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一起 | 设计课背后的故事——关于在线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今天我们来和姚刚老师一起聊聊设计课背后的故事吧


姚刚

建筑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美国LEED AP。江苏省建筑师学会青年建筑师委员会委员,徐州市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两次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百佳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10余项。


01


学——设计课在线教学平台及软件的学与测


其实一开始,我是下意识地对在线教学产生了畏难情绪。特别是在开学前一周多,每天数不清的各类平台教程、在线直播经验心得体会看的我是头晕眼花,迅速地迷失在了“雨课堂”、“超星”研讨群里。就在我准备安装雨课堂软件时,悲催地发现,它竟然不支持Mac系统。众所周知,习惯用Mac系统做设计的人本能地抵触使用双系统和虚拟机(如Parallels Desktop)。就在我已经打算买一台Surface专门用于在线教学的时候,林裕熙老师告知了我一个好消息,Mac系统里的Keynote软件有一个直播功能,可以共享屏幕播放PPT,辅以腾讯会议的音频直播,能够完美地实现与学生实时的在线沟通交流。在调试了几轮,与林老师用腾讯会议视频沟通了几次之后,我发现仅用腾讯会议一个软件,利用其“共享屏幕”的功能,也能够实现与别人的实时互动。唯一的缺憾在于,用腾讯会议里的“共享屏幕”功能有个bug,PPT里的一些动画效果无法播放。用Keynote则可以完美的解决动画播放的问题,对于presentation有较高要求的老师可以选择这个软件共享屏幕,再辅以腾讯会议进行音频直播。


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利用腾讯会议“共享屏幕”功能进行的学生方案汇报


在这时,我已经克服了在线教学平台和软件学习的畏难情绪,决定利用腾讯会议,在开学前先进行一次毕业设计的辅导,测试一下这种教学方式的可靠性。我指导的两位学生参加的是基于BIM的零能耗住宅的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我们的这个团队共4个学院(设计学院、电力学院、环测学院和土木学院)参与,涵盖7个专业(建筑学、环境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由于涉及的专业较多,在往年的毕设集体会议中,很难同时聚齐各专业的指导教师。本次利用腾讯会议,将会议时间设在晚上,虽然牺牲了老师们的休息时间,但是很容易地召集了所有专业的指导教师,项目交流的也非常完美。工程管理的王林秀教授在她的朋友圈里评价说:“第一次用腾讯会议,一个字爽,关键是分享屏幕,随时随地可以讨论问题,效率杠杠滴,解决了难约共同时间的难题,疫情结束也不需要面对面开会啦”。这也是网络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意外惊喜,也成为了我继续探索在线教学模式的推动力。


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利用腾讯会议“共享屏幕”功能进行的学生方案汇报







02


思——设计课在线教学的关键与核心


1. 合理选择在线教学平台和软件


由于我本人担任建筑系教学主任的工作,在自己学习完平台软件之后,需要给系里老师予以推荐和帮助。在与试用过其他在线平台软件的老师沟通之后,大家经过一系列测试,我们在建筑系推荐,理论课均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QQ群或微信群的模式进行授课。其中,雨课堂用来课前发送授课PPT和相关视频,课中用来点名、小测验、互动和答疑;腾讯会议利用“共享屏幕”和音频直播的功能,进行原理的讲授和案例分享,QQ群或微信群用于课前通知和雨课堂的预备方案,雨课堂登陆不上去时,利用QQ群来实现课中教学活动的紧急备案。




建筑系一年级课组老师授课





建筑系老师利用雨课堂进行点名、随堂测验


而设计课的授课特点不同于理论课,由于经常需要反转课堂,理论课常用的雨课堂、超星等在线教学平台,不太适合设计课的教学。比较给力的是,学院教学副院长孙良教授提前联系了昆明理工大学的OR系统,供老师和学生免费使用至疫情结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图纸的实时上传、共享和在线评图。因此,我们在建筑系推荐的是,设计课和毕业设计统一采用腾讯会议(或者ZOOM和钉钉)+OR系统+QQ群或微信群的授课模式。


建筑系三年级设计课组的学生汇报方案


另外,在开学的前一周和开学后的两周时间内,教务部为了做好在线教学准备工作,经常会要求学院老师填写各类表格统计数据。以往建筑系的做法都是把表格下发后,收齐再统一汇总到一个表格里,这样的效率非常低。在建筑系系主任张明皓老师的建议下,学院教务群和建筑系均尝试使用了金山在线文档收集数据。金山在线文档可以实现多人协同编辑,大家共同编辑一个文档,且能够在线实时保存,填写后也不用提交和汇总,最后自动形成一个最终文件,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2. 完备硬件工具以提高授课效率


个人的一点经验,虽然苹果Mac系统不支持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但是将其升级到最新版的macOS Catalina之后,通过随航功能,可以让iPad化身Mac第二显示器,让iPad 和Apple Pencil 轻松拓展工作空间。网络授课时,可以在Mac上登陆腾讯会议,共享屏幕讲授原理,在iPad上登陆QQ群和微信群,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与交流,同时还可以打开office类工具,实时记录总结学生的相关问题。如果再利用上家里的台式机,登陆OR系统,更能实现学生图纸的在线点评,效率更高。

