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分享 | 封面主题 :动态演化的视角·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的动态适配——基于生产系统 “硬件—软件—人件”互补演化机制的分析

杨斌 等 南开管理评论 2021-09-21


作者简介


杨斌,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公司治理、比较经营学。

魏亚欣,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公司治理。

田凡,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缘起


几百年来,技术进步使机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着生产系统的变革。

未来工业4.0的主要特征,是将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使自动化设备能在一定程度上效仿人的智慧,从而实现生产体系的智能化。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将为制造业转型提供重大契机;同时也会对劳动技能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形成重大挑战

对此,本研究试图从历史演进的角度,通过梳理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生产系统的演进历史,分别阐释工场手工生产系统、少品种大规模生产系统和精益生产系统的生产特征、技术特性、自动化程度与劳动技能特点,分析各种生产系统中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之间的动态适配问题应对新时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挑战提供分析思路

 

理论渊源


第一,生产系统的构成及其有效性问题。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可将划分为“硬件(Hard-ware)、人件(Human-ware)、软件(Soft-ware)”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对生产系统而言,重要的是其能否对硬件、人件、软件进行合理选择与有效组合,一方面最大化地利用企业资源,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能成功应对生产系统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变化。前者表现为生产系统的效率,反映在质量、规模、成本、品种多样性等指标上。后者表现为生产系统的柔性,即生产系统从一状态调整为另一状态的能力和成本

第二,生产系统中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的关系。生产系统各要素不断变化且相互影响,由此推动生产系统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其中硬件的核心—“技术”,对人件的核心—“技能”的影响最令人关注。一方面是由于两者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触动生产系统的根基,成为系统层面调整变革的诱因;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技术对技能的影响关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矛盾运动的微观基础。

技术与技能关系的研究历史悠久且数量众多。因循大致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将其分为政治经济学视角、中立视角、整体视角等。整体上看,近年的研究摆脱了技术和技能谁强谁弱的分析思路,开始从互补相乘的角度考虑两者的适配组合问题。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有限,缺乏一个系统整合的分析框架。为此,本研究基于生产系统的构成框架,以生产系统有效性为导向,试图通过对生产系统演进历史的分析,为从宏观视角和系统逻辑揭示技术与技能的动态适配过程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第三,生产系统演进过程中技术与技能的动态适配问题。历史上,生产系统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本研究因循从手工生产向少品种大规模生产,再向精益生产转变的顺序,通过分析不同的生产系统在特定的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劳动者技能状况等约束条件下,如何利用技术进步,对其硬件、软件、人件进行重新组织从而提升其有效性的过程,揭示技术与技能的动态适配机制。其中:

工场手工生产时期。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之间的适配路径为先适应后匹配”,是技能适应技术的过程,劳动者降低技能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其小批量、低成本、多样化、高技能的生产特征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延续。但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生产模式难以满足人们对大量工业制品的需求,开始向少品种大规模生产体系转变

少品种大规模生产时期。技术设备的进步对劳动技能实现了广泛替代,大部分操作工的技能依据对设备匹配的要求被事先定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体力脑力、技能灵敏度、经验、责任等的作用下降趋势。而流水线上劳动分工的细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倾向。劳动技能技术进步的适配路径为先匹配后适应”,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过度强调靠自动化设备降低对熟练技能的依赖,使生产系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质量上流水线末端容易出现大量不合格产品在成本上大批量生产带来高密度的机器与人工需求,固定资产折旧压力巨大;在品种多样性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由于专用设备难以迅速调整切换,面对不确定性变化缺乏缓冲对市场需求柔性反应能力差。

精益生产时期。生产系统重视硬件、人件、软件的协同均衡。技术设备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先进性并不断通过改善得以提升,同时也没有降低劳动技能的作用,主要依靠技能的多样性和较高熟练度,来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和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力。同时,软件系统重视信息传递的速度-密度-精度的平衡,为生产系统操作层面的柔性奠定基础,从而实现效率和柔性的兼顾。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在此呈现出“先适应后匹配”、“再适应匹配循环改进过程,再结合以看板方式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速度-密度-精度的提升,使生产系统保持了较高的效率和柔性。但在全球化浪潮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冲击下,精益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自洽的局限性正在日益凸显。

 

理论贡献


通过分析各种生产系统中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的适配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以生产系统有效性为导向“硬件—人件—软三者“异质共生”的互补演化模型其中,互补关系使得三者缺一不可,纵然某一要素功能强大,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其它两者的作用。而替代关系使得三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特征的生产系统中的主辅地位存在差异。该模型可为探讨工业4.0时代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的动态适配课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图:基于生产系统有效性的“硬件—人件—软三者异质共生互补关系模型

 

实践价值


由于工业4.0时代刚刚开始起步,其主要特征和内在逻辑尚未充分展现,智能化生产系统中的“硬件软件人件”的互补适配关系尚在探索阶段。但纵观工业化的演进历史,每一次的“革命”,都是对上一阶段延展之上的变革,而呈现出“迭代”的特征。因此,本研究从工业化历史演进的角度,对生产系统 硬件软件人件”之间“异质共生型互补适配关系的研究,即使对智能技术与制造实体深度融合工业4.0时代,也应能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示一种思路与启示

,新型生产系统下技术与技能的适配逻辑。在工业4.0的背景下,技术进步减少了对可通过模式识别完成生产任务的劳动力需求,并增加了对不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劳动力需求。智能制造现场层的操作工因其技能单纯化、易操作、低创新而被机器大量替代,与此同时,操作层的工人可能因其承接了部分管理职责和技术职责而与机器设备形成互补。

,智能制造生产是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生产。未来的智能工厂将会广泛地引进机器人以替代操作工人,但是工程瓶颈使其无法完全替代操作工人,人类劳动力在更具复杂与灵敏的操作中仍然具备优势。与此同时,尚未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机器仍然依赖于人为设定的动作与路径,因此智能制造生产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高度柔性生产系统。

第三,企业投资需符合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的适配逻辑。根据技术与技能互补-替代程度进行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追求自动化、智能化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失业问题。


原文引用


杨斌,魏亚欣,田凡.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的动态适配——基于生产系统“硬件—软件—人件”互补演化机制的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20,23(3):4-13.


相关阅读


新刊︱《南开管理评论》2020年第三期目录

主编寄语 | 白长虹——管理研究与隐喻方法




编辑:张维宁审核:刘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