合规制度的构建、企业制度的完善,更离不开企业对于合规必要性的认识。
- END -
煤炭有色金属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