左图:利用随航功能,实现iPad化身Mac第二显示器

右图:Mac、iPad和显示器实现OR系统的在线评图与交流


3. 疫情背景下需及时调整线下模式时的教案


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返校时间待定,且学生受困于工具的限制,以往的设计课任务书的要求,学生很难能够满足。这时候就需要对设计课的教案进行针对性调整。我这学期两门设计课同时开课,一门是建筑学大四的《综合设计(A)》,因为是96学时,且授课周期较长,跨度为16周,待课程进行到出图阶段,学生应该已经返校,因此不用特别担心学生的工具限制,仅需要对任务的前后要求进行调整即可。另一门设计课是环境设计专业大三的《STUDIO(3)交往与空间》,以往的教学中,我的授课习惯是在前5-6周不允许学生计算机绘图,必须频繁地密集地切实体模型,利用不同比例的实体模型来推导建筑体量、外部空间和场地关系。学生在家里的环境下,以往我所擅长的并认为是最佳的模型教学手段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我大幅度地修改了往年的任务书,将任务设定进行了修改,设计地块、内容选择了之前的工程实践项目,因为该项目的前期调研资料、照片等均较完善,实践成果也可以作为上位规划指导学生的设计方向,同时,该项目的设计要求即使不做实体模型,也能够顺利完成。


以往线下课程里草模的推敲手段,线上课程里需要调整。

不过,还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早日返校投入到实体模型的怀抱:)






03


行——设计课在线教学的进行时


由于设计类课程经常需要反转课堂,学生在汇报方案或构思时,老师最好不要打断他们的汇报思路,因此,在每组同学利用共享屏幕进行汇报时,我会实时记录并总结他们的构思亮点及问题并形成表格,待汇报完并语音点评后,课后整理完毕再反馈给学生,供他们课后参考。同时,考虑到部分学生由于网络原因和设备原因,查找参考资料会受到影响,我在第一次讲授设计原理之后,初步筛选部分网络设计资源,形成表格文件发送给学生,供他们进行设计参考使用。


随堂问题记录表

为学生筛选的设计参考资料表格


老师在音频直播共享屏幕时,要学会合理地利用静音功能,及时对所有学生静音,避免噪音干扰,但弊端在于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反馈。通过跟学生交流,他们很习惯用腾讯会议自带的聊天窗口进行互动,从他们那也学到了不少聊天沟通技巧,如老师在询问是否能够听到声音时,学生会回复“1”。原来“1”在聊天里是yes或ok的意思,这种回复技巧回避了输入法的繁琐,效率真高!学生智慧无穷!

在设计前期,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现状问题、设计理念、逻辑关系和规划层级结构。







04


悟——设计课在线教学的方法小贴士


以下是我在进行了两周网络在线教学授课之后进行的一些反思和感悟,总结出来,做成教与学的方法小贴士,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1.设计类课程在线教学平台及软件选择建议——

直播平台:腾讯会议(或ZOOM、钉钉)

评图系统:OR系统

课前通知:QQ群(或微信群)

文档编辑:金山在线文档(或腾讯文档等)


2.设计类课程在线教学硬件工具的选择建议——

电脑:笔记本或台式机

显示器:双显示器或带鱼屏显示器(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辅助工具:iPad(无双显示器时扩展屏幕用)+apple pencil(在线改图)

语音备案:手机(提前安装腾讯文档等,若台式机无耳麦时,用于语音直播)


3.设计类课程在线教学备课的选择建议——

任务书:考虑学生困难,需针对性调整线下课程任务书

课前交流:提前建好QQ群或微信群,发布课程任务书

设备测试:开课前邀请学生测试设备,避免正式授课时工具的切换

参考资料:教师课前筛选网络资源形成表格,供学生设计构思参考


4.设计类课程授课时注意事项——

记录与反馈:老师别怕麻烦,及时用表格记录并总结学生问题,课后反馈

交流与沟通:学会利用聊天窗口互动

逻辑与结构: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设计逻辑与层级结构

学习与进步:教学相长,多与学生沟通,学习他们网络交流的技巧


最后,要在此感谢但不限于以下老师们的指导,你们的帮助让在线教学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教学副院长孙良教授对于OR系统的引入和前期沟通工作;林裕熙老师对于Keynote软件的指导;张明皓主任对于金山在线文档的指导;刘振宇老师对于任务书所提的建议;胡晓蕾老师对于教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辛苦工作;“在一起”系列里各位老师的精彩文章,你们让疫情下的我们更温暖;以及传媒中心的师生编辑对此文的编辑;还有我可爱的学生们,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希望疫情之后可以更好的在一起!

1

END

1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在一起 | 把握抗疫之机,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在一起 | 疫情下景观设计师刘振宇老师的思考...

在一起 | 约定一起努力的这21天,我成长了


策   划 | 范韶维

作   者 | 姚   刚

微信编辑 | 陈晗怡

责任编辑 | 陈浩楠  宋晶晶

审   核 | 范韶维

建筑与设计学院大学生传媒中心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